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材改革思路探索

2014-06-16 17:56刘玥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

刘玥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结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提出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手段,改革英语教材结构与编写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以过程性评价为核心,进行英语新教材的重构,适应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形成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21世纪的新教材编写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材 建构主义 工作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42-02

英语新教材应该体现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它应该具备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与丰富的自主学习技巧,这对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应符合认知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自主学习教材。不但给学习者提供一种自主学习的有效模式,而且给广大教师提供了向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在编写教材时,这些要素应努力体现。一本好的高职高专教材,应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应用水平,以实践为导向。这就要求我们的教材设计思路遵循一定的原则,以达到上述目标。

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材设计方法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为课堂教学技术、教材编写的探讨与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1)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任务或问题。

(2)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

(3)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4)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

(5)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6)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提供机会并支持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

2 与职业资格证书建设接轨

编写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怎样能够使学生学得懂、学得会,也即,教材除了教师讲授之外,还需方便学生自学,这是编写教材除确定内容之外后的首要问题。高职英语教学须在与其他课程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据此,高职英语课程的目标定位应为:首先须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继续学习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应用英语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侧重于有关专业技术的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某一职业岗位应用英语的能力。1993年10月,我国明确提出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并重的证书制度(王仲英,刘秋菊,2005)。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行“证书制度”,有利于克服理论和实践、知识和技能的脱节,有利于发挥职业特色。但传统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教材,缺乏理论深度,过分强调操作,没有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何将两者优点共同吸收进来,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实践体验,两者互补,相得益彰,是高职教育教材开发的方向。

高职教材与职业资格证书建设任务的统一体现在将专业资格证书内容纳入到现有教材中来,使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既达到学校的教育标准,又达到社会的行业标准,从而将教学与就业实践的高度统一,这也正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理论化的最大亮点。具体到这种原则在英语学科中的应用,即为充分研究学生的就业目标和行业要求,有的放矢地改良现有教材。如对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经济商务实操领域的学生,其就业时所需的职业英语水平势必高于其他学科,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难度也相应加大。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在职场的竞争力,对他们的专业素养培养应一直贯穿教学始终。将与商务、贸易行业相关的主流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培训内容,如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内容,引入专业教材建设,与精读、听力等专业课教材实现互补,覆盖需要,择重精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再如中外合作班级英语教材的选用编写,可纳入托福、雅思考试的内容,使教材的针对性大大增强。

3 在教材中体现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活动,既是要完成任务要求,又是要借助英语工具完成任务。学生的学是在任务完成目的的驱使下进行的。“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Willis,1996)。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语言学科的教学应以任务驱动为主,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明确任务的同时,自主地锻炼了听说读写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任务驱动法也和英语交际教学法的目标相统一,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同时,学会新的知识点,锻炼英语交际能力。Ellis(1996:74)认为“语言教学法关注在交际情境下使用语言的能力”,意即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有些传统教材也有任务设计,但一般只是对应文章设计有限的讨论活动,文章选题只考虑到对学生的专业教育,驱动力不足。如何让任务有效,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材设计时,尽力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方方面面都关系到任务的成功与否。因此,教材中所设定的任务究竟能否调动学生兴趣,驱动他们自主学习,成为教材设计的重点。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中考虑以下几点原则:(1)学生的年龄及层次 不同年龄段和年级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在设置任务时难易要适中。(2)学生现有文化知识水平差异 设计任务时要使任务多样化,体现难度的渐进,这样有利于大部分学生的参与。(3)任务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如果所设计的任务学生不感兴趣,学生就不能很好的自主学习,更别谈和教师互动了。例如旅游英语专业,同样是教授某一个景点的相关知识,如果教材仅仅是关于这个景点的历史渊源、建筑物风格、国际影响等等泛泛的介绍,即使有意设计了学生发表游览后感想的任务,也未必可以调动其积极性;而如果教材中加入门票信息、导游服务、注意事项、机票预定这些相关的实用性极强的内容,并把任务设计为旅行社工作人员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明显提高,这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当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下,对知识的接收意愿和速度明显提高。驱动教学就是要求教材间接提出任务,通过创设情景,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激励学生前进。

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与办出职教特色的三大基本建设。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与经济建设密切联系的高职教材,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与现实生活、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密切联系的内容。编写高职教材,还应注意体现新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在实践中建构知识。这样,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此外,很多英语国家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有着宝贵的经验,我们应积极引进国外的教材,学习其教育教学管理的经验,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J].外语界,2001(1).

[2] 蒋莉.能力本位教育思潮[J].职教论坛,2004(8).

[3] 王仲英,刘秋菊.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中的高职教材开发[J].中国高教研究,2005(9).

[4] 许国彬,王文祥.谈高职教材建设[J].职教论坛,2003(24).

[5] 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 Cook V.J.Relating SLA research to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J].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8,1(1/2):9-27.

[7] Ellis R.SLA and language pedagogy[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6(19) :69-72.

[8] 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著作权法的作品观: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语境词汇策略的思考与实践
从建构主义下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英语语法教学的建构主义策略浅谈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