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患者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4-06-01 10:43张锦莲曾芝云刘玉兰杨璐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外科标准化考核

张锦莲 曾芝云 刘玉兰 杨璐晖

(揭西县人民医院,广东 揭西 515400)

标准化患者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张锦莲 曾芝云 刘玉兰 杨璐晖

(揭西县人民医院,广东 揭西 515400)

目的 探索标准化患者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96位中专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患者开展临床护理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示范指导教学,教学结束后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并对两种教学方式进行满意度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生在理论与技能考核、交流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健康宣教能力、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患者能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效果明显,可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

标准化患者;护理;教学

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为模拟患者(simulate patient),是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复制临床情况的正常人或患者,具有模拟患者、考核者、指导者的职能[1]。由于外科具有患者急症多、抢救多、病情重、疾病复杂多变等特点,而长期以来,在护理教学上人们侧重于技能教学,导致护生缺乏对患者的整体评估、病情观察、整体护理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护生尽快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观察细微,学会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为工作后能尽快适应临床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是医改新形势下护理教学人员重视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科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SP,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科实习的96名中专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7~20岁,平均年龄19岁,均为女性。随机将学生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人,对照组48人。2组护生通过统计学分析在年龄、学习成绩、带教老师资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研究要求,具有可比性,2组护生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考核方法相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即“示教-练习-指导”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2.2 观察组以模拟标准化患者的方式进行教学。①SP的选择。在带教老师中选取对SP有浓厚兴趣者作为标准化患者。②SP的培训。a.理论学习。明确作为SP的职责及意义,了解SP应用的国内外现状,培养其高度的责任感,全面再学习相关医学理论知识。b.个案准备及综合演示阶段。选取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病例,牢记相应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等,按照“有问才答,忠于剧本”[2]的原则实施问诊,通过加入患者的情绪、表情、动作、声音、躯体反应等表现症状及体征,形成SP演示。通过与SP的沟通,训练护生的沟通技能[3],指导护生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技巧。以急性阑尾炎为例,病史问诊时,可告知开始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后转移至右下腹,期间伴有发热和恶心。在体查时,腹部的阳性压痛点“麦氏点”对于诊断意义重大,在护生触诊腹部其他部位时,SP表现无痛苦,当触诊至右下腹时,表现出眉头紧皱的痛苦状,营造出阳性体征的疼痛氛围。在对话时可表现出焦虑的心理,让护生通过护理评估,对患者的不同情绪进行疏导与沟通,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向配合治疗的方向进行引导。c.SP的考核。对完成培训的SP进行相应的考核,如能够准确表演病例过程,耐心回答护生的问题,认真配合护生完成护理评估、落实护理措施的全过程,并能熟练掌握评分标准,能够根据护生的不同表现进行相应的评分。

1.3 效果评价方法

在科室实习结束后,由2组带教老师共同对2组护生进行考核。技能操作与理论知识考核,满分为100分;设置模拟场景与综合能力评价表,对2组护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分别将交流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健康宣教能力分为优、良、中、差4等级。对2组护生进行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护生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表1显示,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护生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1 2组护生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分)

组别 例数 理论考核 技能考核观察组 48 91.96±4.82 92.18±5.07对照组 48 85.11±4.76 84.25±4.71 t值 7.0057 7.9392 P值 <0.05 <0.05

2.2 2组护生在交流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健康宣教能力的综合能力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护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进行比较见表3。表3显示,观察组对教学方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2 2组护生综合能力比较(名)

表3 2组护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的比较(名)

3 讨 论

3.1 标准化患者应用于外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提高了护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有利于优化护患关系。传统教学方式主要由教师对患者进行各种沟通、操作,护生在侧面观察教师与患者的互动,当护生真正面对患者时易出现紧张、语言生硬、甚至辞不达意的情况,增加患者的不信任感。由真实患者进行教学引起的医疗纠纷不少,学生直接接触患者的机会越来越少,与患者沟通能力训练受到限制[4]。运用模拟标准化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护生在完全没有沟通经验的情况下直接面对患者的弊端。通过反复进行情境教学,使护生在面对真实患者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并能注重倾听技巧训练,在双向沟通的互动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的锻炼,充分调动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本组实验表明,观察组护生在交流沟通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2 标准化患者应用于外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提高了护生的应急能力。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紧急抢救或突发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护生在短暂实习时间里更是极少能遇到相关场景,传统教学带教无法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而标准化患者在模拟情景下,教师结合临床设置意外及突发事件,如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场景,营造紧张的现场气氛,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模拟演练,护生在演练过程中针对病情变化情况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明显提高了护生的应急能力。

3.3 教师与护生的互动参与,使教学能接近临床实际,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护生综合能力等到提高,受到大多数护生的好评。在传统教学中,多是老师单方面的讲解或演示,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我做你看,我说你听,护生机械性、被动性地学习,培训内容不能转变成学习者的一种实际能力,影响到学习效果。而标准化患者教学法在模拟场景中由护生主导,护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产生评判性思维,能主动思考要如何做才能使工作完成得更好,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进行探讨,与老师进行互动,对教学满意度大幅提高(P<0.01)。护生在学习兴趣提高的基础上,在护生直观的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中,通过老师向护生提出一系列需解决的问题,促进护生思考如何解决,达到良好的技能与理论传播效果,使护生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大幅提高,本组实验证明,观察组护生在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操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4 通过标准化患者模拟情景演练,护生深入其中,加强对患者治疗护理全过程的了解,对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深,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从前谵性思维角度出发,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内容比较全面,提高了宣教质量。

3.5 问题与不足:标准化患者虽通过培训,但无法模拟真正患者的所有症状与体征,能模仿的病种无法涵盖外科的所有疾病,且案例都采取典型病例[5];护生在科室实习时间较短,标准化患者教学次数有限,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如何将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在短暂的临床护理实习中运用并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

[1] 钟玉杰,王敏,李勤.从10年文献回顾分析我国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9-261.

[2] Rifkin WD,Rifkin A.Correlation between Housestaff Performance on the United States Ma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and Standardized Patient Encounters[J].Mt Sinai JMed,2005,72(1):47-49.

[3] 杨耀防,夏修龙.标准化病人(SP)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4,8(4):27-28.

[4] 孙强,张聪,袁小丽.教员模拟标准化病人用于眼科临床教学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9,9(3):509-510.

[5] 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 42(12):44-45.

R473.6

:B

:1671-8194(2014)05-0245-02

猜你喜欢
外科标准化考核
标准化简述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内部考核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