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快乐的专业课课堂

2014-06-16 00:49王剑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专业课课堂

王剑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时代。跨入21世纪,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创新教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给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中职教育必须着眼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 专业课 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47-01

反观现有的中职教育:对象——中职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场中的失利者,他们带着挫折步入中专,思想波动很大,失落、自卑、彷徨,他们迫切希望再给机会,感受温馨的关怀,体验学习的快乐,迎接成功的明天。模式——居高临下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压迫的接受知识;以成绩为纲、以同一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少评估,缺乏认识。两者之间极不适应,很难完成新背景下的教育任务。

在这种情形下,笔者从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认为比较理想的课堂应有以下要素: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感觉到学习的内容既新奇又实用;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品尝学习的苦与乐;在学习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评价,每个人都看到成功的机会。就中职专业课课堂而言,关键在于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排除厌学情绪,实现自主学习。

1 创设快乐之源—— 情境

创设社区情境。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与和谐合作的互动过程,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多种”和“多向”的相互作用方式,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共同成长。在这种理论下,课堂就是是一个学习的社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这个社区的主导者,教师有责任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所以,在我的课堂,特别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强势学生与弱势学生的平等,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营造活泼、温馨的学习环境。措施:打破传统的教师角色观念,真正做到—— 教师是教学的服务者。任课教师要做“班主任工作”。

创设兴趣情境。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对学习的喜爱往往是由兴趣开始的,由兴趣而产生动机,由动机到钻研,由钻研到成功,并在成功的快感中提高兴趣,推动了学习的不断成功。专业课,理论是枯燥的,但它的应用是精彩的。例如:可以从收音机调谐选频来谈谐振电路,从学生随身听的直流电源来谈整流、滤波、稳压环节等等。

创设问题情境。基于问题式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方式,有利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比如在万用表原理中,可以先让学生看万用表的说明书,实际使用万用表来探讨组成、原理、使用注意事项等。在电机的控制中,也可先设计某一线路出现的某个故障,要求学生对此做出解释并动手解决,学生的任务是讨论这些问题,对这些现象做出解释,包括其中的过程、规律或机制等,并能解决出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学习者要自主进行学习,从而理解掌握其电路原理。

创设认知情境。中专学生的基础及思维能力欠佳,感性体验能力较强,如何扬长避短,创设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习惯的情境,找到他们学习的切入点,有利于知识的意义建构,有利于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电动机的学习中,采用直接到工厂现场学习的方式;在交流电的旋转矢量表示法、交流电的相位关系等抽象概念时,可采用FLASH动画及EWB电路防真的形式,便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总之,创设良好的情境,解决学生不爱学专业课的问题,是实现快乐课堂的第一步。

2 引入体验、探究的课堂模式——快乐之本

传统教育依据的主要是系统的以课本为载体的学科知识,教师可以依据讲解将知识体系分解,按照循序渐进的程序,逐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从而忽视了创造性。学习观强调为掌握书本知识而学习,强调记诵与技能化训练,从而忽视了现实中的知识与个体的亲身实践;教学观强调服从与循规蹈矩,从而忽视了个体的特性与价值;评价观强调单一的总结性评价,肯定应试中的胜利者,当然也就忽视了多数失败者。表现为:知识成为一种东西,而学生成为容器,忽视了知识本身就包含了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学习时的情感、以及个人对知识的反思,也就是品尝不到学习的味道,没有遭受挫折时的苦闷,没有柳暗花明时的希望,也没有豁然开朗时的喜悦。以同一内容、同一标准要求学生,强势学生丧失进取动力,弱势学生很难体验成功的快乐。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探究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信息收集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建构知识,发展情感和态度,是真正学习方式的回归。所以在课堂中特别要注意学生的自主体验,注重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比如在交流电路相量分析法教学中,设计探究课题为——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直流电路的两个基本定律,可否在交流电路中使用呢?提供信息除了课本之外,还有用相量解决正弦量计算的实例,电阻、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作用的仿真电路等。(电容在交流电路中作用的仿真电路如下,学生可自主调节电路参数,观察分析)借助电子仿真软件EWB开展教学,直观的形象显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

3 合理的评价是快乐的保证

传统的评价方式的评价内容是知识,评价的依据是考试成绩,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这种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标准,轻差异,忽视了评价的导向作用,忽视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忽视了自主评价的反思作用。这种评价方式最终造成了学生为分数而学的局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必需充分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和观点,使使学业成就评价体系既是评价的依据,又是被评价者不断转变学习态度、改变学习方法、规范学习行为习惯的标准,发挥其导向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学生的发展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种个体差异,包括专业理论的掌握和技能的掌握因素,气质和感情因素。在评价时要关注不同存在的差异,不可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评价的内容、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评价的应转向教师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有机结合。总之,评价要有发展的眼光,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手段。

成功的课堂肯定是快乐的课堂,只有学生带着兴趣学,从学习中感觉到快乐,才能发挥其主动性,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勃勃生机。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专业课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