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动质疑能力欠缺的原因与对策

2014-05-20 13:11代桃仁
教师·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物理

代桃仁

摘要:学生主动质疑能力欠缺严重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造成学生主动质疑能力欠缺的原因既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又有学生自身因素发展的制约,解决之道必然是采取相应策略并加以调整。

关键词:主动质疑;课堂提问;高中物理;课堂设疑

“三分学,七分问”,主动质疑能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通过主动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有可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质疑”实质上是尝试着对一个问题或现象进行自主识别和辨析,从而发现自己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不协调的过程,是诱发探究思维的源泉和动力。

一、学生主动质疑能力欠缺的原因

1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和知识结构,忽略知识的发展和认知过程,不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认知过程,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往往要求学生只需要被动接受和模仿,这就必然使学生养成消极、被动、机械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过程中享受不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带来的惊奇、自豪以及创新、创造的快乐等情感体验,必然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日益减少直至停滞不前。

2传统教学方式教与学的惯性影响

我国课堂上的学生集体“沉默”提不出问题的现象,根源到底是在于学生本身,还是在于我国的教学体制?难道中国的学生天生就不会提出问题吗?实际上在婴幼儿时期年轻父母的懵懂教育让孩子们的启蒙教育烙上了依赖的印记,“乖孩子”的称赞让好奇的天性被扼杀,“听话”就有称赞不绝于耳的重复刺激,使“接受”的思想乘虚而入,开始主导学生的思维意识。在小学、初中的教育中,老师“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上课只需要耳朵听、眼睛看就可以了。而下课后无穷无尽的家庭作业,既消磨了学生的锐气,又逼着学生为作业而作业、为读书而读书。十几年传统课堂教与学的熏陶下来,学生灵性消失,大人、老师说什么是什么,思维惯性的形成也就顺理成章了。

3学生知识信息的无序性

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机械、被动、消极,很难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和有活性的认知结构。即便是有了问题,也很难自行得出更明确的个人见解。另外,虽然许多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却依然对问题视而不见,这种信息饱和现象时常发生,再加上人的惰性,即使问题出现萌芽,也仅仅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4学生缺乏提问技能

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兴趣,对一些现象和理论也想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缺乏相关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方法,有时想要提问题却不知道怎么问,有时无法发现材料中的问题,有时发现了材料中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却有时与所学知识联系不紧密,有时又与自己所想无法准确的吻合。

二、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提问

1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问问题

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特点,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思想上自由、人格上独立,让每位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乃至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物理学问题,教师都要加以肯定、鼓励,让学生感到自己有机会、有能力提出问题,并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教师的人文关怀,从而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问题可循

“敢问”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做了心理准备和铺垫,但要付诸行动必须有问题可问,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技巧。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中、听课中、作业中的问题提出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所在。②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不但使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更强,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研习能力。③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发现问题。

3引导学生“会问”

当学生提的问题不具体,或没有中心,或模糊不清晰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出一个中心问题,围绕中心问题层层设疑提出问题。“会问”才能使矛头直指核心问题,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质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提问的空间和时间条件,多营造质疑的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不但真正落实了新课改的要求,而且能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