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回朔性建库工作方法

2014-06-16 00:52余若同熊豫佳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建库

余若同 熊豫佳

摘 要:针对现正数字填图系统逐渐完善,大量野外工作完成,区调项目结束,并建立基于5万细则版本的数据库。该文针对中国地调局战略远景矿产调查成果提交要求下的数字填图建库方法进行了简单讨论。

关键词:数字填图 区调 矿调 建库

中图分类号:p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53-01

数字填图(RGMAPPING)软件是中国地调局规定在今后区调矿调工作中必须使用的软件。主要分为PRB库、实际材料图库、空间数据库等过个子模块,而空间数据库则是区调矿调最终成果的数字体现,其对原始文件属性继承、线区文件的拓扑关系、属性建立等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那么针对原来基于5万细则版本建立的数据库,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回朔性建库。

1 前期准备工作

建立相应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建立:误差校正、原始文件夹、标框、数据编辑处理等文件夹,便于后期工作。建立标准图框标准图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原数据的图框与新图框是否吻合。(2)数据在投影变换时,需拷贝标准图框的TIC点及投影参数;(3)在检查线弧一致性时,需要把内图框作为检查要素之一。标准图框一旦进行编辑处理,TIC及投影参数就会丢失。

2 数据源分析

(1)对原数据进行拓朴、属性、线划质量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建库流程。一般数据分两种,一是符合2.0标准的数据,二是符合制图标准的数据。数据源分析包括:数据的坐标系统、地质界线与多边形的套合、数据的拓朴是否正确,属性检查。以此来判断数据符合哪一类,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下面着重说明符合制图数据的建库流程。

(2)误差校正:把原数据拷贝到误差校正文件夹中,若新生成的标准图框与原数据的图框吻合很好,无需误差校正,若有差别,需做误差校正。提取内图廓线及公里网。保留标准图框中的内图框线及公里网线。通过误差校正,生成PNT文件。

(3)投影变换把校正后的数据拷贝到投影变换文件夹中,把数据投影到《标准》要求的坐标系下。数据的投影变换只做一次。在编辑过程中会丢失TIC点及投影参数,不必再重复做投影变换。

(4)数据编辑处理把投影变换后的数据拷贝到“数据编辑”文件夹中,后进行对应要素的分层处理:

①把原始资料的光栅文件配准到平面直角坐标系;②新建工程,并装入新数据与光栅。检查数据,检查内容包括:新数据与原数据是否线型、子图替换正确原图错误:数据中线与多边形对比是否有线多余或少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删除或增加。填写原图错误表。

(5)设置系统参数将结点半径设置为10的-9次方。

(6)拓朴错误检查:把需拓朴的线剪切到地质界线.wl中并备份。同时要把区及注释打开,把线颜色为1号色的改为5号,弧段可见,这样可以看出是否有丢的线段。拓朴错误检查时,还会查出原图错误,填写原图错误检查表。

(7)图内拓朴检查完成后,加入标准图框的内图框线,再自动剪断线,再次拓朴错误检查。无误后,线转弧段。

(8)用相关软件(MGT),将区参数还原,并把未还原的区颜色修改,对水系周围的线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要对原图做错误记录。

(9)检查原图错误并修改,检查区色与注释的对应,把所有区改为图层为0。把某一类地层的图层号改为1层,看是否与注释一致,不一致的查明原因。查后的某一类地层图层号改为2层,并关闭状态。

相关文件:引线、地质界线、错误、地质代号。首先把它们放在0层,再把已检查的放到第二层,关闭第二层。因原图的水系未参与拓朴,所以参与拓朴后要注意被水系切割的微小多边形。修改后的文件要进行自互检,并填写相关表格。

3 属性编辑

3.1 地质体面实体属性编辑

(1)编辑区属性结构:字段名称可以不与标准同,但字段类型及字段长度要与标准一致:

(2)在软件中通过参数赋属性功能对每一类区赋地层属性,按相应子类型码(表1)填写SUBTYPE属性项:①水系单元的属性填写:代码与名称参照GB/T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其中有地方名称的图元沿用地方名称。②检查区属性的正确性,执行辅助检查工具中的,地质代号与图形参数匹配检查,逐个修改其中不对应项。

3.2 地质界线附属性

(1)用数字填图自带功能对线属性自动附值。(2)根据参数附属性的方法对地质界线附值。(3)断层的附值:把断层线单独存放为另一个文件。编辑断层线.wl文件,首先把断层左右地质体补充完善,再把断层名称属性统改为“断层接触”。按报告中已有编号赋上对应,并修改颜色,其余断层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式编号,编号一定要唯一,不能有重复。最后将断层线添加到地质界线中。(4)在软件中检查线属性的正确性。(5)在MAPGIS中编辑各要素类。产状:在MAPGIS软件中分别存贮短尺向上产状及短尺向下产状,除走向、倾向属性值不用附外,其余都在MAPGIS下附值。不在MAPGIS中增加其它要素的属性结构,只编辑图形内容。各要素名称不要与RGMAP文件名重,否则在RGMAP中合并文件不能成功。最后拷贝TIC点及投影参数。

