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我国中小板风险企业为例

2014-06-21 03:35程文丽李漫漫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张 涛 程文丽 李漫漫

(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言

风险企业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伴随新技术革命浪潮不断高涨而产生的一批新型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风险企业专注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开发、生产和经营,它以高新技术项目、产品为开发生产对象。与传统的生产企业相比,风险企业面对的风险大,失败率高,但一旦成功,风险企业就会得到迅速的发展,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推动社会的进步。风险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传统信贷无法满足其要求,风险投资应运而生,并且为风险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地对风险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科学、客观的风险评价体系,既可以促进风险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可为风险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文献综述

关于风险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文献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相对较少,多数研究是关于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目的是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选择投资项目的标准,这种评估都是在风险投资投向风险企业之前进行。本文研究的是风险投资企业的绩效评价,是风险投资投于风险企业后对风险企业进行的绩效评价,与项目价值评估虽有不同,但仍有其借鉴意义。

波因德克斯特(J. B. Poindexter.1976)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管理层素质、预期收益率、预期风险、股权比例、管理层的股权或认股权、合同保护投资的利益、企业发展阶段、合同否定性条款、利息红利政策、现有资本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依次降低[1]。泰比和布鲁诺(T. T. Tybee & A.V. Bruno.1984)通过对46位风险投资家调查,得出了美国评价风投项目的五类基本指标,以及各个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2]。赫尔歇和魏甘德(Hershey & Weygand .1985) 通过研究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对公司市场价值(Tobin's Q值)的影响来探索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研发投入越大,企业的市场价值提升越快[3]。约翰逊(Johnson.1993)等人对美国和加拿大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4]。迈克尔·芒福德(Michael. D. Mumford.2000) 认为应该加强对研发过程的评价而不是仅仅对结果进行评价,科技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应以实现研发目标的过程为基础,充分反映企业科技创新的绩效影响[5]。 约瑟夫(Josef.2001) 等人通过对研发费用与公司市场价值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从事科技研发的企业,研发投入较高的企业在股票市场上会得到较多的收益,即企业的研发强度与绩效成正相关[6]。罗、荣格和李(Rah、Jung & Lee.2006)对韩国的风险投资进行了研究,指出企业家的能力、市场状况、产品特点及科学技术、融资能力、原材料来源、生产能力等6个因素是风投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7]。苏瑞(Soren.2007)发现知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他建立了创业学习模型来解释通过加强创业家的学习而增加企业的价值[8]。戴夫·瓦利尔和彼得森·雷恩(Valliere Dave & Peterson Rein.2007)采用7个相对选择标准研究了创业家选择风险投资家的标准,数据显示新手创业家和有经验创业家对7个选择标准的重要性赋值显著不同[9]。沃尔(Wall.2004)与埃里克(Erik.2006)通过实证研究得出, 联合投资对风险企业的股东价值与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10]。

陈德棉、邹辉文(2001)认为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价要分门别类,不同的领域、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应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评价指标[11]。阎化海、刘新民(2004)认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起关键作用[12]。周乃敏(1999)针对我国具体实情,认为宏观环境对风险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从宏观环境、财务和风险三个角度进行评价,共包括50个评价指标[13]。史文清(2000)从环境,研发,技术,生产,市场,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设置了十九个指标,并且采用德尔菲法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14]。唐炎钊(2000)构建了风险投资评估的理论框架,从投资环境,企业素质,投资风险,科学技术等方面研究风险企业的价值[15]。杨艳萍(2003)在风险投资评价方面,提出了包括72个因素的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创业投资、创业企业、环境因素。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是技术、产品最为重要,其次是市场及营销方面,制造能力,管理能力,财务投资,代理风险因素排在最后[16]。王旭,藏晶和李帅帅(2003)不仅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建立了指标体系,并且还选取了一个典型企业进行验证。指标体系主要从投入、产出两方面进行考虑,投入方面包括管理、治理、人力、物力、技术、信息六个因素,产出则包括竞争、成长、获利、偿债四个方面[17]。本文在指标选取时,对其进行了借鉴。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选取原则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以企业科技创新为先导,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企业绩效评价对企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科学、合理、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正确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从而指导企业做出战略规划。本文在指标选择方面采取了以下四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对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指标设计的概念要清晰明了,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既能为风险企业利益相关者所理解,又能更好的评价风险企业经营绩效的实际情况。

