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

2014-05-28 01:26张锋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电动势本领探究性

张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45-02

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现象的认识、物理过程的建立、物理情景的想象等,构成了高中物理学习的诸多难点。难点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不能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难点的教学,但也不可忽视对难点的突破。我要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尝试。

一、恰当运用形象类比,揭示问题的实质

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可使学生对众多的物理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高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而仅凭课本中的定义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去理解,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同时也造成概念不清,给物理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如果教师抓住学生类比、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举出形象生动的事例让学生去理解和想象,既达到了物理教学的目的,又能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中,有相当一部分物理概念很抽象,表述不具体,使学生难以理解。如电动势的概念,教材的定义是:“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这种表述,没有说明电动势的实质——电动势是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也没有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只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动势的大小。当电源接入电路时,随着外电路电阻的变化,电动势的大小保持不变,利用一个课时,通过实验来说明电源的电动势不变,而此实验要用稀硫酸去做,不但有一定的危险,而且实验效果难以保证。自己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类比和说明:电动势是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就像木匠能把木材做成家俱,缝衣师傅把布料做成衣服一样,都具有一种本领。木匠的这种本领已经具备,做家俱以后就把这种本领表现出来,就像电源接入电路时,把电动势——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本领表现出来一样,未接入电路的电源,这种本领未表现出来,大小保持不变。再加上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电动势的概念。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化解物理教学中的难点

物理,顾名思义就是“物体运动变化的原理”,它可能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生活中的力学知识、热学知识、电磁学应用、光学效果举不胜举。只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和感受到这一点,才能让他们注意观察,从自己的身边挖掘物理知识,探讨物理规律,才能让学生更轻松更主动地学习物理。

教学示例一:教学“力的合成”这一课时,为了展示丰富的生活情景,我事先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组生活中的数码图片,如“晾衣绳、车陷泥潭、利斧劈柴”等,并用摄像机录制了相关的动画片断。上课时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上述的数码图片和录像,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力学原理,讨论更好的设计方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又专门设计了一些演示实验和录像去验证和反驳。事实证明学生的参与意识非常强烈,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生动的生活情景中深切体会到了物理就在他们身边,从而激发了浓厚的学习热情。

教学示例二:“电场”这一章是学生普遍反应抽象难学的内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确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电场这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事物。但事实上电场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广播、电视、收音机、手机等都是电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了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上新课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介绍电视发射与接收原理的科教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场是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客观物质。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电场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最后再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遭受美国电子干扰后的军事图片。事实证明,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兴趣高昂,能深刻体会到电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十分明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选准问题,不要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把书上有的都打在屏幕上,甚至整节课都用。要恰当利用多媒体设备,发挥其特长,突破教学难点。

三、设计物理实验要具有探究性

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要在内容上把握主干,形式上注重质量。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结果,往往淡化甚至不管知识获得的过程。教育太急于看到知识传授的结果,太讲究“效率”了。因此,很多教师用“高效益”的方式将实验的结果得出的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反复通过习题训练理解掌握规律,但这样做恰恰是本末倒置的。对于学生还不是很理解的规律,即使是通过大量的习题反复演练,其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是比较弱的,一旦出现新的情境,许多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应当看到,虽然探究学习方式开始会比较耗时,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少花时间用于反复巩固而弥补。当然在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上,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要求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

高中物理难点、疑点知识较多,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要用发展的眼光来面对学生学习的过程。高中基础年级的物理教学最忌的就是不切实际地拔高要求,搞一步到位;其次要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验教学,开展探究性教学,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其次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检查和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坚定学好物理的信念。

(责任编辑 李 翔)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动势本领探究性
小透明,大本领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复习课之八问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动生电动势的几何意义
电磁感应现象中“感生”和“动生”同时存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