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艺术实践价值的思考

2014-05-20 03:08李婉真
教师·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艺术实践舞蹈教育课堂教学

李婉真

摘要:舞蹈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艺术实践,舞蹈教育就不完整。舞蹈艺术实践是普通院校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将艺术实践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及环节。

关键词:艺术实践;课堂教学;舞蹈教育

在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学上,艺术实践是检验教师舞蹈课堂教学水平的试金石。在学习上,是学生由课堂模仿走向舞台表演的必经之路。在教育上,是推动师生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

一、舞蹈艺术实践是学生由课堂走向舞台的必经之路

如果说舞蹈课堂是为舞蹈学子提供了一个基础理论、系统规范动作的学习平台,那么,舞蹈艺术实践就是一个通向更高标准和更多创意的广阔空间。

首先,舞蹈艺术实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舞蹈感觉力、表现力和驾驭舞台的能力。无论是在舞蹈专业院校还是普通院校都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舞台经验的不足和表演艺术的贫乏。尤其是普通院校学生更为普遍。

其次,避免闭门造车,开阔视野,提高学生舞蹈综合水平。参加一台大型晚会的实践演出,无疑是走进了一所底蕴丰厚的舞蹈知识与经验的大堂。艺术实践能打破教学常规手段,跳出僵化的动作套路,是让学生自我深入领会、揣摩舞蹈的基础,是丰富肢体语汇、累积经验的平台,是开阔视野、与时俱进的源泉。

二、舞蹈艺术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广阔平台

舞蹈艺术实践的发展性决定了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舞蹈艺术实践能够客观地检验学生的发展水平,使教学者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状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认识自身发展需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舞蹈艺术实践的自主性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时时刻刻以高标准、高品质、高要求去认真学,积极做,主动承担应有责任。

综合素质,并非是一时的机灵,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和训练,大量的实践和学习,自我沉淀和升华的结果。

三、舞蹈艺术实践是普通院校舞蹈教学的延伸

1舞蹈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反应

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的意义所在,在课堂上接受系统规范的专业训练就是为了在舞台上更好地表达与展现。

2注重动作,忽略表演

舞蹈界发展所需要的不是标准化、模式化的动作机器,而是能用肢体表达内心世界最本真的思想内涵和生命情调的舞蹈演员。没有情感的动作,没有思想的主体,没有生命的艺术,再完美的技能技巧,还有何意义?

3队形流动,发现教学“死角”

在舞蹈艺术实践中,队形在硕大的舞台上进行频繁的流动和变化,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出现在第一排,甚至是舞台正中心。而这其中,便会有在课堂学习、考试汇课时始终站在或被藏在角落里的学生,教学“死角”便这样暴露无遗。

4将舞蹈艺术实践引入教学工作

舞蹈艺术实践活动一直作为舞蹈课堂教学的“附属品”而存在。随着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艺术实践在各高校兴起,有些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参加艺术实践会影响到教学。

笔者认为,艺术实践非但不会影响教学,反而还会提高教学的质量。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刘敏老师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在系内的教学改革中提出了训练与演出,课堂与舞台紧密相连,“以赛代训”的舞台强化训练法。在教学之余,大量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由此改变了军艺舞蹈演员在舞蹈中偏重技巧而缺乏情感表现力、缺乏艺术感染力的问题,也改写了军艺十五年来在桃李杯大赛上与金奖无缘的历史。

5将舞蹈艺术实践上升为理论指导

“没有文化,舞就跳不好。没有学术,事业就难发展。”舞蹈艺术实践活动进行中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相关理论的指导,舞蹈艺术实践活动将进一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及效益最大化,以促进高等院校舞蹈表演与教学的发展和创新,优化舞蹈知识结构,促进舞蹈事业的全面发展。

丰富的经验累积是舞蹈发展的源泉,在舞蹈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经验累积,而舞蹈艺术实践是构成经验积累的基础。

参考文献: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4).

冯百跃.舞蹈训练学概论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3).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实践舞蹈教育课堂教学
大学生舞蹈专业艺术实践教育的设置及意义分析
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艺术实践的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