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职业学校语文课中的分层教学

2014-05-20 13:10李银仙
教师·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李银仙

摘要: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方式。实施分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类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开发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分步到位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特长,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做到“研究”学生,“读懂”学生,赏识后进生,把他们的点滴进步作为起点,使其在激励中不断进步。具体做法是:

1摸清情况,合理分层

摸清情况是分层教学的前提和依据。我对语文课的部分课程如写作文等进行了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同,爱好、记忆、理解、操作等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别。所谓分层教学、分步到位,即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对各类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习作欲望强、兴趣浓、悟性高、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学生;B层:智商高,但非智力因素较差,情绪有起伏,成绩不稳定的学生;C层:智商和情商均较差,习作时难以下笔、提笔忘字或“谈文色变”,对习作“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该分层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教学中依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并灵活地进行不定期的分层重组。

2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在基本了解学生后,便开始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对C层的学生,制定基本目标;对B层学生,制定中等目标;对A层学生,制定较高目标。每层的目标要分清哪些是必须到达的目标,哪些是希望到达的目标,哪些又是提高了的目标,以使每个学生明确“最近发展区”,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动力。

(1)以变应变,分层备课。

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上要比较全面地考虑如何适应具体的作文教学,教学内容要更多地考虑施教对象能否有机地吸收和灵活运用。这些都决定教师在备课中要制定“弹性”的分层目标,以便在分层施教中,变“教案”为“学案”,以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率”。

(2)分层命题,丰富内容。

要真正实行“动态”导作,分层命题是其中重要一环,它旨在扩大学生选题的灵活性。对于A级的学生,可适当增加训练量,提高习作的“强度”;对B级的学生,可提供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留给学生选择空间;对C级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有意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3)分层指导,提高作文兴趣。

学生怕作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兴趣,缺方法,无习惯”。要克服这种“畏难心理”,就得从根本上解放课堂,解放学生,极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个性。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层导作,要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①把握着眼点,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形成“爱学心理”;

②抓住兴趣点,引导学生自由选题,克服“厌学心理”;

③梳理“知识点”和“习作要点”,对学生习作进行分层评价,养成“探究心理”;

④针对“盲点”,对少数后进生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满足心理”;

⑤立足“方向点”,循序渐进再定目标,实践“成功心理”。

具体的讲,即在教学中,只给范围,不定死题,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习作心理,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交流自己的作文。并引导学生对别人发表的意见或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梳理,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后,认为自己可以接受,再提出新的要求,然后向下一个习作目标进行尝试性练习。要注意面向全体,抓两头,促中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3效果与体会

(1)激发了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A层学生可以超前或超标学习,C层学生在各个环节都得到老师的照顾。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有为A层学生和C层学生布置的题目。A层学生(部分B层学生)的学习前途无量;C层学生,有为他们设置的可望可即的台阶,可以拿到及格以上的分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

(2)发挥了各类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在每个环节的学习中对学习目标自由选择。这样,各类学生都可以对照教学目标自测,随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可以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尽快成长。

(3)体现了培养人才的全面性。

分层次教学,既利于拔“A层学生”,也利于转化“C层学生”和带动“B层学生”,还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虽然各方面运行很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仍有许多问题要解决。针对分层次教学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评价,“C层学生”的心理如何调适等,都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认真研究总结。分层次教学,不是新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育人原则,综合职业学校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