4 导入到RGMAPPING中

(1)在D盘的根目录下建立一新文件夹,生成相关空间数据库文件。(2)基本要素类在RGMAP中的合并与编辑:合并线区文件,在MAPGIS软件中编辑的属性要继承到RGMAP中。获取其它属性结构,完善属性合并其它基本要素类图层,获取属性结构,完善属性。合并到产状图层,在RGMAP软件中分别对两个文件自动附走向倾向。其它基本要素类图层在RGMAP下合并并获取属性结构后,属性完善。(3)地层与断层的提取及编辑:执行自动从提取对象类功能后,打开ACCESS文件中的相关文件,导出并填写属性。(4)综合要素类的编辑:添加综合要素类文件到RGMAP工程文件中合并图层,在MAPGIS或RGMAP中完善属性。(5)独立要素类编辑:添加独立要素类文件到工程中,合并图层,独立要素类不用附属性。(6)投影变换

把MAPGIS文件夹中的的高斯北京数据拷贝TIC点及投影参数。此文件夹数据完成。把此文件夹中所有数据投影到经纬度坐标下,存放到MAPGIS经纬度下。至此数据库建立基本完成。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调局.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数据库建设内容与数据库成果提交要求.endprint

摘 要:针对现正数字填图系统逐渐完善,大量野外工作完成,区调项目结束,并建立基于5万细则版本的数据库。该文针对中国地调局战略远景矿产调查成果提交要求下的数字填图建库方法进行了简单讨论。

关键词:数字填图 区调 矿调 建库

中图分类号:p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53-01

数字填图(RGMAPPING)软件是中国地调局规定在今后区调矿调工作中必须使用的软件。主要分为PRB库、实际材料图库、空间数据库等过个子模块,而空间数据库则是区调矿调最终成果的数字体现,其对原始文件属性继承、线区文件的拓扑关系、属性建立等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那么针对原来基于5万细则版本建立的数据库,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回朔性建库。

1 前期准备工作

建立相应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建立:误差校正、原始文件夹、标框、数据编辑处理等文件夹,便于后期工作。建立标准图框标准图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原数据的图框与新图框是否吻合。(2)数据在投影变换时,需拷贝标准图框的TIC点及投影参数;(3)在检查线弧一致性时,需要把内图框作为检查要素之一。标准图框一旦进行编辑处理,TIC及投影参数就会丢失。

2 数据源分析

(1)对原数据进行拓朴、属性、线划质量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建库流程。一般数据分两种,一是符合2.0标准的数据,二是符合制图标准的数据。数据源分析包括:数据的坐标系统、地质界线与多边形的套合、数据的拓朴是否正确,属性检查。以此来判断数据符合哪一类,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下面着重说明符合制图数据的建库流程。

(2)误差校正:把原数据拷贝到误差校正文件夹中,若新生成的标准图框与原数据的图框吻合很好,无需误差校正,若有差别,需做误差校正。提取内图廓线及公里网。保留标准图框中的内图框线及公里网线。通过误差校正,生成PNT文件。

(3)投影变换把校正后的数据拷贝到投影变换文件夹中,把数据投影到《标准》要求的坐标系下。数据的投影变换只做一次。在编辑过程中会丢失TIC点及投影参数,不必再重复做投影变换。

(4)数据编辑处理把投影变换后的数据拷贝到“数据编辑”文件夹中,后进行对应要素的分层处理:

①把原始资料的光栅文件配准到平面直角坐标系;②新建工程,并装入新数据与光栅。检查数据,检查内容包括:新数据与原数据是否线型、子图替换正确原图错误:数据中线与多边形对比是否有线多余或少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删除或增加。填写原图错误表。

(5)设置系统参数将结点半径设置为10的-9次方。

(6)拓朴错误检查:把需拓朴的线剪切到地质界线.wl中并备份。同时要把区及注释打开,把线颜色为1号色的改为5号,弧段可见,这样可以看出是否有丢的线段。拓朴错误检查时,还会查出原图错误,填写原图错误检查表。

(7)图内拓朴检查完成后,加入标准图框的内图框线,再自动剪断线,再次拓朴错误检查。无误后,线转弧段。

(8)用相关软件(MGT),将区参数还原,并把未还原的区颜色修改,对水系周围的线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要对原图做错误记录。

(9)检查原图错误并修改,检查区色与注释的对应,把所有区改为图层为0。把某一类地层的图层号改为1层,看是否与注释一致,不一致的查明原因。查后的某一类地层图层号改为2层,并关闭状态。

