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4-06-16 18:03杨瑞芝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4期

杨瑞芝

摘 要:在新的课程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恰如其分情境氛围,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让教育性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会向主动学习转变。

关键词:课前引趣 课中创趣 小结激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67-01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改变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有效组织教学。平时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兴趣进行情境课堂教学。

1 导语激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想方设法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第一时间融入课堂,对于提高整堂课的效果尤为重要。比如在教授《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可这样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一个谜语:何物无声?何物无色?何物无情?何物无价?同学们众说纷纭后,师总结,世界上最无价最无情的就是时间,学会和时间赛跑的人是聪明的人,现在是北京时间8∶50,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时间的起跑线上,这节课,我们一起和时间赛跑,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引入佳境,而与时间赛跑的感觉自然融入到课堂的分秒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大胆思考,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2 提问引趣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对学生的兴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一位有经验的老师都十分重视课堂问题的预设。如讲四年级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可预设这样的问题:课文写了父与子的什么事?这对父与子最后怎么样了?这是一对怎么样的父与子?

通过三个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与交流,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心灵深处的根深蒂固的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读书,为探索问题的答案而读书,认真而专注。

讲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教师首先借用汪曾祺先生自己的文字来展示一个丰满、生动、有趣的作者形象,可适当选用《汪曾祺散文选》中的几则材料,如:

(1)体力充沛,材料凑手,做几个菜,是很有意思的。到一个新地方,我不爱逛百货商场,却爱逛菜市……

(2)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要没大没小。

然后,教师适时提问:通过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汪曾祺?这样通过激起学生对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的兴趣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3 朗读创趣

朗读是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读文悟道、晓理,而要悟道晓理须先入境动情。因此,每节课的备课环节中,教师都应在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朗读上下功夫。例如《秋韵》一课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景色之美是文章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秋韵》一课时,教师可利用课件展示秋天的风貌,通过美的欣赏来让学生感悟秋的特点,使学生增加鉴赏美的能力,然后让他们聆听这篇课文配乐朗诵,钢琴曲《秋日私语》和美文的有机结合,声画并茂、视听相融,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了,达到了入境——动情,学生的认识与作者的认识最后达到了和谐统一。学生们由衷地认识到“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认识美的眼睛”。在朗读中,教师擦亮每一位学生的慧眼,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4 小结导趣

兴趣是由外界的刺激引起的。心理学家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索性反应,思维也应运而生。”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喜欢学,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如课文分析完后,学生往往完事大吉,这时如果再增加一个新内容,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教授《炊烟》一文时,教师分析完课文后,又设置了一个环节:自拟题目,感悟中心。教师可这样布置题目:文章写“我”在山里感受的温暖,为什么以“炊烟”为题? 如果是你来写,你会以什么为题目?和原题比较一下,哪个更好?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了,教师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合作探究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知识积累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不断探索中提高。

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笔者积累了一些关于语文情境教学的几种模式,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模式,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然而教学本身便是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范畴,而情境教学涉及语文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引入如何设置更加自然的语言情景,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提高教学效益的方法有很多,这一课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一线语文教师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

参考文献

[1] 武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1(9).

[2] 张驰.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浅探[J].新课程学习(下),2011(6).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5版.商务印书馆,2005.

[4] 黄全明.小学语文教育科研[M].浙江教育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