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2014-05-20 02:08白利军
教师·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推理中学生

白利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现代教学观的形成,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重视学生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这是新时期生物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推理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面对复杂的信息学会接收、选择和作出判断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和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要让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一、加强兴趣指导,激发学习动机

1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学习能使学生产生最直观的感受与形象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章节时,就可以结合身边的实例进行观察研究,小鸟、昆虫、马、羊等这些生物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动物园里能见到的,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动物园一起观察它们的物理形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2设置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生物课的学习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的设置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人》一章时,不是单纯地讲述人体生理卫生知识,而是在讲述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同时,始终将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周围环境的背景中。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人体生理或者人类的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推理。

二、传授学生逻辑推理方法

1科学归纳法

科学归纳法是根据一类对象中部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具有的必然性联系,推出该类对象全部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比如讲授《光合作用》一节时,教师讲授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以后,提出问题: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引导同学们思考,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它含有叶绿体,能利用光能,叶绿体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它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及有关酶,那么具有光合色素和相关酶,但不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是否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就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由此推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要含有光合色素和有关酶等,同理,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有氧呼吸酶。”这样教给学生推理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推理。

2类比法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类比法的作用是“由此及彼”。如果把“此”看作前提,“彼”看作结论,那么类比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过程。类比法的特点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的基础,既要“比”共同点也要“比”不同点。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是类比法施行的前提,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比如,在讲解“在栽培植物的生长期间要经常耕松土壤,这样不仅能够保持充足的空气,有利于根的呼吸,而且阻力比较小,有利于根在土壤中的延伸”时,如果学生很难理解,就可以打个比方,引用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或者本身就已经证明了的事实。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理解讲解内容,还能进一步地拓展知识。

3简单列举法

它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的某一种属性,来推测其他对象或者这一类的全部事物都具有这种属性。这是一种最直接、直观性最强的方法。比如“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习性、形态和大小差别很大,从极微小的青浮草到巨大的乔木桉树。大多数直立生长,但也有缠绕、匍匐或靠其他植物的机械支持而生长的;多含叶绿素,自己制造养料,但也有腐生和寄生的;具有真正的花,有雌蕊,有双受精现象,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进一步退化,颈卵器消失,其余为卵器,具有这些特征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被子植物”,根据这些特征就可以判定自然界的被子植物。

参考文献:

黄鹤.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田德元.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育研究,2013(19).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教学推理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也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技巧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几何的能力探索
《唐人街探案》:异域奇观下的喜剧推理实验
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