相关文件:引线、地质界线、错误、地质代号。首先把它们放在0层,再把已检查的放到第二层,关闭第二层。因原图的水系未参与拓朴,所以参与拓朴后要注意被水系切割的微小多边形。修改后的文件要进行自互检,并填写相关表格。

3 属性编辑

3.1 地质体面实体属性编辑

(1)编辑区属性结构:字段名称可以不与标准同,但字段类型及字段长度要与标准一致:

(2)在软件中通过参数赋属性功能对每一类区赋地层属性,按相应子类型码(表1)填写SUBTYPE属性项:①水系单元的属性填写:代码与名称参照GB/T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其中有地方名称的图元沿用地方名称。②检查区属性的正确性,执行辅助检查工具中的,地质代号与图形参数匹配检查,逐个修改其中不对应项。

3.2 地质界线附属性

(1)用数字填图自带功能对线属性自动附值。(2)根据参数附属性的方法对地质界线附值。(3)断层的附值:把断层线单独存放为另一个文件。编辑断层线.wl文件,首先把断层左右地质体补充完善,再把断层名称属性统改为“断层接触”。按报告中已有编号赋上对应,并修改颜色,其余断层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式编号,编号一定要唯一,不能有重复。最后将断层线添加到地质界线中。(4)在软件中检查线属性的正确性。(5)在MAPGIS中编辑各要素类。产状:在MAPGIS软件中分别存贮短尺向上产状及短尺向下产状,除走向、倾向属性值不用附外,其余都在MAPGIS下附值。不在MAPGIS中增加其它要素的属性结构,只编辑图形内容。各要素名称不要与RGMAP文件名重,否则在RGMAP中合并文件不能成功。最后拷贝TIC点及投影参数。

4 导入到RGMAPPING中

(1)在D盘的根目录下建立一新文件夹,生成相关空间数据库文件。(2)基本要素类在RGMAP中的合并与编辑:合并线区文件,在MAPGIS软件中编辑的属性要继承到RGMAP中。获取其它属性结构,完善属性合并其它基本要素类图层,获取属性结构,完善属性。合并到产状图层,在RGMAP软件中分别对两个文件自动附走向倾向。其它基本要素类图层在RGMAP下合并并获取属性结构后,属性完善。(3)地层与断层的提取及编辑:执行自动从提取对象类功能后,打开ACCESS文件中的相关文件,导出并填写属性。(4)综合要素类的编辑:添加综合要素类文件到RGMAP工程文件中合并图层,在MAPGIS或RGMAP中完善属性。(5)独立要素类编辑:添加独立要素类文件到工程中,合并图层,独立要素类不用附属性。(6)投影变换

把MAPGIS文件夹中的的高斯北京数据拷贝TIC点及投影参数。此文件夹数据完成。把此文件夹中所有数据投影到经纬度坐标下,存放到MAPGIS经纬度下。至此数据库建立基本完成。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调局.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数据库建设内容与数据库成果提交要求.endprint

摘 要:针对现正数字填图系统逐渐完善,大量野外工作完成,区调项目结束,并建立基于5万细则版本的数据库。该文针对中国地调局战略远景矿产调查成果提交要求下的数字填图建库方法进行了简单讨论。

关键词:数字填图 区调 矿调 建库

中图分类号:p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53-01

数字填图(RGMAPPING)软件是中国地调局规定在今后区调矿调工作中必须使用的软件。主要分为PRB库、实际材料图库、空间数据库等过个子模块,而空间数据库则是区调矿调最终成果的数字体现,其对原始文件属性继承、线区文件的拓扑关系、属性建立等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那么针对原来基于5万细则版本建立的数据库,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回朔性建库。

1 前期准备工作

建立相应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建立:误差校正、原始文件夹、标框、数据编辑处理等文件夹,便于后期工作。建立标准图框标准图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原数据的图框与新图框是否吻合。(2)数据在投影变换时,需拷贝标准图框的TIC点及投影参数;(3)在检查线弧一致性时,需要把内图框作为检查要素之一。标准图框一旦进行编辑处理,TIC及投影参数就会丢失。

2 数据源分析

(1)对原数据进行拓朴、属性、线划质量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建库流程。一般数据分两种,一是符合2.0标准的数据,二是符合制图标准的数据。数据源分析包括:数据的坐标系统、地质界线与多边形的套合、数据的拓朴是否正确,属性检查。以此来判断数据符合哪一类,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下面着重说明符合制图数据的建库流程。

(2)误差校正:把原数据拷贝到误差校正文件夹中,若新生成的标准图框与原数据的图框吻合很好,无需误差校正,若有差别,需做误差校正。提取内图廓线及公里网。保留标准图框中的内图框线及公里网线。通过误差校正,生成PNT文件。

