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计算机有效性

2014-06-18 02:27黎云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有效性考核

黎云

(广东省茂名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广东茂名 525000)

如何构建计算机有效性

黎云

(广东省茂名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广东茂名 525000)

有效性课堂,是指由教师通过先进的理念,经过指导授课后,使学生得到具体的发展与进步。如何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最先进的授课形式,获得最大的成效。这也是我们构建计算机有效课堂的最终目的。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际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程,如何进行计算机有效课堂,通过课堂授课策略的改变,能不能达到授课过程的最优化。本文将围绕如何构建计算机有效课堂展开思考。

计算机课堂 有效性 教师 优化 考核

所有课堂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帮助其掌握知识与技能。为步入社会后的工作生活打下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化速度不断加快。计算机课堂,是计算机知识传授的重要形势。要想实现计算机课堂的有效性,学校与教师都应打破传统授课方法,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经过授课实践,分析教育现状,发挥课堂有效性。

1 计算机教育现状分析

1.1 教材更新,课程设置

在这个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信息网络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计算机作为一门需要与时俱进的学科,在日常授课中非常容易出现教材更新与时代发展速度脱节。没有符合不断发展更新要求的教材是目前计算机有效性实施的一条制约因素。其次,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比例的合理性对计算机学习也非常关键。如果只专注课堂理论的传授,而忽略实践上机操作。容易造成计算机学习有效性的的丢失。

1.2 授课观念落后

计算机有效性课堂,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主,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提升操作技能的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探索,提升计算机操作的实践能力。通过现状观察,我们发现:传统授课观念仍然存在。这样极易导致计算机课程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热情。

1.3 授课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政治、历史等文科类课程课堂,沿用的是教师授课,学生记背的授课方式。但是在计算机课堂中 ,如果采用此类互动少,沟通差,学习效率低的授课方式。会导致整个计算机授课过程显得呆板机械。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对计算机有效课堂的构建百害而无一利。

1.4 评价考核方式存在弊端

不同于文化课程,主观通过考试成绩来判定授课质量好坏。计算机的授课质量,更应该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如果也用分数高低来评估授课质量好坏,这样便失去了培养计算机实践能力的要求,更谈不上实现计算机课堂的有效性。

2 如何构建计算机有效课堂

2.1 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合理的课程设置对授课内容起到调整,优化的作用。目前教育形势下,我国的计算机技能教育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教材的更新无法跟上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从学校的立场来说,很难对这种现象进行改变。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来补充这一缺陷。为实现计算机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用理论知识为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为辅,跳出教材的束缚。结合时代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技算机技术改革。化被动为主动,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这样的课程安排,才能真正有效保证计算机课堂的有效性。

2.2 授课内容优化

人对事物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接受过程。在计算机课堂有效性授课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接受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其独立思考、勤于动脑、乐于动手练习的习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容易巩固学习内容。达到有效性授课的目的。同时,抓住课程重点内容,浅显易懂的课程内容点到即可,对重点、难点问题要指导学生理清思路、从重点中抓住关键点。实际上机操作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遇到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其次,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思想与个性,对计算机实际操作,允许学生先通过自己摸索实践,最后再给出自己的指导意见。帮助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样的课堂时间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学生记忆点加深。能迅速有效的提升课堂效率。

2.3 丰富的课堂内容,对提高授课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好的授课方式,是授课内容与授课过程的基础。授课方式的改革能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有效保证有了的有效性。在计算机课堂中,教师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要讲行计算机课堂有效性,首先要加强教师的知识积累。有效性的课堂讲解,以最短时间取得最大的成绩。教师应不断打破传统观念,通过进修,课后进行新型计算机应用学习。通过各种培训增强自己能力,丰富课堂,才能更好的利用自身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课堂有效性讲求从实际出发,面对客观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使其在原有基础不断进步。因此,目标制定应有层次,有针对性。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身的长处,提供其发挥的空间。的设计应针对学生个体,针对不同层次提出不同要求,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案例法是计算机课堂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想,通过参与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分层次的计算机能力难度训练,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喜悦,提升学习兴趣。

2.4 考核制度的完善

考核,是检验质量与成果的重要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更好提高计算机课堂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计算机考核制度的改革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于其它学科考核方式,计算机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课程。用笔试方法进行考核的方式过于片面。因此,要提高有效性,可以采用减少理论考核,增加实际操作比重,并对考题的专业程度进行适当调整。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特点,在考题的设计上还可进行分组分任务式考核。使学生各自发挥所长,综合应用知识,同时培养了团队及参与意识。

综合以上论点,要构建计算机有效课堂,首先要优化合理进行课程安排,打破传统授课方式。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授课能力,内容丰富,做到与时俱进。考核制度创新进步。才能实现计算机课堂有效性的大迈步。

[1]黄和,蔡洪涛.关于提高计算机有效性策略的几点思考[J].沈阳:消费电子,2013(20).

[2]白东峰.高中计算机有效性之我见[J].电子制作,2013(12).

[3]黄桂明.计算机有效性活动开展途径分析[J].商情,2009(16).

猜你喜欢
计算机有效性考核
计算机操作系统
内部考核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