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患沟通效果在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2014-06-01 10:43郑木珍陈木全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护患内科人性化

郑木珍 陈木全 陈 兰

(电白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茂名 525400)

人性化护患沟通效果在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郑木珍 陈木全 陈 兰

(电白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茂名 525400)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患沟通效果在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内科患者78例为观察组,选取2010年6月之前等量患者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临床分析患者满意度、患者住院时间、护患纠纷发生概率。结果 经临床随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上比对照组高,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短,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护患沟通效果在内科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显著,良好的护患沟通效果,对保持患者与护士融洽关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护患纠纷起了积极的作用,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施用。

人性化;护患关系;沟通;内科护理;临床价值

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对院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倡导以人为本,实现充分尊重人格,强调院方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事实。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不仅对构造“人和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同时在诊疗中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舒适。人性化的护患沟通效果,不仅是顺应医改的结果,也是在社会化场景中,实现人性化护理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内科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性化护患共同效果在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内科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以此为观察组。选取2010年6月前的其他7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8例,男30例,女48例,年龄在16~78岁,平均年龄在47.5岁,心内科患者23例,呼吸内科患者12例,消化内科患者18例、肾内科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78例,男43例,女33例,年龄在18~80岁,平均年龄49.5岁,心内科患者25例,呼吸内科患者16例,消化内科患者14例、肾内科患者23例。患者在病况、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上相差不大,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护理,从患者需求出发,及时做好患者的检查治疗工作。对疾病相关治疗效果,治疗疾病所要消耗的总费用以及住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技术娴熟度。医护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及时疏导他们的焦虑、恐惧和孤独心理。及时做好沟通工作,及时讲解与他们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引导他们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医护人员要与他们及时谈心,尽量缩短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对照组患者:给予该组实施一般护理包括给药、输液等,不做额外关照。

1.3 护理效果评定

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满意度较高,住院时间较短,治疗费用在患者能承受范围之内,护患纠纷较少,视为护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

1.4 统计学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χ2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临床随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上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短,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比较

3 讨 论

临床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是医改背景下的新型医疗护理方式。在人性化的护理环境之下,一环沟通的运用,除了提高护士团体的的专业素养外,还可有效防止护患纠纷[1]。从方便患者入手,于细微处给患者以人文关怀。这种护理方式是院方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体现。

3.1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人类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不断交往的社会,沟通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在患者寻求医疗帮助时,医护工作者及时以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从直接程度来说,是赢得患者信任,促成患者早日康复,避免护患纠纷的良策,也是实现和谐护患关系必要条件[2]。

3.2 内科患者护理要诀:内科是一个门类相对复杂的科学,也是护士护理中的重难点项目。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心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必须将人性化护理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工作中去。

3.3 人性化护患沟通

3.3.1 人性化护患沟通方法和措施:在护理工作中,贯彻落实服务质量标准,将人性化服务方略落实到健康新概念之中。从内科住院患者需求上来分析相关护理制度及其护理服务质量讲评分析制度,最终将患者满意度作为重要衡量标准。

医护人员要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从语言学、沟通策略和技巧、人文学、伦理学、行为心理学等综合方面,培养自身形成正向的、积极的、光明的救死扶伤、服务为民的精神面貌。以人性化、专业化的护理技巧,实现自身沟通技能的提升。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将护理质量的提升落实的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去,最终以过硬的技能,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3.3.2 人性化护患沟通在临床中的作用:护士担负着照顾患者的权利和法律责任,二者在沟通中相互了解和认识,通过彼此情感互动,很好的承担起照顾患者的责任,同时履行自己职责,最终进行有效沟通。护士的白衣天使形象,配合她们的言谈,更能树立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她们通过言行神态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最终配合医师治疗,在护患关系的良好态势中获得康复。

3.4 人性化护患沟通效果之于内科患者

掌握语言上的沟通技巧,多说有利于患者康复的话,传递有利于恢复他们自身身体的讯息,及时疏导她们学会宣泄,善于倾听患者心声,与家属配合避免患者的不良反映[3]。沟通中运用一些复杂而微妙的目光传递给患者正能量,多给他们鼓励和帮助,让内科患者知道除给药以外的基本护理要点,包括检查、治疗目的等,最终除了减少患者痛苦外,还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额框架内,真正做到有效护理。

通过护患沟通记录单,提高护患沟通效果,及时记录患者各项变化,以人性化的服务方略,最终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4]。从直接程度上来说,是实现护理科学化的必然选择。

经临床随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上比对照组高,住院时间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良好的沟通行为对内科患者起到了的积极作用。

3.5 沟通中要注意策略

注意沟通语言的礼貌性,是尊重患者人格,避免纠纷最起码要求。在沟通首要环节,对医院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缓和沟通注意“请”字当头,耐心解释,切忌冲动发脾气引起患者对院方的不满,于治疗结果无益。护士在沟通中,要保证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要对患者高度负责,语言要有理有据,对患者诊疗和病情及其预后的相关问题一定要做好沟通。除了站在患者角度,同情安慰他们外,还要及时消除他们的住院顾虑,以温暖热情的语言,让患者感到安慰。在情感交流中,才能有的放矢,做到护患关系的有效交流。以通俗性的语言,有针对性的沟通,促进护患间的心理沟通,最终达到增进病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患沟通效果在内科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显著,良好的护患沟通效果,对保持患者与护士融洽关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护患纠纷起了积极的作用,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施用。

[1] 徐燕武.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与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2):1952-1953.

[2] 张小白.加强护患沟通避免护患纠纷[J].中国医药指南,2011,9 (33):229-230.

[3] 阳玲玲.护患沟通的技巧[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3,20 (7):6-8.

[4] 朱顺华.通过护患沟通记录单 提高护患沟通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236-237.

R47

:B

:1671-8194(2014)05-0219-02

猜你喜欢
护患内科人性化
内转科型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