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丽雅:攻坚战后的华丽转身

2014-05-26 04:08
中国纺织 2014年3期
关键词:宜宾战略企业

在化纤行业,有这样一家企业,从产量、质量、效益均在同行中排名倒数到一跃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粘胶长丝生产企业之一,它就是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丝丽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快速成长壮大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创新”文化的引领下,丝丽雅率先转型摆脱了传统国企的束缚,把脚步迈向了市场经济的竞争舞台,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如今的丝丽雅已成长为行业标兵,拥有100余项国际领先技术,200余项国内领先技术,同时还创造了世界30多项行业第一。成长速度行业第一,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专利技术数量行业第一,人均劳动生产率行业第一,变动竞争成本行业第一,出口量行业第一,产业链效益行业第一……

一场创新的翻身仗

在丝丽雅,“创新”永远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词。丝丽雅集团董事长冯涛提出了企业生存的不二法门——创新战略,包括体制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一系列创新一次又一次成为企业保生存,求发展的“破题”之举。

丝丽雅首先从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入手。1997年,年仅33岁的冯涛受命于危难之时,在宜宾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下,以冯涛为厂长兼党委书记为首,一支具备大学文化、平均年龄仅35岁的厂级领导班子诞生了。新班子上任伊始,认识到企业要走出困境,并不断发展壮大,管理是核心,改革是出路,精神是支柱。新领导班子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的主题,通过认真研究分析,结合市场行情,提出了“学吉化,重科学,严管理,增效益”的思想,并从企业内部管理入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随着机制改革的推进,公司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加强、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推进“四改五”、“五改七”等技改扩建工程;不断引进并消化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建立U8物资管理系统、OA办公信息化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管理体系;实施“立体化市场战略”,“产业链发展战略”等管理工程。

丝丽雅重视科技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专门成立了以董事长、总裁为主任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学技术管理部,在各制造部设立了“一把手”为科技委员,技术骨干为科技秘书的管理机制,从机制上提高了科技人员同企业共求发展的企业主人翁意识,使公司创新工作充满活力。近年来,丝丽雅还选派了40多名优秀科技和管理人员到清华大学、东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攻读工程硕士,培养、锤炼了一支强大的专业技术队伍,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储备力量。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丝丽雅审时度势,紧跟市场调整产品,优化资源保障供给,通过实施“工贸结合”创新经营模式,不仅在2009年成功实现了经济指标的“V”型反转,还在2011年提前跻身“百亿产业”集群。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到2012年,宜宾丝丽雅工业总产值从38.25亿元,增长到108亿元,增长3倍,销售收入从25.16亿元,增长到110亿元,增长4.4倍。

2013年,丝丽雅选择具有很大总量基础的“短纤”和“人棉纱”行业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以“一元产业向多元产业结构调整”为十二五核心战略,拟订了创新型企业战略、文化领先战略、产业高端战略、全球化战略等22项战略来撬动企业的发展。2013年丝丽雅实现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4%。

一部多元化的创业史

丝丽雅多年专注于粘胶产业的创造与研究,在粘胶产业上突破了纺织行业近百年的传统纺丝工艺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丝丽雅的发展不能只有一根丝。经过慎重决策,丝丽雅提出了“一元产业向多元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由此,丝丽雅多元化经营成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2000年1月,通过产业链延伸以加工白坯绣花线为主的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创了制线行业的新天地。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占地15万平方米,注册资金19000万元,固定资产6亿多元,年收入5亿左右,利税7千万元以上,集制线和染整于一体,以“惠美”牌绣花线、纱线、股线、单丝、加捻丝等五大类别产品为主的全球最大的粘胶制线企业。

2002年,在“一业为主,多业并进”的发展模式下,以丝丽雅集团党委副书记熊泽逊挂帅总经理的丽雅置地公司成立,以“八大精品战略”铸就城市精品战略为目标, 成功打造了川南地区唯一的一个纯欧式建筑群——莱茵河畔。经过多年发展,丽雅置地现已发展成为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商业运营和资产经营为一体的城市运营商。2010年10月18日,成都丝丽雅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丽雅置地迈开立足本地向外扩张的第一步。未来的十年,房地产业将转变为丝丽雅新的经济增长极。

2005年,为诚挚回报社会,给宜宾市民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丝丽雅毅然作出了搬厂出城的选择。政府“出力不出资”,为了筹集搬迁资金,企业把原来的工业用地进行了房地产开发,同时创新思路,把眼光瞄准了外资、民间资金、法人资本和科技创新,让这段工业企业自主搬迁的历程载满了更多的艰辛、欢悦、阵痛和成功。

依托“退城建园”的经验,丝丽雅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运用新技术发展产业,走出了一条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的资本改革道路,构建了国有主业高增长、民营实体大发展、国有与民营良性互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扩张模式。丝丽雅通过搭建信雅投资平台,吸收和引进了台商投资、民营资本3个多亿,占丝丽雅产业链总资本的40.7%,解决了20多项重大技改项目中3.5亿元的技改资金需求,成为招商引资的典范。

2010年10月,丝丽雅高调进军白酒业,酒业项目奠基暨签约仪式在南溪大观长信产业园内隆重举行,使宜宾在舞起“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龙头重任中,又增添了一支“生力军”。丝丽雅登陆高端白酒市场,主要以“喜乐文化”为核心,推出了金喜来“礼品装、十年、金品、珍品、佳品”等多个系列酒。据丝丽雅集团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末,金喜来酒业公司产能将拓展为10万吨,主营收入将突破50亿元。精细化工和食品等新兴产业将成为丝丽雅发育成长的高速产业,特别是精细化工产业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宜宾战略企业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下的宜宾茶产业发展创新
武汉港务与宜宾港签署合作协议
三江叠翠盛琼浆,老宜宾酒酿浓香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