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课导入的艺术

2014-05-27 05:45李进锐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触景生情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李进锐

摘 要: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关键词:一目了然;激发兴趣;设置悬念;贴近生活;触景生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89-01

课堂导入艺术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跳高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电影的“序幕”,演讲的“开场白”必不可少。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表明:学生思维活动的水平是随时间变化的,一般在课堂教学开始10分钟内学生思维逐渐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随后思维水平逐渐下降。而心理学对人的“注意规律”研究表明:人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更能清晰地、完整地、迅速地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因此,成功的导入,不仅能“未成曲调先有情”,磁石般吸引住学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一段失败的课堂教学导入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学习不主动,结果概念不清,主次不明,重点、难点不分。由此可见,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是非常必要的。

一、让学生一目了然

1、开门见山。讲课前先把本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说清楚,以争取学生的配合,让学生带着这节课的学习目的进入整堂课的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时,先介绍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然后再依次展开证明与应用。这种方法对于学习主动的学生比较有利,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更能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2、抽象变形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课堂引入着手使抽象的思想变得形象。例如:在学习《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时,教师事先准备一些长方体的各种式样的展开图,让学生来折叠,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立体图形转变为熟悉的平面图形来理解,对于知识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二、让学生兴趣盎然

1、创设活动情节,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学习数学,构建新的知识,因势利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时,我是这样活动的,先拿出一小纸袋纸币,要求同学们帮我数一数这一小纸袋纸币共有多少钱。同学们争先恐后,非常积极,第一个把纸币一张一张从小纸袋里拿出来,边拿出来边数,0.5角、1.5元、2元……几分钟后,结果是10元。另一个学生把1角的纸币拾张拾张地拿出来,把5角的纸币两张两张地拿出来,二分钟后,结果也是10元。再另外一个学生把桌面上的纸币分堆,一堆全是5角、1角、1元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时间用了1分钟,结果也同样是10元,学生的兴趣正浓厚,因势利导,这时马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纸袋里的纸币不是那么小,比现在要多。你们会怎么样去数数呢?以上三位同学的方法选择哪一位好呢?学生中有很多声音都在说,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比较好。接着问他们,为什么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因为他懂得去分类、寻找规律,计算快。很自然地引出了同类项的概念。

2、设置悬念,引起求知欲。学习数学的最佳动机是对数学知识的内在兴趣。为了使学生产生最佳动机,解题教学要格外重视,引入问题时,尽量说些似是而非的自相矛盾的见解,分析出使学生相信问题值得他努力的理由。例如:在学习《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时,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看谁算的快:a,b是任意两个连续的整数,那么他们的平方差是多少?一个学生报数,我和另一个学生来比试。报数的学生一般报的数是比较大、比较繁的,当然老师用平方差公式能很快地说出答案,而学生比较慢,由此产生悬念。

三、让学生身临其境

1、贴近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时,设计如下:在投影片上出现一些超市里的物品图片,如果你是超市收银员,你该如何给顾客装袋子呢?由此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这种方法的结构为:“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2、触景生情。创设学生熟悉的、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问题的潜移默化作用下,让数学知识降临来的自然、恰当,这样学生能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时,我是用这样的一个例子引入的“有一位探测者正在北极作调查工作,有一天他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白色的雪花不时地飘落在他的身上”。同学们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大概是多少度?学生们抢着回答,是零下15摄氏度,零度以下10摄氏度,……。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们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

总之,“教无定法,教无定则”,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我们只要在教学的实践中善于总结,善于提高,必定可以把课堂搞活,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触景生情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谈诗歌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区别
让小学数学走进生活,解放学生思维禁锢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