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临床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4-06-01 10:43刘剑威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使用率中成药不合理

刘剑威

(广东省中山市横栏医院药剂科,广东 中山 528478)

中成药临床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刘剑威

(广东省中山市横栏医院药剂科,广东 中山 528478)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中成药存在的不合理现状,并总结解决对策。方法 抽选240例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通过问卷等方式调查,从而了解患者症状、中医证型、诊断基础病以及所使用中成药种类和剂量等,对以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结果 2010年~2012年,不合理使用率逐年降低,2012年不合理使用率20.7%(83/400)与2010年不合理使用率46.3%(185/400)比较差异明显,P<0.05,不合理现象中药证相对不符发生率最大,其次为重复用药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临床中成药的使用方面存有多种不合理现象,与中医理论相悖,导致中成药物的药效发挥受限,需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中成药;不合理;现状;对策

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对中医药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中成药代替传统中药汤剂广泛被制成和应用。中成药口服剂种类繁多,简化服用过程,携带方便,为患者带来多种便利,深受医师和患者好评。但是中成药的应用方面存有明显误区,中成药使用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尤其在西医医院内,医师对中医知识掌握匮乏,完全不顾辨证论治,机械用药,降低中成药效果,甚至造成药物资料和经济浪费,与中医处方规范相悖,阻碍中医药进一步发展[1]。本文对我院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合理因素,并加以解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开始逐渐对我院中成药使用方面进行管理。对我院各内科门诊就诊患者抽查1200例,每年随机抽选400例,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43.4±7.2)岁,患者均使用不同种类中成药和西药。

1.2 调查方法

由中医药方面专业人员制定科学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原发疾病,中医辨证分型,将问卷收回后进行统计分析,问卷回收率为100%。

1.3 分析内容

对照患者所用中成药的适用西医疾病种类和中医证型,分析是否符合患者中医辨证,是否有重复用药现象,是否与其他使用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参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将不合理现象分为药证绝对或相对不符、单味中药重复使用、药物间拮抗作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测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10年~2012年,不合理使用率逐年降低,2012年不合理使用率20.7%(83/400)与2010年不合理使用率46.3%(185/400)比较差异明显,P<0.05,不合理现象中药证相对不符发生率最大,其次为重复用药所占比例较高,见表1。

3 讨 论

中成药物的广泛使用为患者带来诸多益处,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发展,使中医药更符合患者需求,发挥中药效果。但是由于部分医者,尤其西医医院医者对中医知识掌握较差,中医基础认知匮乏,导致单纯依照说明书治疗西医基础疾病,多种中西药合用,导致用量过度,甚至发生不良反应。另外经济利益的趋势加重不合理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中成药药效,而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使更多患者否认中药作用,不利于中医药进一步发展和推广[2]。

针对临床中成药使用存在的多种不合理现象,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成为临床中成药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采取措施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加强中医药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

西医在国内普遍应用,不仅临床医师均掌握西医药基本知识,患者同样对部分西药有基本了解,而对中医知识掌握较差,甚至基本概念模糊。民众对基本中医知识不重视,盲目服用中成药,并未理性对待[3]。医师单纯根据用药说明书开中成药处方,并不符合中医诊治原则,导致中药效果发挥较差,甚至发生副作用。因此,应加强中医知识普及力度,是全民重视和了解中医药,掌握基本常识。在临床医师中同样普及中医药教育,提高西医者对中医重视程度和意识,掌握中成药使用原则,降低不合理应用概率[4-6]。通过开展各种中医药培训讲座等方式,使医者了解常用中成药性能、配伍关系、注意事项、以及禁忌证。

表1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中成药使用不合理情况分析比较[n(%)]

3.2 加强用药管理制度,降低用药风险

完善用药管理制度,提高中成药用药标准,医师掌握基本中成药用药原则,降低药证不符发生的可能性。制度相应的处方点评方法,监督处方行为,避免利益驱使,导致医师过量开中成药处方,造成重复用药。了解中药成分,与西药连用时,避免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后果。定期点评并分析用药合理性[7-8]。

通过相应管理措施的实施,临床中成药不合理现象明显改善,本文中,2010年~2012年,不合理使用率逐年降低,2012年不合理使用率20.7%(83/400)与2010年不合理使用率46.3%(185/400)比较差异明显,P<0.05。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中成药作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1] 常明荣,李爱华,张晓霞.中成药不合理应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J].中国药业,2009,12(3):20-21.

[2] 李静.临床不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分析与对策[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4):31-32.

[3] 党海霞,王海南.中成药临床不合理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药物警戒,2011,8(10):606-607.

[4] 雷素华,刘康.探讨避免不合理使用中成药造成意外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J].四川中医,2009,27(4):50-51.

[5] 苏国彬,刘旭生,翁俊雄.慢性肾脏病门诊口服中成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8):1077-1079.

[6] 胡应伦,郭清平,张全英.我院2006-2009年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15):1426-1429.

[7] 陆可云.2008-2010年我院中成药用药现状调查及经济学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10):301-302.

[8] 李德舟,袁妍.如何做好中成药的合理使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 (24):72.

R272.7

:B

:1671-8194(2014)05-0186-02

猜你喜欢
使用率中成药不合理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