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嘎婆家

2014-06-06 14:40陶永喜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 2014年6期
关键词:婆家木屋枫树

陶永喜

木屋

暑假到了,春苗去嘎婆家。

春苗妈妈的老家在青坡里。青坡里的人把外婆称为嘎婆。春苗也称外婆为嘎婆。

妈妈每年都要带春苗去看嘎婆。春苗记得第一次去青坡里,车到半山腰,她就开始晕车。她埋怨妈妈怎么出生在这样一个鬼地方,但后来去过几次就习惯了。

今年她要独自去嘎婆家。

中巴车欢快地在林木掩映的盘山公路上穿行,一会儿驶过泉水淙淙的山涧,一会儿走在飘着朵朵白云的山顶。从县城到青坡里,不到八十公里路程,汽车磨蹭了两个小时才到。

车子终于到了小镇。说是小镇,其实是一个寨子。春苗一下车,早等在那里的嘎婆便伸开双手,像一只大鸟一样向春苗扑过来。

去嘎婆家的木屋,要走过一条窄窄的鹅卵石街道。在春苗的记忆中,嘎婆的木屋很美,栗色的木板结实地撑起一栋两层的小楼,二楼靠街的木墙上开了一扇门。暖和的晴天,一打开木门,柔和的光线照射进来,整间屋子顿时明亮起来,微小的尘埃在阳光下飞舞。

春苗喜欢木屋的瓦檐。青黑的瓦片,整齐的瓦棱,细致地排列着,在柔软的晨光里,漂亮而精致。有一次,一场大雨过后,一尘不染的黛色瓦檐浮荡着湿湿的亮光。春苗仰着头,瓦檐上的水滴轻轻地落在她的额头上,沁凉沁凉的,舒服极了。

这里的一切都还是春苗记忆中的模样。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寨子深处。这个依山傍水的寨子有几十户人家,青灰的吊脚楼依山而立,错落有致。各家的栏杆上挂着金灿灿的玉米、大红的辣椒串,间或还有一条条刚染好的青色土布在迎风招展。见了春苗,人们脸上都露出友善的微笑。

“来了。”人们亲热地与春苗打招呼。

“来了。”春苗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点也不陌生。

一切都在欢迎着春苗。

一头高仅及腰的黑色小牛犊吸引了春苗的目光。它不慌不忙地走进了嘎婆的木屋。

拜树

早上,春苗是被窗外柚子树上的鸟叫声吵醒的。

嘎婆坐在竹椅上雕花茶。

嘎婆身边的竹筛子里放了好多雕刻得活灵活现的花茶。嘎婆边雕边向春苗介绍,什么孔雀开屏、雄鹰展翅、虾兵蟹将、蜂飞蝶舞、同心结、福临门……花样多极了。嘎婆问春苗想雕个什么花样。

春苗说:“雕个老鼠嫁女吧。”

嘎婆手里的刻刀稍稍比划了几下,青色的柚子皮上就出现了一幅惟妙惟肖的“老鼠嫁女”图。尤其是老鼠那根长长的尾巴,好有趣。

“嘎婆好能干哦!”春苗称赞道。

“跟老嘎婆学的呢。”嘎婆很谦虚。

嘎婆每年都要做花茶。她将摘下的柚子皮切成条,在柚子皮上雕刻花样,用水煮沸,漂洗干净,再用糖煎透后晒干。花茶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用开水冲泡了吃。嘎婆做的柚子皮花茶,透出股甜甜的清香味,味道独特。春苗带了花茶到学校给同学们吃,同学们赞不绝口,都羡慕春苗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好嘎婆。

吃过早饭 ,嘎婆说要带春苗去见见“亲爷”。

“亲爷”就是“干爹”。

去拜见“亲爷”要路过寨口的福桥。盖青瓦的福桥上建有长廊和桥楼。河中心用青石砌成一座桥墩,桥身置于石墩上,连接两岸。桥廊左右两侧有梳齿状的栏杆,栏杆里架了一排长条凳。栏杆下面有一层向外挑出的檐,覆盖着青瓦,活像桥身长出的双翅。桥廊顶脊上有双龙抢宝、鹰凤展翅等彩塑图案,楼檐翼角画了珍禽异兽。

小时候,春苗和妈妈路过这里,看见那些怪异的图画春苗就害怕地闭上眼睛,可越闭眼睛那些图案在脑海里就越清晰。

春苗的“亲爷”是福桥边的一棵大枫树,是春苗一岁的时候拜认的。

一晃十年了。古老的大枫树浓阴如盖。

嘎婆说,古枫树是寨子的风水树,是神树,可以镇凶邪,保吉祥。雕龙画凤的福桥,是苗家的“护寨符”。

大枫树上系了很多红布条,贴了很多棱形的红纸,上面有一些模糊的字迹。嘎婆嘴里念念有词,让春苗毕恭毕敬地站在大枫树前作揖行礼。以前,春苗问过嘎婆,为什么要拜认枫树做“亲爷”?嘎婆说,苗人是从枫树果里生出来的,枫树是苗人的祖先。

枫树现在怎么就生不出人来了呢?

