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制定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2014-06-01 10:43董懿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

张 伟 董懿珍

(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临床药学科,河南 开封 475000)

临床药师参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制定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张 伟 董懿珍

(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临床药学科,河南 开封 475000)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制定后,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历,比较临床路径实施前与临床路径实施后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费用,药品费用,住院天数,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临床路径实施前后,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和住院天数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临床路径实施后,患者的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和住院天数都明显减少。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制定,规范了患者用药,节约了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缩短了住院天数,对节约治疗成本,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药师;临床路径;毛细支气管炎

为了规范临床诊疗,控制医疗成本,切实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卫生部在全国各级医疗单位推广实施临床路径标准化诊疗程序。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指针对某个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所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最佳程序化、标准化医疗检查和处置流程,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它强调的是把传统的弹性治疗变为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计划[1]。我院于2011年2月,参照卫生部儿科4专业51病种临床路径目录,结合我院儿科常见病分析,选择了“毛细支气管炎”作为我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临床药师参与了临床路径的制定,现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1年2月至2011年6月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病历93份,为临床路径组;2011年2月以前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未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病历98份,为非临床路径组。

患儿基本情况分析:临床路径组病历,男58例,女35例,平均月龄(10.5±1.3)个月,排除其他合并症。非临床路径组病历,男61份,女37例,平均月龄(9.45±1.2)个月,两组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诊断标准,两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1.2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和药学监护

1.2.1 临床路径的条件:①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902)。②诊断依据:发病年龄小(<2岁),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喘憋,体检两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啰音;胸片提示明显肺气肿及小片状阴影。③治愈标准:①喘息消失,咳嗽明显减轻。②连续3天腋温<37.5 ℃。④标准住院日为7~10 d。

1.2.2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制定方法:①临床药师参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结合我院细菌监测情况参与制定我院基本处方集;②制定药学监护表;③参与临床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观察选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④关注护理人员在用药操作上的规范性;⑤与家长沟通了解患儿的治疗情况,指导家长正确给患儿服药;⑥填写用药监护表记录监护信息。监护信息包括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间隔、给药剂量,各种药物的联用等;⑦每月对纳入临床路径的病历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将评价结果告知临床,与临床进行沟通。

1.2.3 研究方法:收集两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住院天数,治愈情况。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D)表示,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见表1。

2.2 两组患儿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儿住院天数的比较

见表3。

表1 两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的比较(元)

表3 两组患儿住院天数的比较(d)

3 讨 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高峰年龄在2~6个月,以呼吸急促、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表现。引起该病的原因主要为病毒性感染,50%以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支原体等[2]。临床上治疗多采用支持治疗,抗菌药物对病毒感染无效。从表1可以看出,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之前,我院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的随意性较大,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存在抗菌药物滥用问题,抗菌药物多使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类。部分病历还存在两联使用抗菌药物。实施临床路径以后,通过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的制订,针对我院细菌耐药性分析,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遏制了抗菌药物滥用;在有明确细菌感染的指证下才使用抗菌药物,且全部为单独使用,多使用青霉素类或一代、二代头孢菌素类。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临床路径后,我院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用药费用明显降低,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的的住院天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减少,重复检查减少,用药规范化,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住院成本,我院信息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出院治愈率均达95%以上。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对患儿家长进行了用药教育,对用药情况和患儿家长进行及时沟通,患者出院满意度明显提高,有效缓解了医患关系。临床路径以实现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和减少医疗经费、合理运用资源为目标,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和修正的循环过程。其循环必须依照循证医学、循证药学和循证护理等方法,即结合本地区医疗水平、医疗条件、将所有为患者医疗负责的多学科、多专业成员群体组织起来,共同参与规范诊疗的过程和行为。在用药过程中,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路径的调整意见,对患者进行药学知识教育。所以,临床药学是实施临床路径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3,4]。临床药师在临床路径中的职责主要包括参与给药方案的制订,药学监护,药物应用评价以及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教育,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患者的用药费用[5]。

[1] 陶红兵,刘鹏珍,梁婧,等.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概况及其成分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28-30.

