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4-05-29 07:01李智
电气技术 2014年8期
关键词:国家电网开发区示范区

■ 本刊记者 李智

2014年7月16日,“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召开。本次会议主要研讨了由国家电网公司立项的“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初步方案。来自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科院、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电力公司、延庆县政府及北京电工技术学会的20 余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据了解,高渗透率的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给配电网的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如现有配电网络结构不满足高渗透率分布式能源配送需求;能源生产与消费时空不匹配,缺乏优化配置的手段;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政策有待完善等。而这种发展也使能源的消费者成为了能源的供给者,改变了现有的能源供需格局。

因此,为了适应能源供需格局的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通过构建网架坚强、灵活可控的能源传输网络,实现区域能源安全、高效利用,从而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电网精品工程和中国能源互联网名片。示范区建成后,将能引导社会资源参与能源革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利益共享,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科技处林弘宇处长介绍,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突出社会的广泛参与;突出前沿技术的融合;突出示范和展示的效益;瞄准未来十年电网的发展方向,着重推动清洁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开发利用,着重探索社会服务模式,建设优化新能源配置网络和智慧公共服务网络,实现能源的互联与服务的互动,推动能源开发配置方式的变革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北京市电力公司总工程师王少毅表示,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结合延庆地区新能源规划和建设情况,北京市电力公司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的初步方案,示范区建设内容是:升级配电网,构建主动配电网,提升能量传输网络的优化配置能力;建设直流用电网络,支持直流负荷和电源的即插即用;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实现能量的分层分级平衡;探索能源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参与、合作共赢。

王少毅指出,建设“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靠国家电网公司一家努力是建不成的,需要政府搭台、多方参与、共同筹划、共同受益。通过“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将有利于国家电网公司团结各方力量来探索智慧服务模式,建设能源优化配置网络和智慧服务公共网络,支持高渗透率分布式能源的充分消纳,实现区域能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助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四方面的革命。

林弘宇强调,此次的示范区建设绝不是各式先进技术的罗列和展示,而是国家电网公司团结和融合各方社会力量,开门建网,通过充分整合和调动政府、国家电网公司、社会企业、科研院所和终端用户的各方资源,吸引官产学研的广泛参与,与大家一起携手来找到适合新能源发展和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商业运营模式,共同探索我国现代电网建设的社会化大协作之路。

另据延庆县副县长张远和八达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宗贤介绍,延庆县境内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绿色可再生资源,是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新能源发电潜力巨大。而且,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在新能源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发区配电网也具备了未来配电网的形态,示范区建成后,将促进延庆地区新能源的利用,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八达岭经济开发区作为北京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定位将更加厚实,延庆作为国家新能源示范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提成。■

猜你喜欢
国家电网开发区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的低功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