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烈焰燃烧,让玫瑰绽放

2014-06-10 02:21顾超
歌剧 2014年2期
关键词:古乐整场巴洛克

顾超

近年来,柯仁娜的名字总是和西蒙·拉特尔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两人在2013年的欧洲音乐会上大放异彩,社会媒体也广泛报道。此次借由柯仁娜访沪演出,和她近距离接触,也逐渐发现了她自身的独特魅力。

认识柯仁娜,是从她在2000年发行的《巴赫咏叹调集》开始的。当时,她那圆润的嗓音、自如游走的丰盈气息和对于巴洛克作品神韵的把握就让人叫绝。在访谈中她也再次袒露自己的心路历程:在布尔诺学习声乐期间,她已经接触到了巴洛克作品,甚至与一位琉特琴演奏家搭档演出,积累了感性认识。然而对于东欧人而言,早期音乐,特别是其中的宗教声乐作品是十分陌生的领域。不过,尽管捷克人的宗教情结比较淡薄,他们还是乐于欣赏宗教作品的。柯仁娜就是在那种懵懂而好奇的状态下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演唱道路。

事实上,聆听柯仁娜所演唱的早期音乐,和七八十年代相当红火的“古乐运动”的歌唱家有很大不同。这个特殊群体注重作品的原始风貌和当时的演唱技法,刻意追求的就是所谓的本真演绎,尽可能使用相对原始、直白的嗓音,避免颤音的出现,保证音乐的纯粹与洁净。他们往往成长于复古意识较强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中,一生专注于古乐的研究,兼有学术性。而柯仁娜的歌者身份让她掌握了全面的现代声乐技巧,对她而言,使用自己的方法去诠释巴洛克作品似乎是更合适的选择。事实上,她的演唱也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本场音乐会上,柯仁娜演唱了巴洛克时期的众多世俗声乐作品,这些曲目无一例外地都在诉说爱。除了爱的欢愉、爱的失落这些男欢女爱之外,最令人感动的恐怕就数梅鲁拉(Merula)的《圣歌摇篮曲》了。柯仁娜深受这部作品的感动,因为歌曲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将天主教中童真圣母诞下耶稣,并且知道耶稣为人类赎罪而来,一时间悲喜交加。柯仁娜的演绎中既有愤怒与绝望,也有怜爱和欣喜,冰火两重天的复杂情绪,也许在她身为人母之后体验得更为强烈而真切,仿佛带刺的玫瑰般瑰丽。纵观整场音乐会,不难发现,柯仁娜的演唱更偏向于外向、激情,热烈饱满的情绪配上她的动听嗓音,令人难忘。柯仁娜的音乐语汇是直接而略显粗放的,或许听惯了精致细密风格的乐迷不能立刻接受,但你无法不为她那完美的舞台表演所折服。红裙赤足,在极小的表演空间里自如得好像身居田园的邻家女孩。更了不起的是她的声音,在乐坛驰骋那么多年,也丝毫没有对她的声乐条件带来不利,用一个“圆”字来形容恐怕是最恰当了。整场音乐会,每一个音符都呈现得清楚明白,同时没有因为气息过强而导致漏气,这种声音控制力,也与她毫不刻意炫技的做派如出一辙。用她的话来说,她是在用自己的声音诉说音乐的故事和激情,蒙特威尔第的《温柔的痛苦》就是如此,单刀直入的人声如同撕心裂肺,这与目前流行的众多以器乐前奏缓缓进入的版本大相径庭。仅凭这一点,“爱的情书”无愧于2013年度上海最佳的声乐独唱音乐会。

另外值得称赞的是御乐古乐团。总监兼第一巴洛克吉他手皮埃尔·匹索(Pierre Pitzl)是位谦逊而友善的古乐专家。他耐心地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记者解释古乐器的区别,担心大家不明白,又显得很着急,可见得其质朴的本性。其实,这场音乐会对应的唱片《情书》(Lettere Amorose)的名字就是他起的。谈起他们的合作,似乎总是可以用愉快、幸福来形容。一起研究古乐,根据并不完备的乐谱信息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演绎,古乐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在固定低音上进行自由的处理,产生许多即兴的演奏,在这点上,古乐演奏家也达到了爵士即兴的境界,许多第一次见识古乐团的观众都对古人的才思表示惊讶。

感谢柯仁娜的到来,感谢上海音乐厅的奔忙,才点燃了2013年金秋的一份音乐激情。每年主办一场国际顶尖水准的声乐演出似乎已经成了音乐厅的惯例,又是一年的精心筹划,换来了这场充满诚意的演出。真心希望守候这份约定,让我们继续期待新一年的惊喜。

猜你喜欢
古乐整场巴洛克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暗调巴洛克之二》
龟兹古乐
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七: 觉囊梵音古乐
泉州北管:地域文化交融出的古乐
足协收紧高价引援
“没规矩”的巴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