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

2014-06-01 10:43陈丁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新生儿康复评分

陈丁玲

(广东省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罗定 527200)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

陈丁玲

(广东省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罗定 52720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HRSD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RSD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抑郁症;康复

抑郁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上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以持续显著的心情、精神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较长,病情也反复无常,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杀的情况,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潜在的危害,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1]。近年来,我院探讨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抑郁症患者的康复,现将具体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19~71岁,平均43.2岁;病程6个月~19年,平均5.9年;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干预组6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入选患者均排除严重精神病、严重躯体疾病者,均能在规定时间内持续配合治疗,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主动热情的态度,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耐心与患者交谈,倾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一方面稳定患者的情绪,一方面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患者正确对待社会人际关系,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宣泄负面情绪,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取得预期的康复效果[3]。

1.2.2 认知干预: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本身错误的认知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时,要重视对于患者的认知干预。在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认知状态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有步骤的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养成正确的认知习惯,逐步开始积极健康的生活[4]。

1.2.3 社会家庭支持干预:抑郁症患者的康复离不开社会家庭的支持,因此,在患者整个康复过程中,必须取得患者家属及社会关系的大力配合,消除社会压力,做到亲人陪伴[5]。尽量调动起社会家庭关系,帮助患者充实日常生活,并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有兴趣的休闲娱乐活动中,从而发掘患者内心的积极力量。通过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帮助,进而帮助患者逐渐减少内心的负性情绪,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3 疗效评价标准[6]

①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对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定,各相关项目均按0~4分测评,分值高抑郁程度重。②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对护理干预前以及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各项目按照1~5级进行评分,分值高生活质量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RSD评分比较分析

表1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干预前的HRSD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RSD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析

表2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RSD评分比较分析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析

3 讨 论

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生化、心理及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好发于好强求全、固执认真、内向性格及与人相处不融洽的人群中。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认知干预及社会家庭支持干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RSD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尽快减少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1] 徐梅,廉法英.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后抑郁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414-415.

[2] 隋海秀.文拉法辛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9):58-59.

[3] 夏春芝.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3,9(10):155-156.

[4] 刘琴,陈金,黄云清,等.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临床观察[J].四川精神卫生,2010,23(2):113-115.

[5] 杨翠英,张贞,金云红,等.社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9):2458-2459.

[6] 万丽颜.抑郁症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14):365-367.

表1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抗体的比较

表2 治疗组及正常新生儿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抗体的比较

表3 治疗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抗体的比较

3 讨 论

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细胞为成熟的T细胞,CD4为辅助性T细胞,CD8为抑制性T细胞。T辅助细胞与T抑制细胞处于相互平衡状态,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感染初期由于新生儿吞噬细胞杀菌活性比较差,侵入呼吸道的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也不易被清除。这些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及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使T细胞向支气管和肺组织转移,导致外周血T细胞各亚群减少[1]。新生儿出生时IgA较正常低,但IgG变化不大,因为新生儿体内90%IgG来自母体,出生3-4个周才由自身合成[2]。

匹多莫德(polimod,又名pidotimo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纯度二肽,化学名3-L-焦谷氨酰基-L-4-噻唑烷酸,是目前全球唯一口服给药后能确知其生物利用度的免疫刺激调节剂,该药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但与抗生素治疗相结合,可有效的改善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匹多莫德作用于免疫反应的不同阶段,在快反应期,它可刺激非特异性自然免疫,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3],增强多形性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催化作用,吞噬作用及杀伤作用[4]在免疫反应中期,它可调节细胞免疫,促进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的产生[5]。诱导T淋巴细胞母细胞化,调节Th/Ts的比例使之正常化,在慢反应期,可调节体液免疫,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产生。

本研究表明匹多莫德可有效地多环节增强机体抗感染免疫反应,显著提高各项免疫指标,提高新生儿出生后感染肺炎的治愈率,缩短病程。匹多莫德可应用于产妇、新生儿、婴幼儿,安全,使用方便,起效快。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符川,杨锡强.T辅助细胞的免疫应答与哮喘[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9,25(1):101-103.

[2] 陈昌辉,李良忠,叶长宁,等.早期新生儿不同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J].新生儿科杂志,1998,13(6):257-259.

[3] Llim T,Boambelli G.Nkall Cytotoxis avtivity induced by a synthetic immunostimulant (pidotimod):an invitro study[J].J Chenaother, 1991,3(3):147-149.

[4] Pugliese A,Blglino A,Uslenghi C,et al.Evaluation of pidotinod effect on the immune system[J].Int J Immunotherapy,1992,8(40): 212-217.

[5] Meromp L,Bprghi M,BraofuinW,et al.InVitro and in Vivo affect of the Compoud PGT/IA on human cymphocytes[J].J Chemother, 1991,3(3):150-154.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Effect

CHEN Ding-ling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uoding, Luoding 5272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0 case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8 to 2012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or the. Result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treatment HRSD scor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RSD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by comparison,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observation group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y comparison,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epression; Rehabilitation

R749.4+1

:B

:1671-8194(2014)05-0016-02

猜你喜欢
新生儿康复评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