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种悲凉美

2014-05-30 11:50杜小雨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

杜小雨

[摘 要]《故都的秋》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意境清静、幽远,悲凉、落寞。此句笼罩全文,从中可以感受到作家把秋的悲凉作为美的审美情趣和作家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

[关键词]审美情趣;作家的艺术个性;审美追求。

又一轮的高一,又一次的《故都的秋》,又一次的清、静、悲凉。

郁达夫的悲凉美再一次在我心中萦绕……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故都的秋》写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郁达夫描绘了故都北京秋天如诗如画,几乎臻于完美的风物景致,表达了对于故都清秋的虔诚向往与崇仰, 那是一种超常的深情。 应当如何理解把握作者的这种宗教般的情感和礼赞呢?

《故都的秋》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意境清静、幽远,悲凉、落寞。作者在开头这样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从中可以感受到作家把秋的悲凉作为美的审美情趣和作家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

在郁达夫笔下,五幅画卷有一个共同的元素:穿越时空的意象,深远地传达出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唤醒了人们对生命衰亡的深沉思考,这就是悲凉的本质。

郁达夫写此文时,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久违了这个大城市,郁达夫所怀念的,仅是非常朴素的芦花、幽静的陶然亭、平淡的柳影、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由此而知,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但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到了故都,他却只是一笔带过。因为故都,历史漫长,文化积淀不在这些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表面上的名胜上,外来人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作家对于北平秋天着力去描写的是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那些景象。

故都的秋的悲凉美还表现在南北比较中。郁达夫本是江南人,為何会对北国的秋又着如此深切入微的感受和观察,这是十分值得玩味的。“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向院子一坐”,看“碧绿的天空”,听“训鸽的飞声”,数“漏下来的的日光”;扫街的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些落寞“。这些都是经过作者的悠悠的态度过滤以后描绘出来的画面,并且这等细致到极处的笔墨,既闲的清新,又轻笼着一层古城的沧桑,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孤寂。

凉风秋雨,落惢寒蝉,,这是江南也有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在故都,槐树的落惢满街都是寒蝉的残声处处可闻,让人不禁产生“天凉好个秋的感觉。然而,古城与历史赋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时代风云和战争的硝烟中,摇摇欲坠,这不禁让人产生出一种眷恋,对美的一种眷恋。故都的秋就美在他的情和静,美在它的色彩浓,回味永,美在它的百读不厌。这种美不似上海的热闹,南京的辽阔,扬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这种美也因作者的追寻而永驻人间。

只有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以至对于故都的秋,作者“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的生活际遇使人感受着作者无处不在孤独中品尝着秋之悲凉美。

故都的秋的悲凉美还表现在中外比较中。中国文学里有一个“秋士”,读本里又有欧阳子的“秋声赋”与苏学士的“赤壁赋”。试想,除了直面生命的衰亡,还有什么能引起没有国别、人种、阶级的区别的“一样”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呢?而秋的“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更富悲凉美,而这“味”就在于对于秋天的悲凉之美的文人体验和玩味,对于人生、生命的悲悯,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寂静的,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叹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美。

作者为何把故都的秋看得如此悲凉,要着力表现这种悲凉美呢?

一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另一方面,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

北平,一座精美但又脆弱的古城,它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深到极处美到极致。在十九世纪突然卷起的风云中,他却显得如此的衰颓。1933年,日寇进犯,北平形势岌岌可危。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社会的动荡、当局的腐败都在郁达夫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暗,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产生冷落和孤独之感,所以喜好冷色,总想找宁静处,“躲进小楼成一统”。但郁达夫不是只顾自家的颓废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是时时心以系之。而今,眼看着祖国将要陷入自己曾经留学过的异邦之手,痛惜之情可想而知。过去和现今,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郁达夫虽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悲凉但仍美好的一面。

还与古典文化的浸润滋养有关。郁达夫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浸染熏陶,祖国的文化浸润滋养着诗人的灵魂。也孕育了一个炎黄子孙的赤子心结,更滋养了郁达夫对社稷苍生忧患意识和捐躯国难的牺牲意识。郁达夫对中国传统文化是热恋的,而北平这座精致而又脆弱的古城,它饱吸几千年文明的乳汁。美到极致。北平正是西方文明冲击下走向衰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这不能不让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的郁达夫从心理感到一切将逝,而他心痛又无可奈何的悲凉。一个“故”字里头包含着作者多少深沉的感喟啊!“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它暗示昔日的繁华丰富,从而更使“都”具有一种历史与文化的沧桑感,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正是经过千秋岁月淘洗的中国文化的缩影。郁达夫在文中抒发了他对国事的忧虑,面对变革之秋的中国,表达了要像苏轼《赤壁赋》而言的做真正的文人、在逆境中“飞鸣而过”的人生理想。文末作者“愿用生命的三分之二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是作者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地时候”所发出的铮铮誓言,郁达夫真的将后半生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付诸实践,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读《故都的秋》我们固然不必去追究作者有什么威严大义之词,但对它的心灵感受的隐秘活动却是应当细心体验的,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到: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的住得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很难说这仅仅是一种对于自然节气的流连依恋之情,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写下这段文字,也许人们不会去做任何联想,可是即使撇开那特定的历史背景,这段文字也仍然不失为感情深挚的好文章。

就此,那一种悲凉美流行于当时,深刻于现在,相信也会感动于后世。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有效的美术欣赏教学探微
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让孩子喜欢上美术课堂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再认识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论赏识教育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