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拍新闻人物情感的瞬间
——浅谈纪实摄影中的人物情感表现

2014-06-07 10:01□朱鸿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闻照片摄影情感

□朱 鸿

(周口日报社,河南 周口 466000)

抓拍新闻人物情感的瞬间
——浅谈纪实摄影中的人物情感表现

□朱 鸿

(周口日报社,河南 周口 466000)

注入情感的摄影作品是最有生命力的。所谓情感,可以将其理解为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思想反映,即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感知。具体说来,情感是一种主观的态度和评价,情感在人的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情感在艺术审美之中,其一是可以引导人们心理参加创作,其二是对本身与客观世界的态度。摄影不是照相,我们所说的摄影,并不等同于照相,照相只是用照相机,力求曝光准确地再现客观世界,可以是除技术以外,不加任何思考的去按动快门,而新闻摄影却是可以通过一切可感光成像的媒介并加入自我意识和主观态度的一种带有艺术性的行为。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现实自己的需要或能产生心理共鸣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新闻摄影是用具体、生动的感人典型瞬间形象来反映现实,保留现实、推动现实、为现实服务的一种特殊的造型形式,真情的瞬间表现在新闻摄影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蒋齐生先生倡导新闻摄影要“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五求评价标准,特别是对优秀新闻摄影作品中情感表现的要求,对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蒋齐生老先生说:新闻摄影求活的实质是求情——求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如果激发了人们的情感,许多反应就会随之而出。由此可见,情感在新闻摄影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新闻的基本主体是人,新闻摄影的基本主体亦是人,拍好新闻人物,突出情趣至关重要,一幅好的新闻照片,不应只是为报刊打补丁的平淡的、呆板的“插图”。

新闻摄影要以瞬间的形象揭示事件的本质,把事物的主题内涵通过生动的瞬间形象揭示出来,达到寓情于境、情景交融。它不仅能记录新闻事件,而且能通过人物事物的情感表现使观众读者产生心理感情上的共鸣和丰富的联想,任何一幅以人为主体的好的新闻摄影作品,都可以从“情”这个窗口中窥视它的新闻信息价值。《奥马伊拉的痛苦》,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美国联系图片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赶到现场采访,他在一个废墟的角落里发现一个名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倒塌下来的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动弹,救护人员一时也难以将她救出。福尼尔从始至终守候在奥马伊拉的身边,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后一个镜头。通过这组照片,已经看出了拍摄者内心的痛楚。福尼尔的这种行为受到了人们的好评,他显示了记者的高尚品德,他没有追求猎奇,而是把人放在第一位。翌年在第2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他的这组彩色照片《奥马伊拉的痛苦》获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充分表现这位甜美的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镇定自若神情,这组照片被评为1985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在基层摄影采访时,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要为被采访人拍摄时,他们便不知做什么动作好,便会问你“看我摆个啥动作?”,这样一来把活动着的人拍成了僵化的“立此存照”,结果照片一见报就显得平淡无味,看后毫无印象,起不到新闻摄影应有效果。还有一部分记者在拍摄新闻人物时,深入采访不够,对生活不了解,过份追求“摆拍”效果,不讲究照片的内涵立意,不注意表现人物内在情感。有些照片只不过是用相机把被采访对象记录下来。新闻摄影工作者,要经常下基层和市民、工人、农民等接触,对生活充满激情,才能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形象价值的重要题材,才能捕捉足以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的瞬间,这样的照片才能有真情实感。笔者在一次普通采访中遇到一位大妈,虽然已过60岁,但还是坚持给别人运送货物,自力更生,不给政府、儿女找麻烦。笔者前后两次跟随她采访,拍下了她为别人背送货物时那刚毅的眼神;看到孙子的照片时开心的笑容;与邻居交谈时放松的表情等等。拍下了她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坚强的品格,此组新闻图片受到读者好评,不断有读者询问老人的近况。表现以人物为主的新闻照片,要力求抓取人物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特定情绪。如:喜、怒、忧、思、恐、惊、悲。通过它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及个性特征。现在有的新闻照片,出现了一些莫明其妙的笑,该笑的笑,不该笑的也笑,好像只有“笑”,才能抓住人物的感情,也不是说哭好笑不好,而是说人是有个性的人。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环境或同一环境中也会有不同的情感,照片应该表现具体人在特定环境下应有的特定情感,即不能搞唯笑论,也不能搞唯哭论,而要坚持真情实感论。还有一次采访一位贫困老人,每年政府都会把生活用品送到她家里,笔者这次想突出老人开心的表情,所以,选择了一个最佳位置,把镜头对准老人,拍下了老人从接到东西那一刻起,用连拍的方式,拍摄下了老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照片真实自然,气氛热烈,从欢乐场面表现了政府爱民之情和老人的真实的情感。由此可见,新闻摄影中的情感表现,是对新闻记者综合责任的严格考验,只有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才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典型瞬间。

不难看出,一幅好的新闻照片,往往是神情兼备,以情感人。在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到处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事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我们每位新闻摄影记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的敏感,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让镜头紧紧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既要抓住新闻事件本身价值,更要抓住事物最能打动人的瞬间真情,力争拍出更多生动感人的照片,奉送到广大读者面前。第1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摄影作品《英雄探妻》,以情感的瞬间,感染着读者,震撼着人心。作品表现的是被兰州军区命名的“高原模范汽车兵”——胸前佩带多枚军功章的张良善到墓地去“探妻”。他胸前的军功章,凝结着妻子的心血和汗水,也有妻子的一半功劳。当他在妻子生命垂危,生离死别之际,因为未能亲自照顾,他悲痛、他内疚、他面对镜头,双眼紧闭,咬紧嘴唇,欲哭无泪。照片画面,情态真切,视觉强烈,感人至深。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是来自于情感的力量。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新闻摄影也不例外,摄影者将新闻事物中发生的情感提炼出来,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真正了解事物现象的本质。新闻摄影要神情兼备才能以情感人。其实,我们身边不乏感人的事迹和故事发生或正在发生,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和寻找,用镜头将新闻事件中人物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就能吸引读者理解并感动。因此,记录新闻事件中人的情感反应,不仅仅只是为了给新闻摄影作品增添感染力,更重要的是准确地展现新闻事件的本来面貌。

猜你喜欢
新闻照片摄影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读图时代报纸数码新闻照片档案管理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报社新闻照片档案管理策略探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媒体时代宽画幅新闻照片的拍摄探索和尝试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