[2] 王敏,梁航,王丽娜,等.干扰素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物治贫血杂志,2012,25(2):228-229.

[3] 方立珍.临床路径—全新的临床服务模式[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0.

[4] 马丽颖.实施临床路径必须加强临床药学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12):50.

[5] 张波,徐小薇.临床路径及药剂师在临床路径中的作用[J].中国药房,2001,12(10):592.

表1 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甲功的比较()

表1 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甲功的比较()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

组别 FT3(pg/mL) FT4(pmol/L) TSH(mIU/L) 血糖(mmol/L)空腹 餐后2 h治疗前 25.1±11.4 38.8±20.90 0.01±0.04 12.8±5.2 17.4±4.6治疗后 4.93±1.77 10.86±3.14 3.85±1.69 6.3±1.8 7.8±2.0 t值 13.0103 11.2886 9.3579 8.1834 12.2262 P值 <0.01 <0.01 <0.01 <0.01 <0.01

总之,在临床上可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兼顾两病的特点,为患者制定一种最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吴丽楠,张少玲.甲亢和糖尿病并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药品评价,2009,6(6):228-231.

[2] 余海英,张少勋,张建华,等.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5):328-329.

[3] 田艳娟.甲亢合并糖尿病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8): 103-104.

[4] 赵汉儒.甲亢伴糖尿病病例分析及其治疗[J].中外医疗,2008,27 (26):40.

[5] 刘亚玲.甲亢合并糖尿病32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 120-121.病情等不相符的多食、消瘦症状;②出现心动过速、多汗、排便次数增多等可能误以为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症状;③糖尿病病情突然加重,血糖控制不理想[5];④无法解释的胰岛素需要量增加。

3.3 合理的治疗方案:甲亢方面,在确定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发病年龄;②既往用药史;③伴随的情况;④甲状腺的形态;⑤静息时心率;⑥首次就诊时甲状腺激素水平;⑦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时可根据以上情况选择甲状腺药物或者131I治疗方案。糖尿病方面,①糖尿病较轻者,选择胰岛素促泌剂;②糖尿病合并甲亢其肠道吸收的葡萄糖量增加,故可选用阿卡波糖控制血糖[1];③尽量谨慎使用胰岛素增敏剂,以免使甲亢患者的突眼及胫前黏液水肿进一步加重;④在临床甲亢症状没有很好的控制前,慎用双胍类药物,避免进一步加剧甲亢患者的消瘦;⑤对一些血糖较高病情较重的患者,最好使用胰岛素控制病情,可避免病情发展可能诱发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症,24 h胰岛素总量较正常时增加,主要以餐前冲击量增加为主,基础量基本相当。

The Way of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ng in Clinical Pathway Treating Capillary Bronchitis and Effect Analysis

ZHANG Wei, DONG Yi-zhe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 Room, Children’s Hospital of Kaifeng, Kaifeng 475000,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way and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ng in clinical pathway treating capillary bronchitis. Method After formulating the way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ng in clinical pathway, we analyzed the case histories with the first diagnosis of capillary bronchitis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the using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medicine expenses and in hospital days before and after clinical pathway, discussed the way and effect of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ng in clinical pathway. Result The using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1);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medicine expenses and in hospital days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or P<0.01) before and after clinical pathway, After clinical pathway,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medicine costs and in hospital days were reduced obviously.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ing in clinical pathway formulating, can standardize drug use for patient, save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medicine costs, short the days in hospital, it had important meaning in economizing the cost of treating, reducing the economic burden to patient.

Clinical pharmacist; Clinical pathway; Capillary bronchitis

R562.2+1

:B

:1671-8194(2014)05-0027-02

猜你喜欢
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三种不同毛细芯的有效导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