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篮球心理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014-06-16 18:00孟凡伟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作用分析体育教学

孟凡伟

摘 要:高校篮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以及身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心理训练是高校篮球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心理训练也是极为关键的。只有在平时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注重心理训练,才可以使得篮球运动员在实际的篮球比赛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该文旨在研究高校篮球心理训练现状,针对出现的篮球心理训练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希望为高校体育老师在高校篮球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篮球 心理训练 高校 体育教学 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54-01

心理训练是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训练策略,是一种特殊的身体心理训练方法,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身体训练一起成为高校篮球体育训练的重要内容。篮球心理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篮球比赛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篮球训练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心理训练内容,探讨篮球心理训练策略,为高校体育老师在高校篮球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1 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心理训练内容

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心理训练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以及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实际,制定出不同的篮球心理训练计划。篮球比赛与教学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体育比赛与教学,它具有激烈性、对抗性以及紧张性的特点,学生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以及比赛过程中,出现心里紧张现象也是极为常见的。通过开展篮球心理训练,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这是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环节。一般来讲,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心理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包括以下几大方面:第一,老师需要注重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包括学生在投篮中的注意力以及在比赛中与队友合作过程中的注意力。第二,老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寻找出他们各自的心理障碍,通过有效的训练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保证篮球训练以及比赛的顺利开展。第三,培养学生的信心,包括理念培养以及信念培养,使得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成就动机,建立起必胜的心理信念。第四,老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提高他们在比赛中战胜困难的能力与信心,努力改进学生在篮球比赛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

2 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心理训练策略

2.1 篮球心理训练安排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心理训练的安排,需要从实践出发,在实际的篮球教学或者是篮球比赛中,学生才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进而发挥出自身的水平与能力。很多大型的篮球比赛项目中,学生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与学生较强的心理素质有着极大的关系,最关键的是赛场上学生可以百分百的集中注意力,进而提高队友之间的配合度以及投篮命中率。篮球教学过程中的篮球心理训练是一项长远的计划,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每一次的心理训练落实到篮球教学的全过程中,抓好每一次篮球教学训练的质量与效率,实现战术、体力、技术与心理的并行,从而使得学生篮球心理训练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实际的篮球教学过程中,关于心理素质的训练,老师需要按照阶段进行,大体上讲,篮球训练基本阶段主要是分为三大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二是基本阶段,三是结束阶段,每一阶段的心理素质训练内容与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例如,篮球心理素质培养的准备阶段,老师对于学生心理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在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上,为篮球比赛做好思想准备。而基本阶段,老师对于学生心理的训练主要是集中在自信心的增强与篮球的驾驭、意志力的控制等。

2.2 篮球心理训练操作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心理训练的操作,笔者认为也应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准备阶段的训练。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准备阶段训练,也是分为两块的,一块是战前训练,另一块是长期训练。长期训练的基本内容是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实际篮球训练过程中运用技术的环节,这一环节由于时间过长,因而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只要是经过了长期训练模块,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技术能力都会有较为大的改善。关于战前训练,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篮球比赛之前,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例如采用心理暗示、快动作高节奏的方法,使得学生以最快最佳的状态进入到篮球比赛过程中。二是基本阶段的训练。基本阶段的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心理训练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学生的思想、心理调整与技术、能力调整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无论是从心理还是从技术上都可以有更大的提高。这一阶段是对于学生进行自信心与意志力锻炼的最佳时期。例如,可运用注意力分配的方法,结合快攻与以多打少,对于篮球运动所需要的对抗性与多变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再如,注意力转移训练方法,尤其是在篮球比赛中的攻防转化,适时的做好防守与进攻的转化,提高在防守与进攻相互转化过程中注意力的转移。三是结束阶段的训练。结束阶段的训练主要是对于学生调整、恢复与补充等环节的锻炼。关于调整主要指的是教学或者是比赛结束之后,学生心理与机理的调整,学生心态由激情到安定,由高涨到平和。恢复与补充是教学后与比赛后的必要环节,结束阶段是恢复的开始,是为了下一次训练而考虑内容的安排,课后的生理上、身体上的恢复,以及课下的心理恢复和物理的、化学的、营养的恢复与调节都应考虑周到。

3 结语

综上所述,篮球心理训练是极为复杂的过程,训练中要注意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发展篮球运动所要求的心理能力。在训练中要遵循自觉自愿、因人而异和持之以恒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类型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同时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篮球运动的规律特点,充分发挥心理训练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姚志国.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2): 42-44.

[2] 曹桂芳.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2(3): 72-73.

[3] 郑文平.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训练实践及启示[J].引进与咨询,2005(6): 74-76.

[4] 罗亚琼.浅析户外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J].运动,2009(2):104- 105,151.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作用分析体育教学
工商管理培训对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