2.可操作性原则

在选取指标时应当选取容易量化的指标,且要求数据容易取得、可靠性强。定量指标可以避免主观性,但是定性指标也是可取的,因为不是所有的指标全都可以量化。所以,选取评价指标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这样可以使指标体系更加完善。

3.全面性原则

选取评价指标要从各个方面可虑,反映企业的综合状况,比如管理能力、科技水平、市场环境、风险效应、财务效益等。

4.独立性原则

对于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来说,可能会存在彼此之间有相关关系的指标,用这样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可能不准确,会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对指标选择时要慎重,选取独立性大的指标,增强评价的可信性。

(二)绩效评价指标筛选

风险企业不同于传统的生产企业,所以影响绩效的因素与一般企业有所不同。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风险企业非常重要的特点是高技术含量、高风险、风险资本持有者参与企业管理等。因此,按照风险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本文从管理能力、科技水平、市场环境、风险效益、财务效益五个方面构建风险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风险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部分主要建立研究所需要的模型,并对模型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模型部分主要分为两部分,层次分析法部分主要为提供合理一致的权重信息,综合评价部分主要是通过样本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某一问题中的多元素权重的判断转化为将这些元素逐一进行“两两比对”,然后根据量化的结果对元素在评价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判断,进而得到各元素的权重。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1)明确目标并构造层次结构

明确层次结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取决于层次结构的优劣。在这个模型里,同一层次元素对下一层次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又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复杂问题被分解为元素的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又按自身属性及关系形成若干层次。注意,每层次中元素所支配的下一层次元素最好不要超过9个,否则会给接下来的两两比较带来困难。

(2)建立判断矩阵

假定上一层次的元素Bk作为准则,对下一层元素C1,C2,…,Cn有支配关系,我们的工作是要在准则Bk下根据下层元素C1,C2,…,Cn的重要性排名计算其权重。因此,对元素Ci,Cj重要性程度进行区分非常重要。实际研究中,确定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让熟悉情况的专家做出判断。二是采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通常采用较多的是第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分析或者分析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两两比较判断矩阵C=(Cij)n×n。其中Cij表示元素i相对于目标的重要性程度要高于元素j对于目标的重要性程度。判断矩阵一般如下:

判断矩阵C具有如下性质:

有以上性质的矩阵为正反矩阵,如果正反矩阵C中任意的三个元素i,j,k,均有Cij·Cjk=Cik,则该矩阵为一致矩阵。

在层次分析法中,为了能将决策信息可以量化,以形成上述的数值矩阵,在分析中需要根据一定的比率将判断定量化,在AHP中常用到的有1-5标度法和1-9标度法。为了更好的进行数据分析,本文采用1-9标度法,如表2所示。

(3)计算判定矩阵

通过调查,可以构造出目标对象的比较判断矩阵,进而可以对判断矩阵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可以综合得出即计算出某个因素的下级因素相互之间的重要性程度,以及子因素之间相对于上级因素的权重值,最后可以综合求出最底层因素相对于最高层因素,即目标对象的权重。求权重值的方法主要有和法、根法、特征根法(特征向量法)、对数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等。

表2 判断矩阵1-9标度及其含义

附注1:Cij={2,4,6,8,1/2,1/4,1/6,1/8}表示重要性等级介于Cij={1,3,5,7,9,1/3,1/5,1/7,1/9}。这些数字是通过被调查者的定性分析和综合判断得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特征根法,即通过求解判断矩阵C的最大特征根λmax,得到相应的特征向量CWmax=λmaxW,这时,W的分量就是相应于n个因素的重要性,即权重。

(4)一致性检验

通过判断矩阵的建立,将人们对于问题的主观判断数学化,这简化了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但是,在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时,必须保持判断思维的一致性。这里所说的判断思维一致性是指某个被调查人员在给出指标判断时,需要保持判断的结果协调一致,不能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在调查中,不一致的情况极易发生,不过不同的条件下,程度有所不同。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后,如果在精确计算模式下仍不能达到一致,那么就要舍弃这位专家所给出的判断。

