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总体创新绩效测度分析

2014-06-08 07:43徐光耀王丽丽
创新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测度比例创新能力

文/徐光耀 王丽丽

创新是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特征。企业创新绩效的优劣,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关系到国家竞争能力的培育壮大。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创新绩效测度评价分析模型,希望对我国企业总体创新绩效从历史的角度予以纵向分析,找到有助于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企业创新绩效测度评价分析模型

企业创新是企业生产活动中永恒的主题,企业创新绩效测度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应该把握多层次、多准则和多指标的研究方法,结合本国国情和国外研究状况,从宏观角度全面把握。

本文通过建立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层次结构模型,分别从企业创新投入、企业创新环境、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产出和企业创新效果5方面对我国企业总体创新绩效进行测度和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指标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指标,鉴于数据可得性和实用性,选取的部分指标采用了比值或合成方法予以简化。其中,企业创新经费包括企业研发经费、引进国外技术经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购买国内技术费、新产品开发费;技术自主度为企业研发内部支出额与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和企业研发内部支出额之和的比值;企业创新人力资本比例为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比值;二次创新能力为技术消化吸收经费占技术引进费比值;污染排放量包括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水化学量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结果分析

企业创新绩效测度评价指数是以20项三级评价指标为基础,描述企业创新演变过程的指数,具有简洁、直观、动态的特点。以2001年作为基期设为100,采用标杆法对2001-2011年以来的企业创新绩效进行了测算,而后根据世界银行及0ECD研究机构较为通行的等权重设计原则赋权,二级指标权重赋值均为0.2,三级指标权重均赋值均为0.25,从而测算出二级指标及一级指标得分(表1)。

表1 我国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评价指数

2001-2011年,企业创新绩效测度评价指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数为311.8,比2001年增长211.8%,说明10年间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也注意到该指数经历了一些波动,比如2005年和2007年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影响增长有所放慢,但总体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特别是2007年之后,这种增长态势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说明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正在自我加强,前面的创新为后来的创新提供土壤。

从5个二级指标来看,企业技术创新效果指数增长最快,2011年达到了555.4,该指标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企业单位工业总产值污染物排放量和能源消耗的降低,说明我国企业创新在环境改善、低碳绿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其次,企业创新能力指数、企业创新环境指数和企业创新产出增长也较快,均超过了255,主要得益于专利申请量指数、二次创新能力和人均专利申请量的迅速提高,说明我国企业技术进步正在从单纯依靠外来技术设备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相对而言,企业创新投入指数增长较慢,仅为136.99,虽然企业研发人员比例有所提高,但是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出现下降,说明我国企业仍然主要处于效率驱动阶段,企业虽然有创新意愿,但对于很多普通企业,特别是新建企业而言,并不具备研发活动的能力。

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特征分析

根据企业创新绩效测度评价指数及分类指数分析比较,2011年我国企业总体创新绩效水平已经达到2001年的3.1倍,企业总体创新绩效有了明显提升,表现出5方面特征。

企业创新投入相对滞后

企业创新投入指数虽然总体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态势,经历过2005年这个波谷之后逐步回升,到2011年较2001年增长约37%,相对其他指标仍相对滞后。这种滞后并非因为我国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不足,2011年企业研发人员比例已经达到2001年的2.2倍,主要是因为研发经费的投入比例偏低,2011年仅比2001年提高了0.22%。与研发经费投入偏低类似,企业技术创新经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不明显,甚至很多年份都低于2001年的水平,而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自2006年之后,下降趋势得以缓解,但仍没有回到2001年的水平。

企业创新环境显著改善

企业创新环境指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方面,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和创新意识逐年上升,2011年全国每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的比例接近12%,专利申请受理量指数达到716.1,并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国家科技财政拨款和公共教育经费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1年国家科技财政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已经达到4.6%,公共教育支出开支经费占GDP比重从2001年的2.6%升至2011年的3.5%。

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企业创新能力指数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势头,充分反映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和影响。首先是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占发明专利授权总数的比例明显提高,已从追求专利数量向追求专利质量转变;其次是更加重视大中型企业二次创新能力,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再次,企业也加强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企业技术创新自主度以及原始创新能力也呈现出逐年增强的趋势,并成为企业创新能力增长中的新亮点。

企业创新产出增加较快

企业创新效果指数和企业创新产出效果指数成为分类指数中增长最快的指数,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良好态势。首先是企业创新产出指数增长快于企业创新投入指数的增长,企业创新产出指数相对于企业创新投入指数的增长弹性系数为1.97,显示出十年来企业技术创新总体宏观效益十分显著。企业技术产出指数的迅速增长,使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更加突出,每亿元工业总产值技术市场成交额(卖方)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企业创新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非常有限,2011年仅比2001年增长不足3%,这一现象值得重视。

企业创新效果出现飞跃

企业创新效果指数是增长最为强劲的,从企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劳动效果、出口结构以及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指标系数看,企业技术创新对出口结构、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系数等作用显著,而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相对较小。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优化了产品的出口结构,确保了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迅速增长;同时也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每万元工业总产值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迅速下降;但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仍相对较小,导致企业创新对工业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相对较小,这与经济加速增长导致企业热衷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是分不开的。

关于加强企业创新绩效的建议

根据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特征分析,提出如下3条建议。

外部造势——营造创新环境,加大支持力度

企业创新需要营造外部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继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推进创新,形成鼓励创新、爱护创新、尊重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尊重技术创新、尊重知识创新、尊重经营模式创新等各种不同的创新形式,大力倡导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积极培育宽松和谐、保障创新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凝聚创新力量。政府应进一步改善企业创新环境,确保全国科技财政拨款的增长快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公共教育开支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使公共教育开支占GDP的比例达到4%以上。

内部理顺——处理好“三对关系”,打造出创新驱动

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离不开内部关系的理顺,特别是处理好生存模式与发展模式、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盈利水平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我国企业以往大多属于要素驱动或效率驱动的生存模式,在面对生存压力的时候,很多企业会延续传统经营模式,把短期利益看得很重,特别是盈利水平,患上了“近视眼”,而不愿意或者看不到改变传统经营模式背后的创新价值,从而失去捕捉企业长期战略利益的机会。理顺内部“三对关系”,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应建立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活动的长效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经费的投入,提高企业研发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比重和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

重点突出——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靠创新驱动,突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顺应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是绿色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自主度,加大企业对基础研究、二次创新活动的投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二次开发能力,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总数的比例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要加速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增加知识与技术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

猜你喜欢
测度比例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Rn上的测度双K-框架
平面上两个数字集生成的一类Moran测度的谱性
人体比例知多少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组成比例三法
几何概型中的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