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育保护森林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014-06-16 00:47陈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林业局林区管护

陈波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开辟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这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如何培育 保护森林资源 推动 生态 文明建设 林业局 经济建设 林区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43-01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的命根子。如何在生态建设中,培育保护好森林资源,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生态建设为主导,以责任制建设为核心,狠抓落实,把森林管护的任务、目标、责任、资金四项指标逐级落实到山头、人头,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网络,层层签订森林资源管护合同,杜绝了区内森林火灾、病虫害和乱砍滥伐现象,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笔者所在的金河林业局森林管护面积517228 hm2,活立木蓄积3810.9万 m3,森林蓄积3609万 m3,森林覆盖率90%,比实施天保工程前,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林业局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1)在实施天保工程中,健全森林资源管护体系。金河林业局完善局、管护所、管护员三级管理制度,落实森林管护人员1380人,签订管护责任书1260份,管护员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对管护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目前林业局现有远山管护责任区145个,188238 hm2;近山管护责任区85个,25604 hm2;设立远山管护站10个,管护面积302477 hm2。(2)加强管护站建设和人员培训。2013年在吉峰林场新建200 m2木刻愣管护站一处,对亚金沟林场18公里和金莫两个管护站进行了维修,举办了两期管护人员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培训班,培训人员1200名。(3)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培育保护好生态功能区内的森林资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管护员坚持巡山护林,每月巡山25天以上,翻山越岭,爬山涉水;远山管护站人员吃住在深山老林中,保护好责任区内的森林资源,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管护员熟悉山情林情,面向群众,做到从源头上保护好、管理好森林资源。(4)加大公益林建设力度,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和防护成效,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实施天保工程至今,金河林业局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有脊椎动物296种,占内蒙古自治区脊椎动物总种数的65.3%,有野生植物546种,隶属于97科842属。2013年完成补植补造10000亩,病虫害防治90000亩,母树林经营13900亩,大棚育苗18亩,产苗量375万株。金河林业局精心绘就“十二五”林业发展蓝图,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将提升到92%。努力建设一个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清新宜人的绿色森工企业。

2 加强生态功能恢复

重视生态环境功能的恢复和自然修复。2009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为契机,在全林区启动了生态宜居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对11285户居住在深山的居民实行生态移居扩大林区腹地无人区面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金河林业局按照森工集团的统一部署,根据林业局实际,决定对金林、嘎拉牙、达赖沟三个林场实施生态移居。2011年末林业局2074户林场职工住户全部搬迁到局址或牙克石定居,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1)生态移居完成后恢复植被4600亩,栽植杨树2500株,兴安落叶松容器苗190000株,种植樟子松5000株。2074户山场居民每年减少生产生活取暖用柴等森林资源蓄积消耗达1.6万 m3。同时,因没有人为活动,有效杜绝了滥砍盗伐林木和捕鱼狩猎现象的发。(2)大力恢复荒山秃岭植被。切实把荒山绿化列入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立地条件,摸索一套可行的荒山绿化技术要领,在种植模式、树种选择、整地标准、抚育技术要制定专门标准和规程要求,对挖穴、回填土、苗木栽植、抚育等环节做到按标准执行,确保提高造林质量和苗木成活率。

3 加强依法治林力度

(1)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管理。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以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为核心,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工作,不断简化和完善审批程序,认真做好伐前实地踏查、伐中监督,伐后检查验收工作,强化森林采伐“源头”管理,将采伐限额管到山头地块,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2)落实防火责任制,提高防控能力。严格落实《森林防火条例》,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宣传、监督检查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火扑火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3)加强监测能力,提高林业检疫执法能力。按照《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强化措施,加强林业植物检疫执法,防止以松材线虫为主的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的入侵蔓延,并提高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和对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4)健全完善制度,提高行政执法的办案质量。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完善林政案件报告和督办制度,对发生林政案件不查处或查处不力的,责令限期查处,确保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

4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利用广播电视、张贴标语、宣传车、印发宣传单……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专项行动的成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情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抵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良好局面。在积极做好职工群众宣传教育、督促检查工作的同时,做到坚持预防为主、多措并举的原则,多方联动,整体配合,大力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将保护森林资源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树立保护森林人人有责的意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积极性,对典型案件公开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起到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作用。

5 加强改善林区民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区职工生活水平

下大力气集中解决林区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组织引导职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搞好林下资源开发,通过特种动物养殖、黑木耳种植,迅速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加强森工企业局址基础建设,实现街道硬化、绿化、亮化,改善职工居住条件;通过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集中解决森工企业弱势群体贫困问题,使林区职工生活整体步入富裕小康水平。同时,注意引导林区群众改变传统的靠山吃山、不计资源成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森林资源,减少森林资源非正常消耗建设生态文明新林区。

参考文献

[1] 王进平.为构建节约型社会提供生态保障[J].中国林业,2006(21).

[2] 吴锋.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现代林业—— 中国林业论坛研讨会代表发言摘要[J].中国林业,2008(8).

