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6-01 10:43潘美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排尿功能冲击波碎石

潘美玲

(长春君安医院碎石科,吉林 长春 130033)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价值分析

潘美玲

(长春君安医院碎石科,吉林 长春 130033)

目的 对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患有膀胱结石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4例患有膀胱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膀胱结石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排尿功能复常时间和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膀胱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患有膀胱结石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膀胱结石;治疗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患有尿路结石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大医师和患者的充分肯定,且已成为临床对该类疾病实施治疗的首选方法,该项治疗技术不仅可以避免开放手术带来的痛苦,更能够达到彻底治疗防复发的效果[1]。本次研究对膀胱结石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结石患者7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2例;患者年龄22~84岁,平均年龄(51.3±1.6)岁;患病时间1~17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7±0.4)个月;结石直径0.6~4.4 cm,平均直径(1.5±0.3)cm;治疗组中男性36例,女性1例;患者年龄24~83岁,平均年龄(51.5± 1.7)岁;患病时间1~19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6±0.3)个月;结石直径0.8~4.5 cm,平均直径(1.4±0.5)cm。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结石直径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实施治疗。

1.2.2 治疗组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实施治疗,主要内容包括:采用我院现有B超定位碎石机实施治疗,嘱患者自己贮尿,保证膀胱处于半充盈状态,尿量一般情况下控制在100~150 mL为宜。定位操作时机载探头应放在结石的对侧。定位前患者先向右或向左保持侧卧,使结石能够完全沉于膀胱的体侧壁,然后慢慢转换为俯卧位,摆动探头紧贴皮肤向结石侧移动进行搜寻,定位成功之后可以开始进行碎石操作[2]。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排尿功能复常时间、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时间、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人数、术后膀胱结石复发率、膀胱结石病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疼痛等症状表现经治疗后彻底消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没有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有效:疼痛等症状表现经治疗后明显好转,排尿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改善,日常生活略受影响;无效:疼痛等症状表现经治疗后没有任何好转,排尿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改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3]。

1.5 数据处理

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采用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对所得所有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如果P<0.05,我们则可以认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排尿功能复常时间和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时间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手术后(8.36±1.38)d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术后共计接受恢复治疗(11.31±2.26)d;治疗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4.31±1.04)d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术后共计接受恢复治疗(7.35±1.19)d。两组患者排尿功能复常时间和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 围术期不良反应人数和结石病情复发率

对照组在开放手术围术期有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比例达到21.6%;治疗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围术期有1例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比例达到2.7%。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率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一段时间有11例膀胱结石再次复发,复发率达到29.7%;治疗组患者手术后一段时间有2例膀胱结石再次复发,复发率达到5.5%。两组结石病情复发率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3 膀胱结石病情治疗效果

两组膀胱结石患者病情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膀胱结石病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采用开放手术方式对膀胱结石患者实施治疗的创伤和痛苦较大,患者及其家属通常难以接受,适合对一些同时合并患有中、重度前列腺增生而患者,或一些结石直径超过4.5 cm不宜接受ESWL治疗的患者实施治疗[4]。腔内碎石术必须保证在腰骶麻醉下经尿道进行,是一种具有侵入性的方法,操作过程会对患者膀胱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随手术时间的不断延长损伤程度会不断增加,甚至可导致出现膀胱穿孔等症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主要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痛苦小的几大特点,小儿、年老体弱、全身情况不良、手术不耐受、长时间接受尿道器械操作的患者比较适合通过该方式实施治疗[5]。

[1] 刘秋菊,何新友.膀胱结石患者结石定位于膀胱体外侧壁碎石效果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2009,12(14):111-112.

[2] 李建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膀胱结石516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0,16(5):150-151.

[3] 刘秋菊.膀胱充盈与空虚对膀胱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的影响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12):128-129.

[4] 韩见知,吴开俊.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6-117.

[5] 杨志强,张亚强,刘英山,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体位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18(10):639.

R694+.4

:B

:1671-8194(2014)05-0079-02

猜你喜欢
排尿功能冲击波碎石
碎石神掌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优质护理理念下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排尿功能的影响
悲壮归乡路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对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医生集团冲击波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