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遗迹 古港雄风

2014-06-03 02:41
海峡旅游 2014年5期
关键词:卫城刺桐永宁

后渚古港 马可·波罗访刺桐

沿港名胜>>> 宋元古渡头/风水塔/宋代沉船/泉州森林公园 /娲皇宫(福建唯一)

马可·波罗如果穿越到今时今日,他大概会先到泉州城,逛开元寺、东西街、清净寺,然后再去往洛阳江畔,放眼正在苏醒的后渚港,感慨今昔巨变。

这可不是七百多年前他的游踪。当其时,大元盛世,马可·波罗首先来到的就是刺桐港(即今天的后渚港),他惊叹于古刺桐港的繁华浩瀚,深邃港湾,千帆竞至,万国商人云集,珍宝货物堆积如山,丝毫不逊色于另一东方古港——亚历山大港。马可·波罗的刺桐港,大抵在今日的后渚大桥南侧,离现代的后渚港不过一华里之遥,它至今仍是通往惠安的渡口。

伫立后渚古港,一路的刺桐花怒放,凭港远眺,绵延的入海口处山石环峙,汹涌的波涛中尽洒昔日繁华如金的底色。返回主城区,我们或者可去开元寺东侧的“古船馆”,一睹宋时沉船的古风古貌,或者去往森林公园旁的福建唯一娲皇宫,追思更久远的中华记忆。

法石古港 半入海泥半传奇

沿港名胜>>> 美山渡/文兴渡/ 镇风塔/ 法石街 /王爷宫 /真武庙

现代人走访法石,看到的水域已相当狭窄,根本很难想象法石古港“水面广阔,內足以捍州城,外足以扼海道”的重要地位。事实上,法石古港的辉煌早已一半埋入海泥。1976年发现的南宋沉船,1982年发现的宋代碇石以及海泥沉积,为我们勾勒出了些许宋元时法石港的繁华景致,不禁引人遐想:这片神奇的土地下,到底还藏有多少古港迷踪?

现而今游走法石古港,美山渡、文兴渡、石头街最足流连。美山渡码头地处江海交汇处,现存7.5米;文兴渡码头位于著名的石头街街尾江滨处,一半已沉入江中。两个渡口均是宋元时古建筑,均由花岗岩构筑,渡口附近的建筑还留存有宋元以至明清时的遗风。漫步渡口古街,怀古凭吊之余,不妨与神为邻,瞻仰法石的美山天妃宫、真武庙,领悟海神之奇风、古时祭海之庄严肃穆!

永宁古港 宋时海港明时城

沿港名胜>>> 永宁码头 /镇海石 /永宁卫城遗址/ 石狮黄金海岸

摊开旅行地图,我们会发现,深沪湾犹如饱满张开的秀嘴,吐纳千年的喧闹与宁静。深沪湾南是深沪良港,数百年的沉寂之后,它再次成为链接远东与东南亚的重要港口。湾北的永宁港经历了明清之交的众多战事后,反倒是港如其名,略显寂静安宁了。

我们寻访的永宁古港,多存在于宋元时的繁华记忆里。然则,站在梅林码头或泛舟深沪湾,永宁宝盖山关锁塔(又称姑嫂塔)仍依稀可见,其宋元时“镇南疆而控东溟”的气魄激荡至今。

宋时海港虽已扑朔迷离,永宁卫城却是有迹可循。永宁明卫城兴于洪武年间,已有600多年历史。走在今日的永宁城界,仍可琢磨出形同鳌鱼卧滩、街道环绕如古篆“寿”字的古卫城风貌,不时能觅见古城墙的遗踪。拾步永宁朝阳山,明抗倭名将俞大猷所书“镇海石”笔力遒劲,气度宏浑,赫赫然矗立山海间。

安海古港 安平桥边故事多

沿港名胜>>> 安平码头 / 安平桥 /龙山寺 / 石井书院

我们可以有很多理由来安海,寻觅儒佛影踪,凭吊郑成功故迹,赞叹安平桥的建筑艺术,品尝安海土笋冻,敬服古今安平商人的智慧与财富。

然而,安海古今之盛,首先盛在海港。我们置身安海港口——这个扼晋江、南安两县的水陆要冲,即可感知其作为“刺桐南港”、贸易重镇的重要地位。晋唐初兴时,安海港一度是刺桐主港,宋元时后渚港夺其光辉而不减其繁华;明代禁海,安海民间自由港贸易却不断;清以降其成为内陆连接厦门的中转,兴隆依旧。纵观安海港的历史,它因古泉州港之盛而盛,却不因古泉州港之衰而衰。安平商人因之唐朝时就出海经商,明代更是纵横海内外。

今时今日我们漫游安海,在安平码头感受古港遗风,漫步长达2000多米的安平桥走一段南宋时光,探入龙山寺,瞻仰雕有1008支手臂的木雕千手千眼菩萨,更要祈福净心。千年古港千年事,平常岁月平常心,泉州古港探访之旅,不正是如此么?endprint

猜你喜欢
卫城刺桐永宁
春天的比喻
永宁之门
庚子战疫歌
刺桐胜景 知多少
浅谈雅典卫城及其建筑形式
金脉刺桐嫩枝上刺桐姬小蜂虫瘿分布规律研究
外来入侵害虫——刺桐姬小蜂在福建省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建议
张永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