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措施探析

2014-05-20 03:03杨波
教师·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就业工作毕业生高校

杨波

摘要: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多元素的交织下,当前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辩证审视当前社会市场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各高校应采取系统、科学的措施,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持续、健康、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高校在人才培养、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最后一道关口。为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通过开展生涯规划、提供就业指导、发布就业信息、开拓就业市场等多种形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有效开展。

1结合大学生涯规划,开展就业理念教育

高校应针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片面或有问题的想法,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引导工作。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一步到位”思想和浮躁的就业心态,通过就业教育使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和自身能力,实现自身能力与就业期望的匹配。针对个别自卑、内向和遭遇就业失败打击后陷入焦虑、迷茫和抑郁等心理状态的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心理辅导,鼓励他们调整心态,克服自卑、浮躁的心理,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勇敢面对困难,从而找到满意的工作。

2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能力

(1)熟悉就业政策:邀请相关专家、教师开展就业专题讲座,通过橱窗、院报等载体充分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2)交流就业经验:积极联系邀请往届毕业生回学校给学生讲述就业心得和注意事项,分享个人求职及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3)发现就业弱点: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大赛”,促使学生学会分析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自己是否具备就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强化自身素质。

(4)提高就业技巧:针对如何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如何制作毕业生求职信、个人简历,关于公务员考试等问题开展专项讲座,提升毕业生应聘技巧和求职能力。

3设立就业信息库,加强信息收集发布

学校就业工作推进要以基层学院就业工作为依托。各学院要积极做好就业信息统计发布工作,保证就业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学生。为此,学院应依托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校2013届就业QQ群等平台,及时掌握来校招聘企业的信息及招聘动态;学院毕业班辅导员、班级党员等要通过智联招聘、应届生求职网、中华英才网等求职网站收集信息,将招聘本学院相关专业的就业信息进行全面汇总整理。学院应积极与校外企业单位联系,建立就业信息库。

4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种途径开拓就业市场

(1)以外出开拓为重要途径:学校应根据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认真分析市场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开拓就业市场,邀请用人单位前来校招聘,为学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2)充分发挥教师及校友作用:学校应发动教师通过个人关系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信息,邀请成功校友来校招聘,同时利用已就业学生同用人单位的沟通发掘就业信息。

(3)培养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意识: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参加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参与“三支一扶”“苏北计划”等,切实实现了就业渠道多元化,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5结合专业特点,多措施推进就业工作

(1)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高校要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专业实习、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平台,有效拓展了就业渠道。

(2)以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为重要引导,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在人才培育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此,高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促使学生在实习中将所学的知识转变为实践成果,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专业实习使学生能在将来就业的模拟环境下工作,顺应市场需要,为毕业求职积累更多实际操作经验,切实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校将继续结合就业形势,加强学生内在素质培养,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金喜在,朱志强.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经济纵横, 2005(1).

罗锐,景进安. 大学生就业危机及应对策略 . 经济师,2005(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工作毕业生高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党建与就业工作互动共赢模式实践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