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教材内外自在游走

2014-05-28 10:04钱彩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4期
关键词:遭遇儿子小说

钱彩云

如何处理教材,向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常常被我们看作两个相悖的概念,“用教材教”常常被看作高明之举,“教教材”就显得等而下之。但我始终认为,如果不处理好教材,那么“用教材教”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显然,用教材教是使学生能以教材内容为原点发散思维,提升语言技能,开阔文学视野,教教材则首先要求理解相应文本内容、情感、写作技巧等基本问题。以小说的教学为例,教教材首先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梳理情节、抓住矛盾冲突、理清人物关系、明确人物性格、概括小说主旨。由于课时限制,我们常常疲于应付,难以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目标熔于一炉。

下面,我就以《一个人的遭遇》这篇小说为例,说说我对教材的处理方式。

一、准确把握教材地位和学生学情

《一个人的遭遇》这篇文章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课本“和平的祈祷”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从整个苏教版的教材编排来看,涉及战争的并不鲜见,《史记》选读中记录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但多以推崇战略,赞美英雄作为最终的落点;边塞诗、即事抒怀诗中也有对战争的涉及,这些诗歌多从宏观上反映战争,学生在分析时大多套用格式麻木表达;能以平民视角来感受战争、点评战争的文章很少。可见,教材安排这一单元,正是为了让和平年代里的平凡人,尤其是青年人,能了解战争的残酷,在反思战争的同时,体会人性至善之美,珍惜可贵的和平。

从体裁上看,它是一篇小说;从篇幅上看,尽管是节选的文字,但仍然比一般的短篇小说来的长;

经过学习,学生能够明白小说的四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在阅读中基本能扣紧这四方面,但对小说的综合分析能力,尤其是在面对篇幅相对长的小说时,分析能力还不够。

另外,学生接触过史铁生的事迹,接触过《我的四季》《我的五样》等文章,在日常的学习写作和思考中,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比如乐观面对苦难、珍惜生命、在贫瘠的生命土壤里精耕细作等等。

二、准确设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分析,我着重从两个维度来设定自己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双层叙事结构;明确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准确把握索科洛夫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由于主题相对好把握,我把重点难点都放在知识与能力这一板块,重点在于把握小说情节以及分析索科洛夫的个人形象;难点放在索科洛夫形象的典型意义上。

三、科学分配课堂内容

我把教法定位为:利用问题引导,使用白板教学,运用一切有效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我把课程分成两课。一是预习课,预习课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预习,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研习课,在师生讨论中完成学习目标。

预习课上通过自主研习,粗度与精读相结合,既能把握小说情节,又能通过圈画重要信息来初步把握文章主旨。以自由讨论的方式交流预习题目,能在自主阅读中质疑。我把阅读任务按步骤分解,把占据大量时间的自主阅读放在一节课进行。

(1)查阅与作者相关的知识;(2)根据索科洛夫的身份以及情绪的变化,梳理文章情节;(3)简单概括索科洛夫的形象;(4)撰写初读感受,角度自定。同时,我要求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我会首先去解决学生的问题。

研习课上学生口头展示预习答案、交流阅读疑问,对于新提出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探究相结合的形式,达到解决的目标。总之,有方法、勤思考、多发言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要方法。

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主要针对研习课。为完成教学目标,我把课堂分成三个步骤,分别以三种形式呈现:

1.师生互问;

以提问代替导入,师生就阅读中的细节问题相互质疑;在问中主动靠近文本,在答中收获人物形象和主题。

这里列举一些文中的反常处:标题是《一个人的遭遇》,但文章中却不只写了一个人的遭遇;第②段说自己像小孩子那样好吹牛,④段又说自己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自己的妻子儿女死了,没有流泪;可是,和万尼亚对话后,眼泪却怎么也忍不住了;苏科洛夫有了新儿子,应该是新的转机。可是,此前长做美梦的他,反而常常做起了恶梦。躺在里面的是我的儿子,又不是我的儿子。

通过这些问题的聚焦,让孩子们对进一步解读文章产生浓厚兴趣。

2.深入文本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从情节、人物以及小说的创作特色上着眼。

(1)预习展示

首先,我请学生将“一个人”解读成索科洛夫,理清他的身份,明确他的遭遇,着重明确他情绪的变化。

身份变化:红军——农民——工人——战士——战俘——?

遭遇变化:【引文部分】十月革命参加红军;大饥荒时失去双亲;复员后务农做工,建立家庭,生儿育女;卫国战争时离家参战;1942年受伤被俘,逃跑被抓;俘虏少校,成功逃回部队。【正文部分】逃回部队——收到妻子和女儿的死讯——找到儿子——儿子牺牲——在乌留平斯克认识新儿子凡尼亚——遭遇车祸 ——到卡沙里谋生。

情绪变化:逃回部队——喜;家破人亡——悲;找到儿子——喜;儿子牺牲——悲;认识新儿——喜;遭遇车祸——悲。

另外,我还提醒学生特别关注:“儿子牺牲了,索科洛夫没有哭”这个情节。利用这个问题,为接下来的人物形象分析做准备。

(2)人物形象分析

在分析索科洛夫形象时,我设计了一个填空题:“在括号里填写一个词语、短语(双音节词、成语都可以),概说你对索科洛夫的印象” ——( )的索科洛夫。

为将同学们散乱的形象综合起来,令索科洛夫的形象系统化,我设计了新的活动。

假想索科洛夫穿越时空,当选某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请你为他写一段推荐词。

这个活动的设计既能把索科洛夫的形象总结起来,同时还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不知不觉,“用教材教”的目标被穿插进来。

在处理人物凡尼亚时,我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主要笔墨真落实在“收养凡尼亚”这件事上,并请学生概括凡尼亚的遭遇。同时抛出问题:为什么不把题目命名为《索科洛夫的遭遇》或者《凡尼亚的遭遇》。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活动,不仅人物形象逐渐清晰,学生也终于知道“一个人”其实就是整个民族,一个人的遭遇其实就是整个民族的遭遇。

(3)主题的探讨和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在探讨文章主题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二战期间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为她战死的儿子写下了这样的墓志铭:“你走了,国家失去的仅仅是一个士兵,但是我却失去了整个世界”,从而引出“反对战争,珍视和平”的主题。

另外,我还提醒学生关注苦难之后人物的人性升华。在历经苦难后,索科洛夫仍然善良、坚毅、忠诚,告诉我们,人性之美并不因为苦难的深重而改变,相反,在经历了失去和痛苦后,人性之善彰显得更为明显。

小说的艺术特色,我采用的是介绍的方式。主要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第一人称叙述”:一个“我”是作者,他有时作为对话者,有时作为作者直接抒情;一个“我”是主人公索科洛夫。这是双层叙事结构;二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最后,我和学生探讨了作者的创作动机。通过这个活动,充分展示学生预习成果,再次了解作者肖洛霍夫的生平经历,知人论文。

3.余韵悠长的课堂小结

这篇小说的课堂小结,我选择在音乐声中,投影战争和和平中的感人图画,伴随着图画和音乐,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阅读感受。

在这样的两节课上,我有序地落实了真正的“教教材”,没有粗暴地对待文本,带着学生具体入微地解读文章,学生会有见仁见智的感悟,会有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我想这样的教学既接“教材”地气,也实现了“用教材教”的天马行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

猜你喜欢
遭遇儿子小说
打儿子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迟到城”里的遭遇
“祝遭遇各种不幸”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