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研究性教学在 《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实施

2014-06-09 12:33曲庆峰秦海彬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4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产品设计案例

张 颖,王 明,曲庆峰,历 锐,秦海彬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试论研究性教学在 《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实施

张 颖,王 明,曲庆峰,历 锐,秦海彬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论文阐述了 “产品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对 “产品设计”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在 “产品设计”课程中对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基于CDIO的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产品设计;研究性教学;教学模式

0 引言

工业设计专业输送社会的 “工业设计人才”并非完全符合社会的期待,相当一部分走上岗位的工业设计师难以胜任创造有竞争力的设计产品的工作。供与需之间存在严重差异。教育不能为社会所用——改变这一现状的需求刻不容缓,其中专业课的教学模式是关键。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 “教”。教师的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情意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教师与学生缺乏双向信息和多向信息的交流。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而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应用,能够给学生更多积极思考的空间和自由,能给学生更好的个性独立表现的机会,重视实践教学,是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途径,这与工业设计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产品设计对于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教学任务是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拟定设计题目,进行较为完整的从设计构思到设计实施再到设计推广的一套设计训练。笔者以提高学生产品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对其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研究和尝试性改革。将研究性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际案例教学等方法运用在产品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教学中将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门化产品设计人才的积极途径。

通过实施研究性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延伸学生的学习触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改革,努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设计人才,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专门人才。

1 用实践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认知产品设计实质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1]。

产品设计课程理论部分首先要介绍产品设计的方法:包括功能性设计方法、人性化设计方法、绿色可持续性设计方法及系统性设计方法。要让学生理解四种方法是产品创新的不同出发点,是工业设计发展到现阶段产品创新的主要理念。针对某一产品,应用四种方法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都可以产生良好的产品设计思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四种设计方法的精髓和应用过程,此部分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解过程中,每一种方法都要有对若干实际案例的作为支撑,通过对产品设计案例的分析,体会设计方法的强大实用价值。例如在讲到功能性设计方法这一部分,首先要指出,功能性设计是针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思考,其实质是把设计对象视为一个技术系统,将总功能分解为次一级功能及再次一级功能,从而寻求实现各分功能的技术途径。这样的理论内容学生理解是比较有难度的,应用案例教学法以手机为例,我们将手机的功能作为总功能,按照功能的逻辑体系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到功能关联树,如图1所示。

图1 手机功能分析

再根据用户需求对某些子功能进行强化、或减弱、或去除等处理。如老年人手机的设计要增强实用功能和环境功能,女性手机则要重视审美功能和象征功能等等。这样就得到了清晰的设计思路,形成了设计定位,为产品设计指明了方向。该案例中功能性设计方法使用、产品功能逻辑分析、结构数组使用和产品设计操作等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学生对案例的感性认识很强,使知识的神秘感降低,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 实施互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性化设计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着诸多人性化产品的优势。讲解这部分内容过程中,实施互动教学法。师生在课堂上地位互换,学生首先以 “教师”的角色讲授该节课程的部分内容,然后由其余学生以 “教师”的角色提问、质疑,并作小结,教师最后以 “学生”的角色对 “教师”的授课效果加以评价。教师安排同学们课前准备搜集人性化产品的资料,并制作成教学课件,由学生在课上讲解人性化设计的实例。互动教学,角色互换。学生通过 “教”来 “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印象。在学生 “教”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人性化设计方法的内容、原则和实现过程,增加了知识传递的有效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非常深刻。

3 基于CDIO理念,强化实践教学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CDIO理念引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构思一设计一执行一运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工程教育模式提倡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强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零适应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课程中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强调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相结合。将产品设计方法及程序讲解完毕后,给学生布置若干应用性比较强的产品设计专题,如家具产品设计、卫浴产品设计、小家电设计等,每个专题又可划分为多个具体的产品。将学生分成10~12人的大组,每组同学选择一个专题。再3~4人为一小组 (由学生自由结组),每个小组选择专题下的具体的产品进行设计实践。时间周期大概为三十天,每个小组要完成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从设计调查到设计定位,从方案展开到方案确定,从三维建模到实物模型,最终形成包括设计报告、三维建模、实物模型等结果。这样每一大组同学的方向是相同的,小组之间具体产品又存在差异,学生需要根据具体产品进行分工合作,模拟完成产品设计的真实过程,完成CDIO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

4 针对实践题目进行讨论式教学获得创新点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交流,互相探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产品设计课程上表现为 “头脑风暴法”的应用。

图2 主题讨论与发散思维

在上一环节,学生已经选定了产品设计专题,并应完成一定的资料收集及整理工作,对产品有一定的了解,此时学生所需要的就是创新的方向。 “讨论式头脑风暴”是产生创新点的有效办法。由教师来发起和组织,针对每一个小组的目标产品提出讨论主题,以大组为单位进行集中讨论,自由发言并记录,依次完成所有小组的主题。图为其中一个主题讨论内容经过整理得到的结果(题目:炒菜锅容易溅油,既容易烫伤又污染环境,对炒锅进行设计。主题:安全炒锅设计。)这种讨论的教学,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究和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迸发出创新点。

5 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增长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竞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其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显著。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正如王越院士所说: “比赛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的动手能力,是全面素质的培养。在专题竞赛中既培养了学生面对众多社会需求发挥创新能力,自由选择满足需求的实施方案,又使学生经历了由策划、设计、制造等开发过程,很多学生反映这段特殊学习经历终生难忘。” 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其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专业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拓学生专业视野。

有意识地将产品设计课程与工业设计大赛相结合,设置于大赛方向相符的主题,组织2008级、2009级学生参加2012年黑龙江省工业设计大赛。学生们取得了5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及多项三等奖的好成绩。参加竞赛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比赛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参赛的学生体会很深,不少人感叹:几天的竞赛胜读几年书本!

通过把学生分成小组的方式,帮助学生开展团队式的学习研究模式。布置设计课题,开展设计实践,十分有助于学生中形成团队精神。还可以就课题开展小型研讨会,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上的竞争打好基础。

图3 获奖作品

6 结论

通过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方式能更好的完成 “产品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实施“研究性”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有帮助的。学生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参与,进行信息收集、并产品创新方向进行分析和判断,总结获取知识,并最终以产品的形式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增强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这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许锦泓,郭茂来,王以华,等.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嘉兴学院学,2010,3.

[2]陈晓英,马晓丽.机械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屈文涛.产品设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on Product Design

ZHANG Ying,WANG Ming,QU Qing-Feng,LI Rui,QIN Hai-Bin
(Heilongjiang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9,China)

This paper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product design"course,explored into the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pattern of "product design".Discussion and application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practice-based teaching with CDIO and so on,obtains a good teaching result,method is helpful for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creative ability.

product design;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teaching model

G420;TB47

:Adoi:10.3969/j.issn.1002-6673.2014.03.068

1002-6673(2014)03-178-03

2014-03-31

项目来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张颖,工业设计硕士研究生。从事工业设计教学工作,主讲“产品设计”,“产品三维形态设计”等课程。

猜你喜欢
研究性产品设计案例
智能产品设计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冷·暖》
《教堂之夜》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