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4-05-28 10:15马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探索新课标

马琳

【内容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革,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本文简要论述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期间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夯实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教学 探索 实践

高中历史课程,是高考文科中必考的内容之一。基于新课标层面下,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一、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期间存在的不足

历史课程是学生们较为喜爱的科目之一,这是由于历史课本中描述了人类本身的成长、发展历程。然而,在以往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学习的热情相对较低,感觉学习历史是一项乏味、枯燥的活动。主要因素在于教师方面。在现今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机械性的背诵教师讲解的内容,无法自主进行学习与探索。假如老师在讲解知识期间无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教师依照课本生搬硬套,学生过目就忘。很多老师过于重视一些历史事件的内容讲解,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产生的影响等内容,使学生感觉学习历史内容过于枯燥,严重的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作为高中历史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深化历史观念

想要彻底解决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就需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了解到历史学习不但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能够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积极作用;让历史教师了解到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意义。另外,教师还需要深入思考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模式、教学的任务等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增强学生感悟历史、应用历史的才能。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熟练掌握相关历史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才能。对于历史概念来讲,其在整体教学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功能,并且也是历史架构的关键内容。所以,历史课程讲解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历史的概念中发现事物的本质。教师在课程讲解期间可以利用分析、类比、论证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历史概念。历史事件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历史学习主要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并认知已经形成的事情,高中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社会的认同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进行历史课程讲解时,教师应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进行历史教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不应在一件事情、一个角度上纠结,而是对历史事件辩证看待,培养单独思考问题的才能。在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自身就具备特有的魅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格及行为。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思想较为偏激、很容易步入歧途,进行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及成熟的心理。教师需要明确认知历史教学的这一特征,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基础下,教学活动不应再遵循以往老师单纯讲解,学生机械记忆的模式,而是需要为学生创建灵活、轻松的教学氛围、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对历史进程进行科学看待,对现代社会进行历史看待。另外,枯燥的讲解及硬性要求学生背诵历史事件不但无法提高教学质量,相反,会使学生感觉压抑,失去学习历史的乐趣。教师在讲解历史事件期间,需要有重点的帮助学生理清历史脉络,最终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教师的引导及启发不可或缺。所以,教师应合理、科学的为学生创建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灵活、富有趣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课程讲解期间,应牢牢抓住学生的关注度,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讲解课文内容,拓展一些课外的小故事,帮助学生深入记忆相关历史知识。例如:在讲解“新文化运动”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胡适先生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胡适先生获取了一块鸡血石,想要将其作为印章,原想在上面雕刻“胡适之印”四个字,但是雕刻师傅认为,胡适先生是提倡白话文的领导者,不可以应用“之、乎、者、也”等,就擅自将“之”字改变成“的”字,若干天以后,胡适先生在收到印章,看见上面“胡适的印”几个字时,哭笑不得。通过这种幽默的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历史老师,在进行教学期间,应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不断深入研究教学模式,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芳、陆优君.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运用Web Quest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追寻孔子的足迹》为例[J]. 电化教育研究,2010(07).

[2] 陈国龙. 信息技术对中学地理课程探究式学习的支持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熊勤学、朱建强、尚正春.《遥感与信息技术》探究型自主学习网站设计与开发[J]. 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探索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