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护理模式用于胸外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2014-06-01 10:43赵英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循证重症量表

赵英丽

(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 外二科,河南 南阳 473500)

两种护理模式用于胸外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赵英丽

(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 外二科,河南 南阳 473500)

目的 探讨胸外重症患者采用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比较。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胸外重症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胸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为1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健康、机体疼痛、情感角色、社会功能SF-36量表相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胸外重症患者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常规护理;循证护理;胸外重症;效果比较

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迅猛增强显著提高了医疗科技水平,加之公众健康意识及维权意识的增强,对护理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胸外重症患者手术复杂,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加强护理模式的选择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胸外重症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胸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回顾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8~57岁,平均(37.3±2.5)岁。纵隔肿瘤切除7例,胸腔镜下微创肺大泡切除10例,食管癌手术6例,肺部良及恶性肿瘤切除12例,其他5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胸外科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疼痛及体位干预、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管理、切口护理、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等。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的模式,总结以往临床工作中的护理经验,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对日常护理计划进行制定,行创造性的、针对性的、整体的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方面的疏导,促使负性情绪消除,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提高医护依从性[1]。

1.3 效果评定

采用医院自制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观察两组粘连、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存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为1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健康、机体疼痛、情感角色、社会功能SF-36量表相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心理健康 机体疼痛 情感角色 社会功能观察组 85.4±1.3* 85.5±0.7* 73.5±0.8* 85.5±1.4*对照组 78.3±0.8 78.7±0.8 65.7±1.3 79.4±1.3

3 讨 论

近年来,受高能量创伤增多及胸部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影响,胸外伤比例显著增多,对医疗科技有了更高的要求[2]。在各种技术及手段研究不断深入和完善的同时,护理模式也随之不断改革,是保障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循证护理要求临床护理工作需在严格的科学证明基础上才可开展,强调以证据为思想核心,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胸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护理计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总结以往护理经验,针对性的实施医护干预,加强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避免意外事件发生,增强患者依从性。研究显示,受疾病本身痛苦及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取得家属配合,给予必要的支持,加强访视,对患者心理需求进行了解,并最大程度的予以满足,以消除患者顾虑。并行饮食指导,选择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饮食,禁烟酒,并对呼吸道感染进行预防,提高抵抗力及免疫力。活动量渐趋增加,以患者不感疲劳为宜,加强运动时的安全防护,循序渐近行康复锻炼,以加快机体康复进程。向患者介绍同类型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以积极主动应对治疗。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加强胸外重症患者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 戴铭,耿成云,丛福芹.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程序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813-1814.

[2] 许悦玲,荣金明,李雪萍.重症创伤患者ICU护理要点[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7):617-619.

R473.5

:B

:1671-8194(2014)05-0203-01

猜你喜欢
循证重症量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