[3] 孙阁,王春龙.加快林业事业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访河北省林业局局长 武国堂[J].河北林业,2010(5).endprint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开辟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这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如何培育 保护森林资源 推动 生态 文明建设 林业局 经济建设 林区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43-01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的命根子。如何在生态建设中,培育保护好森林资源,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生态建设为主导,以责任制建设为核心,狠抓落实,把森林管护的任务、目标、责任、资金四项指标逐级落实到山头、人头,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网络,层层签订森林资源管护合同,杜绝了区内森林火灾、病虫害和乱砍滥伐现象,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笔者所在的金河林业局森林管护面积517228 hm2,活立木蓄积3810.9万 m3,森林蓄积3609万 m3,森林覆盖率90%,比实施天保工程前,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林业局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1)在实施天保工程中,健全森林资源管护体系。金河林业局完善局、管护所、管护员三级管理制度,落实森林管护人员1380人,签订管护责任书1260份,管护员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对管护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目前林业局现有远山管护责任区145个,188238 hm2;近山管护责任区85个,25604 hm2;设立远山管护站10个,管护面积302477 hm2。(2)加强管护站建设和人员培训。2013年在吉峰林场新建200 m2木刻愣管护站一处,对亚金沟林场18公里和金莫两个管护站进行了维修,举办了两期管护人员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培训班,培训人员1200名。(3)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培育保护好生态功能区内的森林资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管护员坚持巡山护林,每月巡山25天以上,翻山越岭,爬山涉水;远山管护站人员吃住在深山老林中,保护好责任区内的森林资源,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管护员熟悉山情林情,面向群众,做到从源头上保护好、管理好森林资源。(4)加大公益林建设力度,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和防护成效,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实施天保工程至今,金河林业局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有脊椎动物296种,占内蒙古自治区脊椎动物总种数的65.3%,有野生植物546种,隶属于97科842属。2013年完成补植补造10000亩,病虫害防治90000亩,母树林经营13900亩,大棚育苗18亩,产苗量375万株。金河林业局精心绘就“十二五”林业发展蓝图,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将提升到92%。努力建设一个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清新宜人的绿色森工企业。

2 加强生态功能恢复

重视生态环境功能的恢复和自然修复。2009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为契机,在全林区启动了生态宜居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对11285户居住在深山的居民实行生态移居扩大林区腹地无人区面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金河林业局按照森工集团的统一部署,根据林业局实际,决定对金林、嘎拉牙、达赖沟三个林场实施生态移居。2011年末林业局2074户林场职工住户全部搬迁到局址或牙克石定居,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1)生态移居完成后恢复植被4600亩,栽植杨树2500株,兴安落叶松容器苗190000株,种植樟子松5000株。2074户山场居民每年减少生产生活取暖用柴等森林资源蓄积消耗达1.6万 m3。同时,因没有人为活动,有效杜绝了滥砍盗伐林木和捕鱼狩猎现象的发。(2)大力恢复荒山秃岭植被。切实把荒山绿化列入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立地条件,摸索一套可行的荒山绿化技术要领,在种植模式、树种选择、整地标准、抚育技术要制定专门标准和规程要求,对挖穴、回填土、苗木栽植、抚育等环节做到按标准执行,确保提高造林质量和苗木成活率。

3 加强依法治林力度

(1)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管理。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以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为核心,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工作,不断简化和完善审批程序,认真做好伐前实地踏查、伐中监督,伐后检查验收工作,强化森林采伐“源头”管理,将采伐限额管到山头地块,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2)落实防火责任制,提高防控能力。严格落实《森林防火条例》,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宣传、监督检查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火扑火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3)加强监测能力,提高林业检疫执法能力。按照《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强化措施,加强林业植物检疫执法,防止以松材线虫为主的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的入侵蔓延,并提高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和对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4)健全完善制度,提高行政执法的办案质量。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完善林政案件报告和督办制度,对发生林政案件不查处或查处不力的,责令限期查处,确保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

4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利用广播电视、张贴标语、宣传车、印发宣传单……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专项行动的成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情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抵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良好局面。在积极做好职工群众宣传教育、督促检查工作的同时,做到坚持预防为主、多措并举的原则,多方联动,整体配合,大力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将保护森林资源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树立保护森林人人有责的意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积极性,对典型案件公开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起到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作用。

5 加强改善林区民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区职工生活水平

下大力气集中解决林区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组织引导职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搞好林下资源开发,通过特种动物养殖、黑木耳种植,迅速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加强森工企业局址基础建设,实现街道硬化、绿化、亮化,改善职工居住条件;通过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集中解决森工企业弱势群体贫困问题,使林区职工生活整体步入富裕小康水平。同时,注意引导林区群众改变传统的靠山吃山、不计资源成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森林资源,减少森林资源非正常消耗建设生态文明新林区。

参考文献

[1] 王进平.为构建节约型社会提供生态保障[J].中国林业,2006(21).

[2] 吴锋.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现代林业—— 中国林业论坛研讨会代表发言摘要[J].中国林业,2008(8).

