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演示仪的制作

2014-05-16 07:28郎文秀齐维毅张亚琴
关键词:数码管直流电机按键

郎文秀,齐维毅,蔡 敏,张亚琴

(1.沈阳师范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 实验教学中心,沈阳 110034)

0 引 言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讲解了圆周运动[1],物理教学中圆周运动的教学内容蕴含着许多物理研究方法。然而,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没有恰当的教学仪器,多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师板书、简单演示实验等方法进行教学,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圆周运动知识,并且由于实验误差较大且不易操作,也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造成了偏差。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用实物,现场演示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在形成物理概念的最初阶段,如果先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和接触使之形成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提升为抽象、概括的理性认识,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2]。目前,国内基础教育倡导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究性教学法[3]。本文依据圆周运动探究性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探究性元素,使其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要求,既可进行定性探究教学,又可进行定量探究教学。演示仪制作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力求精度高、实用性强。总之,结合探究性教学设计制作与之相适应的教具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1 系统结构设计

圆周运动演示仪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电源模块为单片机提供5V工作电压,时钟电路产生单片机工作时所需时钟控制信号,PC机与单片机通过串行通信实现电平转换,把PC端源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单片机通过键盘控制实现数码管的显示和电机的转动。

2 设计原理

圆周运动教学演示仪的设计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电机传动模块、电源模块、串行通信模块。编程和编译均在Keil C51集成环境中完成。

2.1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圆周运动教学演示仪的核心控制系统采用的是STC12C5A60S2单片机,因为其本身I/O口带有PWM功能控制器,通过编程设置PWM 的占空比,可以控制电机转速[4,6]。

2.2 电机驱动模块

电机驱动模块如图2所示。从单片机输出的信号功率很弱,即使在没有其他外在负载时也无法带动电机。所以,在实际电路中加入了电机驱动芯片L298N以提高输入电机信号的功率,从而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电机转动[7]。一块L298N芯片能够驱动2个电机转动,它的使能端可以外接高低电平,也可以利用单片机进行软件控制,极大地满足各种复杂电路需要。另外,L298N的驱动功率较大,能够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输出不同的电压和功率,解决了负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图1 圆周运动教学演示仪功能结构图

图2 电机驱动模块

2.3 数码管显示模块

演示仪中需要显示出测试时间,采用LG8041BH数码管显示测试的实时时间,4位数码管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显示时间,并通过74LS245增强单片机I/O口的驱动能力,提高显示效果。

2.4 按键控制模块

演示仪采用外部控制方式,设计采用6个无锁按键和1个有锁按键。1个有锁按键控制电源,其中3个无锁按键控制电机旋转的高中低速度,另3个无锁按键实现开始、停止和数码管清零功能。

2.5 电机传动模块

在圆周运动教学演示仪中采用是Cannon低速直流电机驱动指针运动装置。

2.6 电源模块

演示仪电源模块采用外接220V交流电源方式,通过变压器把电压降至9V,再通过7805稳压器转换为单片机控制系统和各功能模块所需的工作电压。

2.7 串行通信模块

串行通信模块如图3所示。模块采用MAX232芯片实现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讯的时RS-232电平与TTL电平的转换[13],通过DB9传输线,把PC端的源程序下载到单片机端(图1虚框中的部分)。

图3 串行通信模块

3 实验过程

3.1 实验装置

圆周运动教学演示仪控制面板模型如图4所示。演示仪接通外部电源,打开开关后电源指示灯点亮,有3个按键可实现电机高、中、低3档速度选择和控制,数码管显示实时测试时间,通过指针起始位置和圆盘可测量出转动的弧长和弧度,并有3个按键开关可用来对数码管上的时间进行开始、停止和清零操作。

3.2 实验目的

2)自主探究线速度、角速度与圆周运动半径3者之间的关系(v=wr)。

3.3 演示仪的操作步骤

1)按动“电源”开关,接通圆周运动教学演示仪工作电源;

2)根据演示需要,按动“高速”、“中速”、“低速”按键;

3)按动“开始”按键;

4)根据演示需要,适时按动“停止”按键;

5)测量并记录指针转动的周长与数码管显示的时间;

6)演示结束后,选择“清零”按键并关闭电源。

图4 演示仪控制面板

4 结 语

利用本教学演示仪学习圆周运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线速度、角速度等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及其突出物理思想的教具制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技能。把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教具制作相结合,充分达到STS教学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智能化,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仪器操作简单安全、便于观察,实验结果清晰明了,既适用于30~50人班型教师做教学演示,也适用于学生小组合作定量探究学习。本圆周运动教学演示仪成本较低,既适于城市中学也适于农村中学,利于普及。

[1]张唯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15.

[2]周利.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8):151.

[3]范丽华.提高科学探究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学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教学[J].才智,2011(33):141.

[4]陆雯.基于单片机的PWM控制直流电机转速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0):30-32.

[5]刘小兵,刘任庆.单片机在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开关,2008(4):54-55.

[6]孟海岗,常美,孙剑.基于8051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设计[J].伺服控制,2013(2):41-45.

[7]赵健,孙耀杰.基于S3C2440A的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的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3):157-159.

[8]江德骏,陈新郧.“匀速圆周运动的投影是简谐振动”演示仪器的制作[J].物理实验,1985,5(2):73.

[9]薛文堂.用光电计时器做简谐运动演示实验[J].物理实验,2007,27(7):27-28.

[10]QI Zhiyuan,WANG Liang.Power Control Based on Microcomputer for Small Wind Power System[C]∥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013:4.

[11]郑晓霞.基于AT89S51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9.

[12]MORIMOTO M,SATO S,SUMITO K,et al.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of the inverter by the magnetic flux control PWM method[J].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1989,36(1):42-47.

[13]周荻.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延时循环正反转程序的解读[N].电子报,2013-01-27(011).

[14]赵瑞林.基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恒变速系统的设计[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3,32(3):37-40.

猜你喜欢
数码管直流电机按键
基于模糊PID的无刷直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按键检测程序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之“数码管动态显示”
Arduino编程
MC9S08FL16单片机数码管静态显示分析
单片机控制的四位数码管动态显示编程
基于FPGA的双绕组无刷直流电机软件设计
一种多方向导光按键结构设计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PID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一种改进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