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爱民鱼水情深
——新中国初期优抚工作侧记

2014-06-23 13:53张宝砚
中国民政 2014年8期
关键词:优抚优抚对象烈士

张宝砚

拥军爱民鱼水情深
——新中国初期优抚工作侧记

张宝砚

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总团长谢觉哉(举手者)率团访问福建老根据地

1958年6月,北京。一位右眼失明、左眼微光、右手截肢的三级伤残军人,在舞台上反手演奏手风琴,左手弹琴键,残缺的右手拉风箱,一曲自创的《不见英雄花不开》震惊全场,掌声如潮。这是一位名叫汤重稀的伤残军人随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课余演出队进京汇报演出的场景。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在我国历次革命战争中和和平建设时期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革命伤残军人所建的用于休养、治疗、生活、学习、工作的几十所优抚事业单位之一。那次演出盛况空前,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临现场观看。演出结束后,党政军领导人上台接见队员,对大家的表现给予极高评价。合影时,领导人坚决要求伤残军人坐在第一排,而他们则站在后面。随后,课余演出队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走遍了20多个省市,观众达350多万人,一时轰动全国。

“没有眼睛照样读书看报,没有双手一样写字弹琴,两腿瘫痪能用双手劳动,没有双腿也能疾走飞奔。困难只能在软弱者面前存在,挡不住久经锻炼的士兵……”这番豪言壮语,是当年进京演出时,特等伤残军人刘渝生朗诵的原创诗歌《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伤残军人烈火般的激情,钢铁般的意志,打动了场下的周恩来总理。他回去后亲笔录写了这首诗,并转赠给休养院。

建国初期,我国的优抚工作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行政法规,积累了一整套经验,在全国范围内从中央到地方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优抚体系。曾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革命烈士家属和革命军人家属,其生活困难者应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优待。参加革命战争的残废军人和退伍军人,应由人民政府给以适当安置,使能谋生立业。”根据这一规定,经当时的政务院批准,内务部于1950年12月21日公布了《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和《民兵民工伤亡抚恤暂行条例》。这些条例的公布,使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有了统一的优抚法规。

抗美援朝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响应政府号召,热情地优待照顾志愿军家属,妥善安置伤残军人,踊跃支援前线。内务部五次参加组织赴朝慰问活动。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成立老根据地访问团慰问革命老根据地,并邀请各老根据地人民代表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对优抚工作的深入开展起了推动作用。

国家对残、病、孤、老和年幼的优抚对象给予了特殊的关怀。截至1960年,全国创办了67所革命残废军人学校,通过文化和职业培训,使26万多名革命残废军人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继续发挥作用。创办了22所革命残废军人休养院,为1万多名重残军人提供了专门的治疗休养场所。创办了80所复员军人慢性病疗养院,吸收1.1万多名复员军人入院疗养。兴办了22所烈士子弟学校,使4千多烈士遗孤得到照料,并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开展传统教育和开展表彰先进等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优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大特点。内务部于1956年和1959年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烈属、军属和残废、复原、退伍、转业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参加会议的优抚对象先进代表共1760人,其中包括:刘胡兰烈士的母亲胡文秀、黄继光烈士的母亲邓芳芝、子弟兵的母亲戎寇秀、志愿回乡务农的红军团长方和明等一批先进人物。他们身上闪烁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光辉,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洋溢的热情,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与赞誉,激励更多的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会议代表,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提高了广大优抚对象的政治地位。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由民主革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是,党和国家并没有因为革命任务的转变而忽视军队的作用,优抚工作也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它对支持军队建设,巩固国防,巩固和发展国内安定团结的局面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民政部档案资料馆)

周恩来抄录特等残废军人刘渝生的诗《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

猜你喜欢
优抚优抚对象烈士
社会优抚审计: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社会优抚基金收支现状研究
社会优抚基金收支现状研究
面向优抚对象的民政档案管理与利用分析
浙江省平湖市:创新举措 提升优抚对象幸福感
向烈士致敬
两代守墓人:一样的烈士情怀
我省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