满怀疑问的春苗抬起头,仰望着高耸入云的大枫树。枫树的叶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蒸澡

嘎婆真像是传说中的巫婆。

“苗宝,嘎婆请你吃油茶。”

嘎婆喜欢喊春苗做苗宝。

说着话的当儿,嘎婆变戏法似的取出一种“阴米”。“阴米”是嘎婆早先蒸熟后晾干的、用山上的树叶染了色彩的糯米。她用茶油把“阴米”炸好捞出,再炒花生米、粳米、茶叶……

嘎婆动作麻利,如行云流水一般,看得春苗眼花缭乱。

春苗觉得新奇,想去搭把手。

嘎婆笑得像个妖精。她摆摆手说:“别凑热闹,你越帮越忙。”

瓷碗摆在木桌上。嘎婆往碗里放点葱花、茼蒿,加上炸好的“阴米”、花生米等,再倒入茶水,一碗香喷喷的油茶就摆到了春苗面前。

春苗胃口出奇地好,接连吃下了两碗。她还想添一点。嘎婆轻轻拍拍她鼓鼓的小肚子,说:“还留个角落,嘎婆还有好吃的。”

春苗拍拍小手板,问嘎婆:“真的吗?”

“苗宝,莫急。”嘎婆说。

夏天的太阳照得满地金黄,晒得篱笆上的藤蔓卷起叶子,柚子树上的蝉停止了歌唱。

嘎婆的木屋里却很凉爽。春苗枕着美梦香香地睡了一觉。

午睡过后,嘎婆拉着春苗往寨子里的井凼边走。来到井凼边,嘎婆先将一把绿色的叶子洗干净,然后用手反复搓揉,把绿色的叶浆滴在一个小木盆里,再倒入从家里带来的一小勺水。

做完这些,嘎婆朝春苗神秘地笑了笑。

“你在做什么?”春苗问。

“等下你就知道了。”嘎婆说。endprint

等了大约二十分钟,木盆里出现了奇迹——绿色的叶浆变成了碧绿色的,像豆腐一样。

“神仙豆腐。”嘎婆说,“苗宝,你尝尝。”

春苗轻轻地从木盆中捏起一块,放进嘴里。哇——细润清凉,比冰激凌的味道还美。

很快,旁边聚集了好多小朋友。他们纷纷将小手伸向木盆。

“吃神仙豆腐啦……”小朋友们唧唧喳喳地叫唤起来。

原来,青坡里的苗家娃喜欢用山上的阳禾树叶的汁液,加上沉淀过的柴火灰水,做神仙豆腐消暑解渴,玩“过家家”。

晚上,嘎婆熬了一大锅草药。她找来一个大木澡盆,在澡盆里放一把小木凳,让春苗脱了衣服坐在小木凳上。她把热气腾腾的草药水倒进澡盆里,然后将澡盆用竹席子围起来,还在席口顶搭个斗篷。

春苗在澡盆里蒸得大汗淋漓。嘎婆在外面试着水温,不时往盆里添热水。

“蒸了这草药水,能祛病驱灾,保佑苗宝长命百岁。”嘎婆说。

春苗曾经问过妈妈,青坡里为什么那么亲切,嘎婆为什么对我那么好。妈妈说,青坡里是我们的故乡,嘎婆是妈妈的妈妈。妈妈这话,春苗不完全懂。

过百日

春苗手里抓着一把青草,被一头长着犄角的小牛犊追着跑。春苗害怕地跑啊跑,跑累了。后来,她摔倒了,小牛犊踢破了她的腿,她腿上流出了杜鹃花一样鲜红鲜红的血……

春苗哭醒了。原来是个梦。梦醒后的春苗有些想妈妈了。

吃早饭的时候,嘎婆见春苗心情不好,说:“苗宝,你小姨的囡宝‘过百日,你去不去?”

春苗从没看到过小姨的囡宝。她一听,便来了精神。

小姨家离嘎婆家不远,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路上,春苗一边采着野花,一边听着蝉鸣,很开心。小姨家很快就到了。

按青坡里苗家的习俗,小孩“过百日”,要请嘎公(外公)或大舅来给剃第一次头发。

囡宝的嘎公和舅舅,也就是春苗的嘎公和舅舅,他们都外出打工了。囡宝“过百日”的剃头仪式,就由嘎婆代替。

剃头仪式在堂屋进行。小姨抱着囡宝端坐在凳子上。嘎婆手端一盆水,唱:

“金盆打水白花花,洗洗囡宝头发,

去污除秽,头皮光滑。

帕子两面花,沾水把头擦,

擦去疮疤,黄发变青发。”

嘎婆手握剃刀,开始给囡宝剃头,边剃边唱:

“剃刀白如银,小巧又轻;剃过三刀交与你……”

嘎婆把剃刀递给小姨,然后把剃下的第一撮头发用红布卷起来,也递给小姨。小姨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好。春苗家里的小抽屉里也还放着这样一个小红布包。妈妈说那是春苗的胎发。

在嘎婆退身的当儿,春苗偷偷地看了囡宝一眼。囡宝的脸粉嘟嘟的,很可爱。

给囡宝剃过头后,还要给他戴帽、更衣、套袜,最后是穿鞋。嘎婆一边忙活,一边唱道:

“一双布鞋,青面白底,

贵人穿起,一步当十走千里。

踩泥出黄金,踩岩现白玉,

人生路上,绵绵福禧。”

小姨的囡宝“过百日”,春苗觉得很有意思。

晚上,回到嘎婆家里,春苗给妈妈发了个信息说,青坡里还有好多有意思的东西等她去发现,她还想在嘎婆家住上十天……

妈妈给春苗回了一个笑脸。endprint

猜你喜欢
婆家木屋枫树
会飞的木屋
会飞的木屋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总跟老公家人融不到一块儿怎么办?
跟踪导练(三)
木屋
婆家的有些事,不要去“掺和”
跟踪导练(五)
枫叶红了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