[3] 孙阁,王春龙.加快林业事业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访河北省林业局局长 武国堂[J].河北林业,2010(5).endprint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开辟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这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如何培育 保护森林资源 推动 生态 文明建设 林业局 经济建设 林区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43-01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的命根子。如何在生态建设中,培育保护好森林资源,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生态建设为主导,以责任制建设为核心,狠抓落实,把森林管护的任务、目标、责任、资金四项指标逐级落实到山头、人头,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网络,层层签订森林资源管护合同,杜绝了区内森林火灾、病虫害和乱砍滥伐现象,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笔者所在的金河林业局森林管护面积517228 hm2,活立木蓄积3810.9万 m3,森林蓄积3609万 m3,森林覆盖率90%,比实施天保工程前,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林业局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1)在实施天保工程中,健全森林资源管护体系。金河林业局完善局、管护所、管护员三级管理制度,落实森林管护人员1380人,签订管护责任书1260份,管护员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对管护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目前林业局现有远山管护责任区145个,188238 hm2;近山管护责任区85个,25604 hm2;设立远山管护站10个,管护面积302477 hm2。(2)加强管护站建设和人员培训。2013年在吉峰林场新建200 m2木刻愣管护站一处,对亚金沟林场18公里和金莫两个管护站进行了维修,举办了两期管护人员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培训班,培训人员1200名。(3)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培育保护好生态功能区内的森林资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管护员坚持巡山护林,每月巡山25天以上,翻山越岭,爬山涉水;远山管护站人员吃住在深山老林中,保护好责任区内的森林资源,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管护员熟悉山情林情,面向群众,做到从源头上保护好、管理好森林资源。(4)加大公益林建设力度,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和防护成效,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实施天保工程至今,金河林业局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有脊椎动物296种,占内蒙古自治区脊椎动物总种数的65.3%,有野生植物546种,隶属于97科842属。2013年完成补植补造10000亩,病虫害防治90000亩,母树林经营13900亩,大棚育苗18亩,产苗量375万株。金河林业局精心绘就“十二五”林业发展蓝图,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将提升到92%。努力建设一个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清新宜人的绿色森工企业。

2 加强生态功能恢复

重视生态环境功能的恢复和自然修复。2009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为契机,在全林区启动了生态宜居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对11285户居住在深山的居民实行生态移居扩大林区腹地无人区面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金河林业局按照森工集团的统一部署,根据林业局实际,决定对金林、嘎拉牙、达赖沟三个林场实施生态移居。2011年末林业局2074户林场职工住户全部搬迁到局址或牙克石定居,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1)生态移居完成后恢复植被4600亩,栽植杨树2500株,兴安落叶松容器苗190000株,种植樟子松5000株。2074户山场居民每年减少生产生活取暖用柴等森林资源蓄积消耗达1.6万 m3。同时,因没有人为活动,有效杜绝了滥砍盗伐林木和捕鱼狩猎现象的发。(2)大力恢复荒山秃岭植被。切实把荒山绿化列入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立地条件,摸索一套可行的荒山绿化技术要领,在种植模式、树种选择、整地标准、抚育技术要制定专门标准和规程要求,对挖穴、回填土、苗木栽植、抚育等环节做到按标准执行,确保提高造林质量和苗木成活率。

3 加强依法治林力度

(1)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管理。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以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为核心,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工作,不断简化和完善审批程序,认真做好伐前实地踏查、伐中监督,伐后检查验收工作,强化森林采伐“源头”管理,将采伐限额管到山头地块,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2)落实防火责任制,提高防控能力。严格落实《森林防火条例》,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宣传、监督检查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火扑火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3)加强监测能力,提高林业检疫执法能力。按照《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强化措施,加强林业植物检疫执法,防止以松材线虫为主的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的入侵蔓延,并提高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和对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4)健全完善制度,提高行政执法的办案质量。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完善林政案件报告和督办制度,对发生林政案件不查处或查处不力的,责令限期查处,确保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

4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利用广播电视、张贴标语、宣传车、印发宣传单……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专项行动的成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情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抵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良好局面。在积极做好职工群众宣传教育、督促检查工作的同时,做到坚持预防为主、多措并举的原则,多方联动,整体配合,大力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将保护森林资源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树立保护森林人人有责的意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积极性,对典型案件公开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起到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作用。

5 加强改善林区民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区职工生活水平

下大力气集中解决林区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组织引导职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搞好林下资源开发,通过特种动物养殖、黑木耳种植,迅速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加强森工企业局址基础建设,实现街道硬化、绿化、亮化,改善职工居住条件;通过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集中解决森工企业弱势群体贫困问题,使林区职工生活整体步入富裕小康水平。同时,注意引导林区群众改变传统的靠山吃山、不计资源成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森林资源,减少森林资源非正常消耗建设生态文明新林区。

参考文献

[1] 王进平.为构建节约型社会提供生态保障[J].中国林业,2006(21).

[2] 吴锋.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现代林业—— 中国林业论坛研讨会代表发言摘要[J].中国林业,2008(8).

[3] 孙阁,王春龙.加快林业事业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访河北省林业局局长 武国堂[J].河北林业,201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业局林区管护
记游哈林区(节选)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浅谈大杨树林业局森林防扑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温室桃树周年管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