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高中学生电子技能训练的培养

2014-05-28 10:11高亚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4期
关键词:组装焊接电子产品

高亚丽

【内容摘要】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中职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教育应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电子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电子技能训练 组装 焊接 电路 电子产品

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训练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一个必要途径。

一、激发兴趣是学好技能的前提

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在“重文轻技”社会环境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重重。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方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兴趣,上好理论课。开学初,我将学生带进实训室,让他们参观历届学生电子产品组装成果,其中有声光控开关、音乐门铃、无线防盗报警器、电视机等,这些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子的兴趣。

2.通过真人真事激发兴趣。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陕西省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项目比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2008年有2人参赛,均获得省级一等奖,2009年2人参赛,分别获得省级一、二等奖,2011年2人参赛,分别获得省级二、三等奖,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同时得到县委县政府以及教体局的表彰。2010年陕西省教育厅规定,凡获得省级技能大赛二等奖以上的学生可免试进入高等院校就读,今年全市有4名学生免试就读大专院校,我校就有3名毕业生获此机会。通过这些真实事例,激发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

3.以竞赛激发兴趣。青少年学生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学校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其中就有课外电子小制作项目。每年都有学生凭借自己的作品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县级以上奖励。同时,学校每年组织4次技能大赛,在大赛中发现人才,锻炼人才。通过这一活动,促进基础理论教学,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腿走路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好技能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实践证明,在技能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注重教法是学好技能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都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进行,容易造成脱节。上课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打破教学常规,利用我校的有利条件,将学生带进实训室,采取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单纯操作与图纸练习相结合;电路设计软件与电子产品组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实验、实训与理论相结合。以往的教学都是先理论后实践,这样浪费时间,效果又不好。在实际操作中我将技能教学逐步渗透到理论教学中,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是电子技能训练的前提,所以在讲万用表的使用时,我给每位学生准备两块表,机械表和数字表,然后让他们用不同的表来进行测量、比较,通过比较,同学们很快的就容易发现,数字表精确、读数快,使用方便,而机械表使用起来则相对费力,但是也有它的好处,比如检测二极管的好坏、电容的好坏就比数字表有优势,这样比起单纯的理论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上好实验课不但可以验证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焊接工艺是电子技能教学重要环节,对于这个环节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上课前,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废旧的电器,然后将电路板拆下来,进行焊接训练。这样做一方面对元器件的用途有更加广泛的认识,另外还可以进行焊接技能的训练,从而达到节约教学成本、废物利用、增强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的多重效果。

2.单纯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对一些元件较多、线路较复杂的电路,我采用“纸上练习”法。所谓“纸上练习”法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练习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进一步消化和理解理论知识,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电路设计软件与电子产品组装相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电路设计成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EDA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我校在二年级同时开设电子产品组装和Protel 2004电路设计课程,在绘制原理图时,我把电子产品组装的电路图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可以掌握原理图的绘制,另外对元器件、电路的结构等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利用Protel 2004的仿真功能进行电路分析,通过组装电子产品对PCB电路板的布局、布线、以及布线规则设置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熟练地掌握了PCB印刷版的制作及设计。最终达到了自己设计、组装电路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通过项目式教学实施教学目标

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来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技能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从教案的准备,实物准备,示范指导,巡视指导,到结束指导等环节,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1.基本操作练习与反复练习相结合

通过元器件的识别及检测这个项目,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元器件的识别及检测方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比如“单管放大电路”、“整流稳压电源”等环节,在进行试验前,也要求学生对元器件进行检测。在电子产品组装时,又进行这方面的训练。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专题操作与创造性练习相结合

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进行训练,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创造性练习则是学生熟练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练习。这种创造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生产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印刷电路板制作,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电路在铜箔上设计电路布局,要求学生首先要熟悉原理图,分析元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各支路、节点关系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布局。在创造性练习中,我们结合电子基础知识,在学生模拟安装电路时,只给原理图,不搞统一模式,让学生本着经济合理、规范的要求自行设计电路的安装图,这一训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技能开发的能力。

3.技能训练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电子产品组装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此在教学中我选择音乐门铃、声光控电灯、无线报警器、数字钟、收音机、充电器等与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产品来进行组装。组装之后能实际的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习兴趣、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电子实践技能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必须通过多方面的实际训练,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才能使中职毕业生具备“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元挺. 电子技术技能训练[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史新人. 电子整机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石小法. 电子技能与实训[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赵景波. Protel 2004电路设计从基础到实践[M].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

猜你喜欢
组装焊接电子产品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探究如何更好地进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
CO2气体保护焊在设备制造焊接中的应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五万立方米干式气柜安装技术探讨
在流水线上“组装”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