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现存弊端及对策之我见

2014-05-28 10:19丁培培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4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英语

丁培培

新课程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初中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谈几点看法。

一、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班级人数普遍较多

受教育资源的限制,目前初中各班的人数基本上都在40~50人,有的甚至更多。因为学生众多,导致教师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生的交流就会相对减少,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学生因为缺少必要的关注,会产生被冷落的挫败感,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课堂总体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2.传统教法的弊端

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传统课堂仍然普遍存在。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目标直指中考,学生成了题海战术的牺牲品。传统教学法无法满足素质教育对课堂的基本要求,学生的潜力也没有办法得到发挥。教学过程简单、单一,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很少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大部分的学生可能知道如何做题、考试,却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英语交际,更体会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学习兴趣不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基本动力。目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足,甚至转移到其他学科上,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虽然在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多数学校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课时安排不合理,对学生英语基础的奠定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受成绩的影响,比较容易产生挫败感,甚至对英语的学习心存恐惧,失去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甚至放弃学习英语。

(2)由于学校比较重视的只有中考成绩,所以在师资配备上,倾向于初三年级,这在配置和心理上都对学生初一、初二的英语学习带来消极影响,而学生自身往往并没有对英语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最终导致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

(3)初一教师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虽然学习了英语单词和语法,却无法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只能机械记忆,效果自然不好。如此一来,枯燥的学习过程造成了“哑巴英语”,学习也变得毫无乐趣可言,更使学生对口语交流产生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并最终对学习英语产生抵触情绪。

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

1.分组教学

初中生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他们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希望自己可以被大家关注、认可,为此,笔者认为分组教学是很好的教学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能统筹兼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要注意学生之间的搭配,每组设一个组长。课堂以小组为中心进行展开,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对话、表演等,这样就可以兼顾到每一个同学,使他们能够得到实践,并且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协助、相互提高,且更有针对性。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表现较好的小组予以鼓励。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整体上的监督、掌控和调整,要防止课堂纪律涣散而造成课堂资源的浪费。

2.构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热爱学习,不需要先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接触的比较迟,学生对英语的理解程度往往受主观的影响,把英语搁置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开始灵活导入英语,营造生动、活泼的英语情境,使学生感受英语、品味英语、使用英语,从而形成一种平视的角度。教师要不断的让学生体会使用英语所带来的轻松、愉悦和成就感,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实际的教学效果。教育对教学的要求日新月异,学生的情况也各不相同,这些都迫使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对于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的理解、应用也应从理论的高度和实际的操作中找到平衡,使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成效,而不是为了教而教。教学过程中的状况是瞬息万变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进而调整。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才能满足教学要求,使英语教学顺利展开。

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迫使教师不断反思。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各地教学成果显著,我们应该相互学习、借鉴、总结,然后推陈出新,找到适合当前学情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