在AHP中度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程度时,我们用指标CI表示,需要用到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以及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以外的其余特征根的负平均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即CI=0,λ1=λmax=n,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衡量每个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我们需要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于1-9阶判断矩阵,RI的值见表3。

表3 平均随机一致性检验标准值

2.综合评价方法

在综合评价中,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并且确定目标值及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需要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值进行合成。用以合成的方法很多,常用线性加权、乘法合成法等。

线性加权法适用于指标之间相互独立,且彼此对评价目标的贡献没有影响,通过线性加权可以线性补偿。基本公式如下:

乘法合成有两种:连乘法和乘除法。乘法合成法用于指标之间非常相关的情况,分指标的乘积表象为整个事物的综合水平,本文的指标相关性较弱,因此不宜采用乘法合成。

加乘混合法,是将乘法合成和线性加权相混合的方法,适用于各大类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清,而各大类指标内的指标相关性较强的情况。

本文所选择的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强,因此选择线性加权的方法进行风险企业绩效的综合评价。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对风险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对象为风险企业。为此,本文选择在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数据选择期间为2009-2011年。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风险企业共有123家,剔除非制造业19家,数据不完整的12家,存在极端值的8家,最终得到84家风险企业样本①。

本文的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瑞思数据库,非财务数据主要是来自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

(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在指标权重确定上,我们邀请了10名不同领域的专家参与问卷调查,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见表4)。

表4 风险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

(三)目标值的确定

目标值的确定要符合两大原则:一是要反映出风险企业绩效的动态变化,二是要符合风险企业的实际情况,这对于目标值的确定来说是最大的难题。风险企业的情况不同于传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与传统企业相差很大,比如每千人专利数这一指标往往要高于传统企业。因此,在目标值的确定方面,遵循以下原则:

1.对于对风险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的正向指标,本文采用所有样本企业的平均值,达到或者超过

这一目标值则为100,计算公式如下:

2.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这两个指标,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越大越好,也并不是越小越好,计算公式如下:

3.对于应对风险能力这一指标,目标值为1,达到这一标准则评分100,否则为0。

风险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各目标值见表5。

表5 2010-2011年风险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目标值

(四)案例演示

本文从84家样本企业中任意选取一家公司——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代码:002045)作为样本代表,针对其2010年的数据计算相关指标及评分分别见表6、表7。

表6 国光电器股份公司指标值

表7 国光电器指标评价得分

对于风险企业绩效评价等级,本文采用四级分类法(见表8)。

表8 分级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对指标的权重分析以及对公司的指标评分,现对国光电器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如下:

管理能力:VA= 99×11.62%+100×11.62%+76.7×2.32%=24.99

科技水平:VB=58.9×10.46%+100×2.94%+74.4×2.48%=11.02

市场环境:VC=100×4.57%+95.5×1.14%=5.66

风险效应:VD=100×1.03%+0×0.54%+0×1.78%+100×5.58%=6.90

财务效益:VE=100×4.75%+100×0.89%+100×1.68%+78×12.52%+76.7×4.17%+31×4.37%+100×13.11%+100×1.39%+45.9×0.35%+50.3×0.69%=36.69

最终国光电器综合得分V=85,这个分值在75——100分之间,所以国光电器的综合绩效属于优秀,说明公司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五)风险企业绩效综合评价

经过对指标权重值、目标值的确定以及对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后,根据线性加权公式,可以计算出样本数据中84家风险企业的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了便于比较各公司的绩效差异水平,笔者用同样的指标和权重计算84家样本公司2010、2011两年的企业绩效评价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见表9所示。

从表9绩效综合得分可知,除极个别企业得分出现较大幅度变化外,总体上各个企业在两年中的得分波动不大。但是风险企业2010年和2011年的绩效排名却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其中28个企业排名下滑超过10个名次,27个企业排名上升超过10个名次。针对这种情形,本文做进一步的分析。

