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014-05-09 02:51ArticlePictures卢凤霞
河南电力 2014年11期
关键词:杨庄帝陵黄沙

文 Article_章 平 图 Pictures_卢凤霞

1.内黄县二帝陵

正是仲秋时节,黄河北岸的内黄县,玉米黄了,枣子红了,秋天的气息铺天盖地而来。

刚下过几场雨,空气格外清爽,我们一行来到了三杨庄。

2003年,当地在疏浚河道的工程中,发现了这里大面积的汉代田园庭院建筑遗址。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考古界,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如今,遗址已作为国家级文物得到保护。如果不来到这里,怎么也无法想象,过了烟灰色的仿汉画像浮雕廊道,只一步,就踏进了两千年前汉代庄户人家的院落。

宽敞的院落里,大片坍塌的瓦屋顶格外触目。一路沿着钢化玻璃架起的廊道走过,看到了东西两侧的院墙,南边的水井,井台旁散落着石磨,石臼,陶瓮,陶盆……距离院门不远的地方,还有纺织的印迹。地上遗落着一个陶制的线桄,线桄呈中间细两头宽的腰子状,与现今木制的线桄形状相差无几。

庭院四周,有化石般的树木桩子。庭院后面,是行垄清晰的庄稼地。田垄间可见牛蹄印,车辙印……隔着玻璃,只见一行行南北走向的田垄上满布着青苔,恍惚间,就像是行走在春天的原野上,垄垄青苗在微风中拂动。

这样的院落,考古学家在三杨庄已发掘出四处。可以想见,还有无数遗迹深深掩埋在黄沙下。

两千年前,也许,那也是一个秋天。

几场秋雨下过,这户人家的男人在田间劳作,前院的女人正绩麻纺织,赶制冬天的衣裳。另一户人家的屋顶有些漏雨,正请人帮忙,和泥搬瓦,修葺房屋。

就在这时,黄河涨水了。有人高喊着,河水就要漫过河岸了……人们丢下手上的活计,来不及收拾院子里的家什,匆忙间携家带口,牵着牲口逃离了家园。

洪水漫流,淹没了田地,淹没了房屋。洪水退得很慢,在大水的浸泡下,房屋一点点坍塌,被黄沙泥土层层掩埋,其形制则在深埋的淤泥下得以完整保存。

……

许多年来,关于汉代的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都城大邑及墓葬发掘。人们对汉代平民生活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汉代的画像砖石刻,还有那些陶制的墓葬建筑模型。人们揣摩着那些写意的线条和微缩的器型,遥想着那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时代。

难怪,三杨庄遗址的发现让一向严谨、严肃的考古学家们欣喜若狂——无论在全国还是全世界,大面积的古代农田发现是首次,黄河边普通农户的民居发现也是首次。有专家将其称为“中国的庞贝”,有专家难抑激动地说:“……遗址的初步清理和部分考古勘探,像是为我们吹开了一幅黄沙掩盖下的汉代黄河岸边,乡里田园和农耕文明的秀美画卷的一角……”

早在西汉时代,中国的疆域与如今已相差不多,而人口却不过以数千万计。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对外“威加海内”,对内“重农抑商”。所以,才会有我们眼前看到的情景:普通农户的住宅宽敞,布局疏朗,各家各户均为两进院落,堂屋为瓦房,瓦当上有“益寿万岁”的字样。每户人家的庭院或水渠环绕,或有池塘相依。庭院四周绿树阴翳,前有水井,后有厕所。房舍院落的外面即是田地,各家的宅院均在自家的田园中。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一样热爱土地。所谓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就是发达到极致的农耕文明。这种文化,已经和祖祖辈辈的遗传一起,种植在华夏儿女的基因中。

三杨庄的考古发现,以清晰可见的实例,让我们亲眼目睹,中国的农耕文明,两千年前已然如此优美,成熟。

历史还可以上溯到更久远的上古时期。

西去三杨庄五百米,便是颛顼、帝喾陵——百姓称之为“二帝陵”。颛顼、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被后世尊奉为人文始祖。

在原始草莽的远古,今天所谓的“三皇五帝”,当时都是胼手胝足的劳作者。他们筚路蓝缕,率领族人开疆拓土,耕种采摘,制定历法,规矩人伦……从那以后,冲杀出丛林的先祖渐渐定居于水草丰美之地,男耕女织,繁衍生息。

内黄的“二帝陵”,始建于汉,立庙于唐,兴祀于宋,历代修葺,香火不绝。清代末年,被黄沙湮没。1986年,当地政府于原址踏勘清理,发掘修建,使古老陵园重焕生机。

如今的“二帝陵”,林木苍苍馥郁,建筑古朴厚重,人们的祭祀活动从未断绝。

人们祭祀他们,因为他们连接着华夏历史,连接着生生不息的大地,连接着一代代子民从远古到如今流淌在血液中的劳动力,创造力,生殖力。

……

从“二帝”到如今,四千多年过去了。

从汉代到如今,两千年过去了。

从2003年的考古发掘到如今,十余年过去了。

三杨庄,这个黄河北岸的村庄,见证过多少兴衰成败?见证过多少潮涨潮落?

通往三杨庄的乡村公路两旁,朴素生动的田园风光依旧;大片成熟的秋庄稼依旧;一簇簇南瓜花、喇叭花花开花落依旧。

黄河北岸的大地上,树上的枣子该打了;地下的花生该收了;趁着墒情,就要耩麦播种了。

原野深处,有结婚、丧葬的红白大事,吹拉弹唱;乡间宅院,有黎明时的炊烟鸡啼,亲友乡邻间的把酒闲话。

我们一行离开三杨庄时,天近黄昏。夕阳中,一农妇驾着机动三轮驶来,车上垛着满满的秫秸。机动三轮后面,跟着一大群山羊。

落日的余晖洒在农妇的脸上,洒在高高的秫秸垛上,洒在暮归的羊群身上。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刻,黄河正不息地向东流去。

2.三杨庄遗址博物馆

猜你喜欢
杨庄帝陵黄沙
电影中的帝陵
从“杨庄之问”到杨庄脱贫
帝陵宝藏
杨庄的杏儿熟了
与黄沙斗争的种子遍地生根
“战黄沙” 郭成旺一家四代与4.5万亩沙漠绿洲
腰痛用花椒黄沙热敷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秦始皇帝陵青铜水禽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