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数教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2014-05-30 08:42李绪兰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研究

李绪兰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是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数学教师的核心课程之一,师范生只有通过数教法课程的学习,才能明确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编排的意义及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等。但是,目前师范学校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有些学校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地方。所以,开展师范学校小学“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中师学生的培养质量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教材教法;问题;研究;措施

本文通过课堂教学调查得知,上饶师范学校刚入校时的一年级学生还保留着初中时代为中考拼搏的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还比较高,但是到了2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逐渐“滑坡了”,到了3年级时,这种现象就变得更加明显。有的甚至到了不学习,把精力转移到到社会上做兼职,谈恋爱上了,这令家长、学校及教师十分担忧。到了最后一年学校为了师范生更好的去小学实习,做好一名合格的教师开设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旨在让师范生了解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编排和选择,并培养师范生把十几年来所学到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未来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有独立钻研小学教材的能力,具备独立备课,写教案,上好数学课的能力。但是一部分师范生却不把它当回事,认为未来的教学离现在很遥远,再说以后多教几年就熟能生巧了,现在学习数教法课程也是纸上谈兵,所以不少学生不重视这门专业课的学习。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专业热爱度不够

我在上饶师范学校的一个准毕业班08(7)班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的题目“你为什么选择就读上饶师范学校?”回答“我喜欢当老师”的只占60%,回答“现在考大学读个二本出来工作都难找,师范毕业了总归有一个职业目标-老师。”的占了28%,而回答“是我爸妈叫我就读上饶师范的。”占了12%。从以上数据发现,师范生选择师范的学习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出于热爱教师教育工作的,有些学生甚至很茫然,有些学生甚至在访谈中对教师这门职业的看法出现了一些偏差。认为教师待遇不好、工作环境没有挑战性、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没出息、不光彩等等。这些想法实在是令人堪忧,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肯定会影响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势必就会不重视专业的学习。

二、恋爱分散学习精力

师范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前面我提到师范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處在一个很微妙的阶段,有人称之为“断奶期”,有些学生就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固定的学业,毕业出去就能当老师了,再也没有升学的压力了,自己慢慢变成半社会人了。有些师范生还显得过于成人化:比如在衣着打扮方面,行为语言方面。经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在师范不谈场真正的恋爱都算白读书了一场,经调查,在师范谈恋爱的人数比例中,一年级的占10%,到了二年级,比例开始增加,达到30%,到了最后一年,比例却达到了48%。由于恋爱会大量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些在恋爱中遭受挫折的同学感情难以控制,还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师范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责任十分重大。这些无疑都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到了最后一学年,恋爱人数比加大,数教法课程刚好是在最后一年开设的,所以一部分学生不以为然,非常不重视,教师非常头疼,觉得这门课程难教。有些有经验的老教师都不愿意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让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去教,由于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缺少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

三、缺乏学习压力

前面我也提到了,师范生处于一个非常的阶段,1.年龄不像大学生那么大,思想没有绝对的成熟,2.没有升学的压力,已经处于半社会人了,特别是对于定向生,认为自己是“铁饭碗”了,无需再拼搏了。除了上课,有些学生会选择逛街、购物、看电影、做社会兼职、在图书馆看书也是选择一些言情小说、科幻故事类的书籍。甚至有些学生还存在逃课现象。由于缺乏自制力,学习状态不是很好。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够

如何处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结构教学?如何教小学生?教小学生什么?…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中研究的问题。这门课的开设时间是在学生即将实习的头一年。但是学生往往在学校的理论课考试时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一旦走进小学课堂师范生却很尴尬,不会讲课,面红耳赤,讲课吞吞吐吐。当然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总结起来一点,在教法课上,教师可能还是理论脱离现实,忽视实践环节,忽视教学能力培养的结果[1]。不知道如何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不能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环节。