(六)结果对比分析

我们从这84家企业中分别选取绩效上升幅度最大的10家企业和下降幅度最大的10家企业进行分析。

1.排名上升企业分析(见表10)

从表10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这10家企业中,管理水平、市场环境、风险效应三个因素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绩效排名上升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科技水平和财务效益。科技水平方面,C002061提高了4分, C002054提高了10分, C002220、 C002048、C002053分别提高了3分。财务效益方面,几乎每家企业都有提高。C002136提高了17分, C002155提高了25分。

2.排名下降企业分析(见表11)

从表11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绩效排名下滑的原因主要是财务效益,几乎每家企业的财务效益都有大幅下降,由于财务绩效本身所占权重较大,所以这造成企业绩效的下滑。与排名上升的企业类似,排名下降的企业中,其管理水平、市场环境、风险效应等都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企业的科技水平有所下降。

表9 风险企业绩效综合得分及排名

表10 排名上升企业

表11 排名下降企业

上述结果与本文所建的指标体系相吻合,指标体系中财务效益指标所占的比重最大(42.39%),其次为管理能力(25.56%),科技水平因素占15.88%。其中财务效益指标、科技水平因素很容易发生变化,且比重大,是导致企业经营绩效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企业的管理水平、市场环境、风险效益通常在短时间内不容易发生变化,特别是管理水平,因此在企业经营绩效中变化不明显。这也说明了本文所建风险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五、建议对策

对于风险企业来说,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可以获得规模效益,从前文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风险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经营绩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突出主营业务,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成长性是衡量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之中。风险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凭借其机制灵活、以盈利为导向的经营特点,公司获得了更高的盈利财务指标,体现了更强的盈利能力。

2.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必须要明确自身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提高竞争力的突出位置,以市场为导向,直接参与技术研发,搭建更为快捷、开放的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更加完善、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

3.遵循国家的政策环境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包括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银行信贷和市场发育程度等,这些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将通过改变风险企业的供给环境和市场环境来影响风险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最终反映到企业的经营绩效。

【注】

①判断风险企业的标准是前十大股东中有风险投资机构持股。

参考文献:

[1]Poindexter, J. B.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Markets: The Venture Capital Ca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 New York, 1976.

[2]Tybee, T. T., A. V. Bruno, .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ist Investment Activity. Management Science, No.9, 1984

[3]Friedman, Hershey H, Friedman, Linda Weiser. Consumer Behavior Techniques for Creating Powerful Advertisements[J]. The Mid-Atlantic Journal of Business.1985(02).

[4]Gustavo A. Vargas and Thomas W. Johnson. An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experience in the US/Mexico production sharing (maquiladora) program[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1993(01).

[5]Michael D. Mumford. Followers, motivations, and levels of analysis The case of individualized leadership.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3(03).

[6]Louis K. C. Chan, Josef Lakonishok, Theodore Sougiannis. The Stock Market Valua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1(06).

[7]Jin-Young Yook, Jung-Ah Lee, In-Soo Nam, Sun-Young Lee. Data Bolster Case for South Korea to Hold Rate[J].Wall Street Journal(Eastern Edition).2006(153).

[8]Soren Bisgaard. What's Missing in Six Sigma? Project Management-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J].ASQ Six Sigma Forum Magazine.2007(02).

[9]Dave Villiers, Rein Peterson “When entrepreneurs choose VCs: Experience, choice criteria and introspection accuracy” [J]. Venture Capital. 2007(9).

[10]Erik E Lehmann. Does Venture Capital Syndication Spur Employment Growth and Shareholder Value? Evidence from German IPO Data[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6(26).

[11]陈德棉,邹文辉,张玉臣.风险投资项目初选和评估指标[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10).

[12]阎化海,刘新民.企业创新的三维因素及与绩效的关系[J].企业活动,2004,(12).

[13]周乃敏.高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择项的评价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02).

[14]史文清. 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决策与管理[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00.

[15]唐炎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系统评估研究[D].武汉:华中理工大学,2000.

[16]杨艳萍. 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17]王旭,臧晶,李帅帅. 高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04).

猜你喜欢
风险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一类分数阶房地产风险投资系统的混沌同步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