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广教坛写春秋 滨城大地育桃李

2014-05-22 15:28史红
农民科技培训 2014年5期
关键词:滨州市农广校山东省

史红,一名农村科技教育工作者,从事农广教育19年来,从一名农广校的“门外汉”成长为全国教学能手、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并当选山东省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成为山东省农广校系统的骄傲。

脚踏沃土闻禾香 三尺讲台圆师梦

1994年,史红从一所乡镇中学调入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滨州市滨城区分校工作。初到农广校,她发现大学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并不对口,加之从熟悉的城市到陌生农村的环境转变,史红一时陷入迷茫。

身处困境,史红勇敢面对,没有退缩。她每天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教材、看中央电视台的农广校教程、看教学录像资料上,仅用6个月时间就自学完成了农广校蔬菜专业的14门课程,做了厚厚8本、共计20万字的笔记;这个从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子,经常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学习实践技术,不怕脏不怕累,在农业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实现了自我超越。7个月后,她信心十足地登上了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农广校教师,把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传授给渴望农业丰收的农民兄弟,在三尺讲台上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身扑教学不思苦 心系三农传真情

1996年的冬天,史红到路程最远、教学条件最差的堡集镇辅导,那时她已经怀孕两个月,一路上头晕目眩,脸色苍白,被剧烈的妊娠反应折磨着。辅导地点安排在一个破旧又透风的大礼堂,冷得让人难以入座,乡镇负责同志提议让学员自学,但是看到学员那渴望求知的眼神,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史红强忍身体的不适,不顾寒冷与疲惫,开始认认真真地讲课。

史红常说,“服务三农,满足农民科技需求,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责任”。为了丰富自己,史红参加了函授学习,以便了解更多实用性知识。每期的学员辅导她都精心备课,毫不懈怠。19年来,她不停地穿行在全区10个乡镇办、602个村居,先后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6万人次,现场指导达上千次。先后承担《化学基础》、《蔬菜病虫害防治》、《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现代农业创业指导》等10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次到农村去讲课,不管是天气恶劣,还是道路崎岖,史红从未被困难吓倒过。

多年的教学生涯,让史红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民兄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望。农民朋友的蔬菜出现问题、果树发生虫害、牛羊畜禽生病,一个求助电话,她就立马赶到农民家里看病情、联系专家、帮忙买药;她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从来不因家里的事情耽误学校的工作。为扎实推进各项培训工作,她一有时间便带领培训教师进村入户,了解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对科技的需求。考虑到农民学员的作息规律,她还灵活调整培训时间,时常在中午或者晚上根据各村农民的需求安排相关的技术讲座。

史红的无私奉献,勇于创新,赢得了所辖农村广大农民及全市同行的一致赞誉,2002年荣获“全国农广校教学能手”称号。

建好农广主阵地 滨城大地育桃李

2009年,史红被任命为滨城区农广校校长,学校的生存、发展成为对她的另一种考验。

多年的实践经验,史红深深认识到了农广校体系办学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体系建设,保证办学体系完整。滨城区分校建校3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办学体系健全。在全国很多市、县乡镇教学班被取消的情况下,史红也始终坚持保障体系完整的办学思路,区校下设10个乡镇教学班,均有相对独立的办学场所和基本教学设施,有专职或兼职乡镇教学班班主任,有教学实习培训基地,保证了教学辅导、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农广校属于政府公益性办学,教学经费是困扰学校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争取政府支持,史红一趟趟找相关领导请示、汇报,一遍遍找乡镇长落实,凭着“宁可为学校事业不要自尊,也不能为了自尊而影响学校工作”的信念,农广校办学经费问题在她的不断努力下得到了解决。区政府从区财政每年列支2万元作为培训经费,并对农广校采取招生鼓励政策,对中专学历生每人补贴学费400元。

怀着对农业科技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史红认真学习省校办学工作指导意见,不断总结往年的办学经验,逐渐形成招生、培训两条线齐头并进的办学思路。一方面,她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支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办学体系,开展农民中专学历教育,确保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抓住培训不放松,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创业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实用人才培训、“致富早班车”、新型农民培训“三进村”行动等方面的培训,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先后培训中专学历生5600人,中职学员240人,绿色证书学员35700人,大专以上学员820人,农民创业培训学员250人,阳光工程培训学员12511人,各类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

教学科研两不误 助农增收见实效

在教学培训中,史红注重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是国家、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主讲人,先后推广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抗虫棉防早衰丰产栽培技术等技术,年推广面积达60万亩以上,累计推广新品种32个。

她注重总结经验,在《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管理学报》、《农村远教》发表文章15篇,主持编写了90余万字的《新型农民科学素质培养读本》,所发表的文章被各地引用,对全区乃至全国的技术推广工作产生影响。

史红积极承担科研项目,主持完成了“山东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山东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累计培训科技示范户3.2万户,转移农村劳动力22511人,建立学员培训基地30个,发展专业合作社55个,新增创业学员160人,年增收入1500万元;参与“开展农村远程职业教育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项目,获得滨州市星火奖一等奖;参与“滨州市抗虫棉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获得滨州市星火奖一等奖;参与“山东省农业重大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带动全区18万亩粮果菜等专业化统一防治工作,增收节支2880万元;参与“山东省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推广”项目,增加效益4507.5万元……在广袤的滨城大地谱写了一曲丰收之歌。

荣誉面前不骄傲 踏踏实实写人生

从教19年来,史红以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汗水,先后承揽各种农民培训课题研究4个,4次获得“山东省农广校系统教学能手”称号,2002年荣获“全国农广校系统教学能手”称号,2010年12月,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领导小组评为“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 2011、2012年连续被山东省农业厅表彰为“全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先进个人”。 2013年3月,被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滨州市农业局评为全市农业系统“先进个人”,记三等功。她任校长期间,滨城区农广校连续十年获滨州市农广校“优胜学校”,2009年被中央校评为“A级校”、“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百强学校”, 2011年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先进集体”,2012年被滨州市妇联评为“滨州市巾帼文明岗”, 2010年、2012年两次被省农广校评为“全省实用人才培训先进单位”。面对众多荣誉的光环,她珍惜荣誉,始终保持严肃认真态度,时刻把振兴农技推广事业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继续在生产一线为农技推广服务。

人间有胜境,但奉献的美德、壮丽的事业永无止境,前方的道路还很长,史红从实践中悟出了一个简单又深刻的道理:惟有踏踏实实,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滨州市滨城区分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滨州市农广校山东省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山东省即墨市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