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如何体现科学语文观

2014-05-30 21:22魏玉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大语文观三字经传统文化

魏玉成

【摘 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若没有传统文化的浸润,就算每个孩子有健康的体魄,但在精神方面却永远是不能长成巨人的侏儒。具体做法是,有选择的开展学习《三字经》等古代启蒙著作,引导孩子学习语文同时学做人,并具体将书中的内容在生活中体会和实践。

【关键词】三字经 大语文观 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 开放灵活

语文教学不是一潭死水,它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看似平淡的教学中要体现科学语文观。学好语文,是每一位炎黄子孙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需要从娃娃抓起,从初中抓起。作为一名从事学校教学管理的人员,抓好语文教学,督促教师认真做好将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去也成为我的一种义务和使命。

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初中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我谈一下我在初中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引导教师确立大语文教学观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有引导好了,学生才能学得好。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大语文教学观。什么是大语文教学观呢,我认为,“大语文观”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基于以母语为工具的长期阅读(广泛性、个性化),达成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思辨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夯实多方面的基础。有了这种科学的语文教学观,教师在教学中才不会死盯着成绩,而是为此努力地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这种教学观所带来的不断提高的要求。这样,教师的视野是开放的,教师的教学才会开放灵活,不急功近利,做每一步,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让语文教学扎根于传統的民族文化,学习经典,让孩子的心灵从小就受到经典传统文化的浸润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若没有传统文化的浸润,就算每个孩子有健康的体魄,但在精神方面却永远是不能长成巨人的侏儒。具体做法是,有选择的开展学习《三字经》等古代启蒙著作,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同时学做人,并具体将书中的内容在生活中体会和实践。

三、本着以上两点的思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前苏联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学校是个文化浸润的地方,要用文化为学校立魂。这句话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的。他的文章相信老师们都很熟悉,他认为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应该说就算完成了。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很容易将书本永远丢弃到一边,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成绩虽然普普通通,但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他的未来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

四、抓好课堂教学

课堂是大语文观教学重要的实践之地。教师只有在领会了大语文观的要义,才能贯彻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因此,科学的备好课,是关键中的关键。

1、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实际,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具体要求:

①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本课教学要求,体现三维目标,在落实写字、朗读、积累、背诵等基本要求之外,还要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课本、课堂引申到家庭社会、做人、做事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②重点突出,难点抓准。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在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基础能力之外,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由死学变活学。

2、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与课时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具体要求:

①教学板块清晰,让学生有较充裕的读书时间、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第一学段要保证每节课的写字时间,要有对写字指导环节的备课。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重视读写结合,突出语文实践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

五、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

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考,发展能力。只有让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有生气,有灵气,有活力,教师才能教得新,教得实,教得活。

一是以课文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之中、之后进行语文学习,这是扩展语文学习的有效做法。学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既可以增大信息量,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可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阅读实践活动。这样就使得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为补充,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外语文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能把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包括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可以让学生拓展自我的生活空间,感受到阳光的七彩、雨露的滋润,采撷到有价值的信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领略到美丽、充实,感受到鼓舞、力量,从而吸收更多的营养,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的各学科知识得到全方位的体现,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语文教学应体现大语文教学观,让语文活动课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著:《我的初中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猜你喜欢
大语文观三字经传统文化
“大语文观”背景下的初中“大阅读”模式教学分析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朗朗韵味话经典
浅谈大教育观下的语文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三字经”
请进《三字经》 打造“善”班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