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6-01 10:43黄建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阿片酒精中毒纳洛酮

黄建忠

(来宾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 来宾 546100)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建忠

(来宾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 来宾 546100)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纳洛酮;醒脑静;急性酒精中毒;疗效

急性酒精中毒是内科急诊中常见病之一,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患者神经、运动系统的损害,严重者可致昏迷、呼吸麻痹甚至死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常通过饮酒缓解压力或应酬社交,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病率亦越来越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我院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均依据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中酒精中毒以及分级标准进行诊断[2],患者均有过度饮酒史,呼吸及呕吐物带有酒味,有昏迷不醒或者昏睡等中枢神经系统重度抑制症状,排除药物中毒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意识障碍。其中男74例,女16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0.3±4.2)岁;饮酒后1~4 h就诊,平均就诊时间(2.4±0.5)h;中度中毒(兴奋期与失调期)患者52例,重度中毒(酒精中毒昏迷期、昏睡)患者3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就诊时间、酒精中毒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以甲氧氯普胺止吐,以H2受体拮抗剂保护胃黏膜,以维生素B6、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ATP)进行支持治疗,并给予盐酸纳洛酮(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741)0.8 mg,以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250 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醒脑静注射液(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0564)20 mL,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1.3 疗效评定[3]

显效:患者用药后1 h内意识清醒,临床症状消失,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有效:患者用药后1~4 h内意识清醒,临床症状消失,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无效:患者用药后4 h意识仍未清醒,临床症状未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后症状消失及清醒时间比较

用药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29±0.51)h,清醒时间为(5.76±0.62)h,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2.20± 0.39)h,清醒时间为(3.21±0.45)h,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后症状消失及清醒时间比较[(),n=45]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后症状消失及清醒时间比较[(),n=4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症状消失时间(h) 清醒时间(h)对照组 4.29±0.51 5.76±0.62观察组 2.20±0.39# 3.21±0.4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中,仅3例无效,19例显效,23例有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45例患者中,10例无效,16例显效,19例有效,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急性酒精中毒时,大量乙醇透过血脑屏障,进入患者大脑,可激活中枢内阿片系统,造成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大量释放,此外,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与多巴胺经缩合反应后,亦可生成阿片样物质,而上述两条途径来源的大量阿片样物质与阿片受体结合后,对大脑神经细胞起到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部分患者可出现意识不清,甚或呼吸中枢麻痹以至死亡[1]。醒脑静注射液是以麝香、郁金、冰片、栀子等中药为主要成分,经现代制剂工艺加工而成的中药制剂,其所含麝香芳香辟秽、活血通络;冰片性味芳香,协助麝香开窍醒神;栀子清热泻火、郁金活血化瘀、凉血行气,四药相合,共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脑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麝香中所含成分麝香酮和降香酮,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此外,麝香酮尚可抑制血管通透性,改善脑细胞水盐代谢,提高脑细胞耐缺氧能力,从而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4]。

纳洛酮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本身无内在活性,但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与μ型阿片受体结合后,可降低乙醇中毒所导致下丘脑-垂体分泌的β-内啡肽等阿片样物质水平,抑制上述物质对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发挥催醒和解毒作用,缩短酒精中毒后患者昏迷时间[5]。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急性酒精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临床疗效显著,该联合用药方案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1] 曹正.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0):2235-2236.

[2] 陈灏珠,来幼红,沈梅芳.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5-837.

[3] 罗侃,刘素中.临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综合总结[J].中国中医急症,2007,11(15):168-169.

[4] 熊念芬.纳洛酮、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0(9):65.

[5] 张冬平,赵素莲.纳洛酮联合用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9):1050-1051.

R595.6

:B

:1671-8194(2014)05-0120-02

猜你喜欢
阿片酒精中毒纳洛酮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连翘提取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TIMP-1、HIF-1α水平的影响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野葛叶水提物、醇提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