(3)投影变换把校正后的数据拷贝到投影变换文件夹中,把数据投影到《标准》要求的坐标系下。数据的投影变换只做一次。在编辑过程中会丢失TIC点及投影参数,不必再重复做投影变换。

(4)数据编辑处理把投影变换后的数据拷贝到“数据编辑”文件夹中,后进行对应要素的分层处理:

①把原始资料的光栅文件配准到平面直角坐标系;②新建工程,并装入新数据与光栅。检查数据,检查内容包括:新数据与原数据是否线型、子图替换正确原图错误:数据中线与多边形对比是否有线多余或少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删除或增加。填写原图错误表。

(5)设置系统参数将结点半径设置为10的-9次方。

(6)拓朴错误检查:把需拓朴的线剪切到地质界线.wl中并备份。同时要把区及注释打开,把线颜色为1号色的改为5号,弧段可见,这样可以看出是否有丢的线段。拓朴错误检查时,还会查出原图错误,填写原图错误检查表。

(7)图内拓朴检查完成后,加入标准图框的内图框线,再自动剪断线,再次拓朴错误检查。无误后,线转弧段。

(8)用相关软件(MGT),将区参数还原,并把未还原的区颜色修改,对水系周围的线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要对原图做错误记录。

(9)检查原图错误并修改,检查区色与注释的对应,把所有区改为图层为0。把某一类地层的图层号改为1层,看是否与注释一致,不一致的查明原因。查后的某一类地层图层号改为2层,并关闭状态。

相关文件:引线、地质界线、错误、地质代号。首先把它们放在0层,再把已检查的放到第二层,关闭第二层。因原图的水系未参与拓朴,所以参与拓朴后要注意被水系切割的微小多边形。修改后的文件要进行自互检,并填写相关表格。

3 属性编辑

3.1 地质体面实体属性编辑

(1)编辑区属性结构:字段名称可以不与标准同,但字段类型及字段长度要与标准一致:

(2)在软件中通过参数赋属性功能对每一类区赋地层属性,按相应子类型码(表1)填写SUBTYPE属性项:①水系单元的属性填写:代码与名称参照GB/T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其中有地方名称的图元沿用地方名称。②检查区属性的正确性,执行辅助检查工具中的,地质代号与图形参数匹配检查,逐个修改其中不对应项。

3.2 地质界线附属性

(1)用数字填图自带功能对线属性自动附值。(2)根据参数附属性的方法对地质界线附值。(3)断层的附值:把断层线单独存放为另一个文件。编辑断层线.wl文件,首先把断层左右地质体补充完善,再把断层名称属性统改为“断层接触”。按报告中已有编号赋上对应,并修改颜色,其余断层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式编号,编号一定要唯一,不能有重复。最后将断层线添加到地质界线中。(4)在软件中检查线属性的正确性。(5)在MAPGIS中编辑各要素类。产状:在MAPGIS软件中分别存贮短尺向上产状及短尺向下产状,除走向、倾向属性值不用附外,其余都在MAPGIS下附值。不在MAPGIS中增加其它要素的属性结构,只编辑图形内容。各要素名称不要与RGMAP文件名重,否则在RGMAP中合并文件不能成功。最后拷贝TIC点及投影参数。

4 导入到RGMAPPING中

(1)在D盘的根目录下建立一新文件夹,生成相关空间数据库文件。(2)基本要素类在RGMAP中的合并与编辑:合并线区文件,在MAPGIS软件中编辑的属性要继承到RGMAP中。获取其它属性结构,完善属性合并其它基本要素类图层,获取属性结构,完善属性。合并到产状图层,在RGMAP软件中分别对两个文件自动附走向倾向。其它基本要素类图层在RGMAP下合并并获取属性结构后,属性完善。(3)地层与断层的提取及编辑:执行自动从提取对象类功能后,打开ACCESS文件中的相关文件,导出并填写属性。(4)综合要素类的编辑:添加综合要素类文件到RGMAP工程文件中合并图层,在MAPGIS或RGMAP中完善属性。(5)独立要素类编辑:添加独立要素类文件到工程中,合并图层,独立要素类不用附属性。(6)投影变换

把MAPGIS文件夹中的的高斯北京数据拷贝TIC点及投影参数。此文件夹数据完成。把此文件夹中所有数据投影到经纬度坐标下,存放到MAPGIS经纬度下。至此数据库建立基本完成。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调局.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数据库建设内容与数据库成果提交要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库
刍议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中的若干问题
“数字温县”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建库”情系北大仓
面向建库与制图一体化的规则研究
水文变化指标方法对区域水库建库前后的水文特征变化分析
高校图书馆回溯建库探微
中文期刊回溯建库的实践与思考——以贵州省图书馆为例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建库流程:以西安市为例
基于数据字典的空间数据库通用建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