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4-05-30 06:32赵飞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课标文本阅读教学

赵飞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吸取精神养料,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愈来愈受到重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命内容,人们常常把阅读看作打开知识宝库大门、通往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阅读教学自然倍受大家的关注,许多同行在这方面已作过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并不乐观,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笔者听过不同级别、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教师的阅读教学课,其中不乏优质课,但不尽如人意的课却大量存在。有不厌其烦的分析教学,有为应试的肢解教学,有展现师生嘴皮子功夫的表演教学等等,不一而足。追根溯源,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失落。传统的“师道尊严”,远没有在主流文化中退位。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阅读教学就成了改革的重点,据此,笔者就当前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作一探析,并就新课标审视下的阅读教学,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我们知道阅读是读者与作品(文本)作者对话的一种活动。也就是说阅读是以作品(文本)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这种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当然,这种对话,是无声的对话,是精神的對话,是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是人的生命体验运动。当我们调动深度情感体验,对文章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以强有力的参与行为进入文章的艺术世界和情感领域时,便会蓦然发现作家正在向我们走来,和我们直面对话,倾心相谈。我们可以与他一起走在生命高度亢奋的意识刀锋上,从而目睹生命的本相,听见真理的告诫,悟得文章的真义,感到有一种心智为之洞开、灵魂得以抚慰的惬意。

可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分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用统一的教材和单一的思维方式,用讲授和训练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语文智力,关注的只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等客观因素,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形成则被认为根本不关语文老师的事,根本不是阅读教学的目标,把学生雕琢成一个模样,泯灭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直至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的欲望。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其阅读情况又是令人吃惊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除了课堂上跟着老师分析课文的思路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的阅读很少,就是阅读了,也是随意性较大,或者因为任务,或者用来消遣,或者凭兴趣翻翻,至于研究性阅读,自然,只有少数几个学生知道,大部分同学不太清楚研究性阅读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对提高思维能力有什么帮助。

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最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语文阅读教学是对“人”的教育,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以“人”为主体。

二、新课标审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改变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我们知道阅读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在新课标理念的审视下,我们应该看到,阅读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基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设疑问答教学,也不是教师为了得到既定答案而布置的讨论,更不是最后结论的水到渠成的铺垫。这种对话是多个主体间的多重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对话、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教师与学生又围绕文本展开对话。在复杂丰富而且生动活泼的对话中,教师学生“教学相长”。

基于以上认识,我觉得新课标理念审视下的阅读教学宜采用问题式阅读、体悟式阅读和探究式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第一,问题式阅读。语文教学通过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审美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每一篇文章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的过程,本身就是读者的想象、思维和情感的参与过程,体现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体验,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也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无数个不同的答案,而且每个答案也无所谓对错,只有合理与不合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以平等、合作、交流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观点,而不以一己之好恶轻率地否定,那么,课堂教学气氛、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轻松活跃,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多方位思考问题,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力给每一个同学创设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使学生小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大到对文章主旨的认识,都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二,体悟式阅读。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蕴。《文心雕龙》记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种美妙无穷、无与伦比的想象,无所不至地飞扬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和读者生活体验的多样性,使每个学生对不同的文学形象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只有这种学生自我建构的文学形象才是真实、生动的。因此,对于一些语言明白晓畅、文辞优美的散文、诗歌、小说,教师就应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体悟。例如,在教授李乐薇的美文《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我没有对这一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这部作品的感悟和体验。有的学生说,他已经深深陶醉在这篇文章描绘的人间仙境中了,这是作者向往的生活环境,现实并不存在。有的学生说,作者的这间小屋确实存在,作者出于对它的喜爱,在描述中不免加入了许多想象和夸张。有乡村生活经验的学生则谈起山居生活的宁静、安详与惬意,与文中作者的感受不谋而合。这种体悟式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自己的想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呼之欲出的文学形象,不但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感受作品情感的熏陶,品尝创新的乐趣。

第三,探究式阅读。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口欲言而又无可言时,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讲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时,我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呢?请大家自己去查资料、找原因。第二次上课时,学生们都拿出了自己在课下找到的资料,分别对作者不宁静的心绪作了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大家思维活跃,众说纷纭。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在这次课堂讨论之后,我要求学生们把自己的观点和列举的材料写成一篇科研小论文。

当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意识,单纯依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感悟。在一个群体中,人们互相影响导致的同化力量,能使环境和氛围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让置身于该群体的个人通过日久天长的耳濡目染,感染上这个群体共同的风尚与气质。因此,有意识培养营造一个整体优化的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唯有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身底蕴,盘活教育资源,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才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天地。

猜你喜欢
新课标文本阅读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