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2014-06-01 10:43李修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栓子肺栓塞造影剂

李修军

(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安阳 456300)

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李修军

(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安阳 45630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采取64排螺旋CT进行肺栓塞诊断32例临床及影像资料回顾总结。结果 32例肺动脉栓塞病例经64排螺旋CT检查,均获得良好造影图像,良好显示了肺动脉及其分支内栓子部位;发现肺动脉84处栓子。结论 64排螺旋CT检查具有无创性、优良的后处理、可重复性强、外界影响小等特点,可以清晰的显示肺动脉及肺动脉栓子,准确及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可以作为对肺动脉栓塞首选方法,有取代肺动脉造影趋势。

64排螺旋CT;肺动脉栓塞;应用观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是由栓子(内源性或外源性)造成肺动脉栓塞,从而造成肺循环障碍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对机体创伤大,具有较高病死率达到30%,对肺栓塞早期及时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我们对64排螺旋CT进行肺动脉栓塞诊断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采取64排螺旋CT进行肺栓塞诊断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69~84岁,平均年龄74.6岁;所有病例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闷、咯血等。

1.2 检查方法

日本东芝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扫描范围肺尖至肺底,层距为5 mm,层厚为5 mm,窗位40 Hu,窗宽250~400 Hu,图像重建层厚0.625 mm和间距0.625 mm;采用非离子造影剂增强扫描,碘海醇100 mL经高压注射泵3~5 mL/s快速注射,于注射后17~25 s进行扫描。传输原始图像至工作站进行后期图像处理,内容包括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应用多种不同窗宽、窗位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及观察。

2 结 果

32例肺动脉栓塞病例经64排螺旋CT检查,均获得良好造影图像,良好显示了肺动脉及其分支内栓子部位;发现肺动脉84处栓子,其中2处位于主肺动、18处位于右肺动脉、20处位于右下肺动脉、2处位于右中间段动脉、6处位于右上叶肺动脉、8处位于左肺动脉、18处位于左下肺动脉。造影图像见图1~4。

3 讨 论

图1 冠状位示左、右肺动脉和下肺动脉及下级分支中央型阻塞,其中右侧栓塞动脉远侧见肺梗死

图2 横断位示右肺动脉偏心型栓塞(右侧胸腔积液)

肺动脉栓塞是多种疾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肢体制动、肿瘤、创伤、妊娠等易患因素形成的内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从而影响肺循环及体循环等血液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综合征;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多样性,发病率可以达到常规尸检29%~30%,1/3肺动脉栓塞病例可以出现典型咯血、胸痛、呼吸困难,肺梗死三联征,但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多样,常常被临床误诊为常被误诊为心包疾病、胸膜病变、急慢性肺部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由于本病为较高病死率肺部疾病对肺栓塞早期及时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使病死率下降至10%左右,明确诊断非常重要,影像学检查是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主要方法。

肺血管造影是肺动脉栓塞诊断金标准,准确率达到95%[2],但由于本检查具有创伤性,可以引起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反复出血、局部蜂窝组织炎、静脉炎等风险;无创检查中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具有无创性,并且在检查中对心功能进行评价,但本检查对肺动脉栓塞特异性、敏感性均较低;核素显像检查可以对肺血流灌注进行评价,不能够明确显示栓塞病灶。

Remy-Jardin于1992对肺动脉栓塞采取螺旋CT诊断[3],随着螺旋CT发展及图像后处理功能完善得到更为广泛应用;64层螺旋CT可以在极短时间3~5 s,一次屏气完成整个胸部扫描,避免或减少呼吸运动伪影造成图像质量下降,应用同步心电门控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心跳造成伪影[4],通过各向同性的高分辨率,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对肺动脉内栓子及细小肺动脉分支在二维及三维图像上可以良好的显示。

肺动脉栓塞CT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5]:完全闭塞——肺动脉血管栓塞无造影剂充盈呈低密度;偏心充盈缺损——栓子处于肺动脉血管一侧,栓子对侧充斥着高密度造影剂;中心充盈缺损——栓子处于肺动脉血管中央部位,栓子周围充斥高密度造影剂;附壁环形充盈缺损——肺动脉血管中心充斥着高密度造影剂,肺动脉血管周围者有环绕低密度栓子。肺动脉栓塞CT间接征象[5]:肺体积缩小、肺不张、肺血容量减少、肺动脉高压征、肺内渗出病变、心包积液、右心房及右心室肥厚、扩张等。

图3 横断位示右下肺动脉附壁型栓塞

图4 横断位示右下肺动脉完全阻塞,远侧见肺梗死(两侧胸腔少量积液)

肺动脉栓塞采取螺旋CT增强扫描时应注意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让患者能够充分配合屏,已达到尽量减少由于呼吸运动造成影响,文献报道扫描方向采取足侧,可以减少呼吸对影像质量干扰;增强扫描前,先采取常规平扫,采集原始图像,为增强后提供可以对比图像。增强扫描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窗宽、窗位及最佳扫描延迟时间选择,如过短延迟时间,高浓度对比剂与周围组织在影像上反差较大,产生大量伪影,影响图像质量;过长延迟时间,使得对比剂浓度下降,对栓子显示造成影响;读片医师应对解剖熟练掌握,对肺动、静脉断面、肺门淋巴结在多层面重建表现及操作方法熟练掌握,增强扫描前后图像及多窗宽进行对比,连续多层面观察,能够充分发现病变。

通过对本组病例观察64排螺旋CT检查具有无创性、优良的后处理、可重复性强、外界影响小等特点,可以清晰的显示肺动脉及肺动脉栓子,准确及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可以作为对肺动脉栓塞首选方法,有取代肺动脉造影趋势。

[1] 赵力,朗志瑾,伍建林,等.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4):307-310.

[2] 倪志东,李铭,刘文瑾.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J].上海医学影像,2010,19(4):300.

[3] 刘锦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要点[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 5(5):263-265.

[4] 弓静,田建明,萧毅.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价值[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6):648.

[5] 单海荣,袁戴海.1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6):753-755.

R445;R563.5

:B

:1671-8194(2014)05-0171-02

猜你喜欢
栓子肺栓塞造影剂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留守儿童栓子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蓝狐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