根据当今师范学校的数教法课程的教学现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强化专业热爱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倡导师范生热爱自己的专业,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崇高的职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看你怎么在你这一行要有什么作为。作为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学生,既然选报了上饶师范学校,跨进了师范学习的大门,就意味着你是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将来要想在这一行干出成绩,现在就必须立志发奋学好自己的专业。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几年美好时光,努力钻研和学好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经常组织主题班会,中师生读书活动等,增强学生对教师这也情感。并且建议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向师范生介绍一些优秀教师教学的实例,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向学生表明崇高的职业道德对教育的深厚影响。特别是讲述一些上饶市教学的一些例子,列举上饶师范历届的实习生在外的实习情况和后面的教师成长情况,还可以介绍一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从各方面鼓舞学生立志学好数学专业课的信心。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而不是由一堆冷冰冰的符号组成的规则体 ,因而更要我们沉下心来好好体会。

2.把握好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内容的两个重点

教师在从事教材教法课的教学中,有的只重视教法的教学,而忽略现今的小学数学教材数学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失去驾驭小学数学教材的能力。实际上,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课本中的显性知识点,第二就是隐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法课的学习中,学生只是钻研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还是不够的,还要理清这些知识点前后之间的关系,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是渗透在知识点里面的无形的东西,这点需要学生认真体会和感知。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先生曾表达如下观点:一个人从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所学的数学知识也许会忘记,但作为数学的思想方法却永远不会忘记并伴随终身[3]。在引导师范生学习小学教材时,要重点把握这两个方面。要让学生学会把握数学思想方法,并掌握教材是如何渗透数学思想的,理解教材编写的目的,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引导师范生认真分析教材的重难点、育人功能。以求师范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全面、深度、客观地分析小学数学教材。

例如:一名数教法教师在引导师范生如何上好《平行》这堂课时是这样的。“平行的概念对小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的,形式化的记忆平行概念是不难的,但要理解它的本质特征却不容易,在教学时,一定要立足学生的发展,以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为教学这堂课的主线,要跟学生解释“处处”的数学含义,学生从理论上升到了抽象事物的实质就不难理解它了。”

3.加强师范生的实践训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亲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不能光是学习理论,还需实践,严格要求,反复历练,才能提高学生驾驭小学数学教材的能力。我认为师范学校和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加以努力实现。①为了充分发挥师范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以实现教师把教变学的目的,充分节约理论课堂教学的时间。②可以根据学生讨论或者实验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或者自己以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身份给师范生作一堂示范课教学,系统的给师范生传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疑难教学。充分让学生理解上课应该注意的问题。③对于学生自己尝试的试讲方面,无论是学生自己钻研教材还是教师自己作示范教学,目的都是让师范生早日具备驾驭小学数学教材的能力和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能力。可以在课前将学生要试讲的那堂课的教案让全班每个同学都自己写一份这堂课的教案,在写教案的过程中,大家针对教材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进行讨论,并要求每个参与听课的同学都要熟悉参加试讲同学的教案。在听完试讲之后,大家和教师一起对该堂课进行点评,看看该生是否结合了自己的教案进行授课,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等等。另外教师还可以放映优秀小学教师对该堂课教学的教学视屏,与之进行比较研究,看看学生欠缺了什么,什么数学思想没有在教材知识点上得到体现。对于训练学生试讲这一块的实践上,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与最近一家小学联谊,经常派准毕业生下去听课,上课。或者请专家到校进行指导授课。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师范生就不会面对小学教材不知道怎么处理,束手无策了。

教师在数教法教学的课堂上自己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的优化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案例。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帮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智能特点的教学方法和业余爱好[4]。新课程相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模式已经有了巨大的改革,从原来的“灌输式”教学变成了以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能力。教法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未来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利用现代技术了解最前沿的教学动态,增强对小学教材知识点的处理。另外,“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5]”“将教师转变分为使用新教材、运用新方法以及拥有新观念三个层次[6]。”前面讲到教师在课堂上的小学教师角色的扮演一定要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材的把握上以及新的教育理念上都要给学生做好带头的作用,这样就要求数教法老师多学习,与时俱进。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牵引者、合作者。

参考文献

[1] 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泠沅.变式教学研究(续)[J].数学教学,2003.

[3] 吴井高.中学开设实验课浅论[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6)

[4] 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方企勤。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7)

[5]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 .干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王辉.中学特级教师教学思想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 孔企平.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2013年立项课题《新课标下小升初数学衔接的教学研究》,课题编号:LO2013-072。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