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带”反思之所悟

2014-05-13 10:01陈冬梅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雁倍数预设

陈冬梅

这个寒假,我精心备了一节课,备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倍”的关系》。

开学第一周,我兴致勃勃地试教,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只是,到了巩固练习“寻找生活中的倍数关系”时,一个学生的解答跑出了我的预设轨道。我让学生寻找4只蝴蝶和8只大雁之间的倍数关系,在白板上“圈一圈”,再对全班同学“说一说”。在预设学情时,我觉得学生对“圈一圈”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年龄小,对“说一说”可能会出现诸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说一说”这项训练,我预想了很多引导的方法。但是,上来解答的这位学生却在“圈一圈”这里发生了“意外”:他并不是4只4只地“圈一圈”,而是1只1只地圈完了所有的蝴蝶和大雁。情急之下,我当时只想着让学生进入互评环节,“引导”学生互问互答,借助学习同伴的“问一问”,帮助这位上台解答的学生“回到”我预设的“正确轨道”上来。结果,我如愿以偿地按照我的教学设计上完了这节课。

但是,这节课,却让我久久不能释怀。课后,我反复回想着这个教学环节,反复研读着教材及相关的教学资料,在“倒带式”的回想与想象中寻找着更好的解决方案。是啊,我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个教学资源来生成更好的教学过程。比如我可以让学生去思考这个新的问题:“我们来单独观察蝴蝶,如果1只1只地圈,正好可以圈几个圈?你能在这里找到倍数关系吗?”借此引导学生在不断的交流、思辨中感悟“倍”的深层含义:只要建立一个标准数量,再比较另一个数量正好有几个标准量,就可以说这个数量是标准数量的几倍。随后再引导学生去思考:“除了1只1只地圈,还可以几只几只地圈?”借此让学生感受倍数关系随着标准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接下来,再观察8只大雁,可以怎样确定标准数量?倍数关系分别怎样?……这样一来,我的教学虽然跳出了原来的设计,但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怀揣着这份与“精彩”擦肩而过的遗憾,我痛切地感悟到:只有在课前下足功夫,吃透教材,将每个知识点的脉络和重难点、关键点了然于心,才能敏锐地发现和捕捉到随时产生的、预想之外的宝贵教学资源;只有舍得教案,善于抓住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才能成就真正的“精彩教学”“精彩课堂”。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是随时产生、不在教师预想之内的教学资源,它在课堂上转瞬即逝,但它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状态;捕捉和有效地利用“生成性资源”,不一定非要按照原有的教案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否则我们会失去许多课堂上的真正精彩,并为此留下深深的遗憾。

(责编 白聪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雁倍数预设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大雁
大雁
大雁曲
大雁飞过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