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ULI的某车型冷却性能优化设计

2014-06-24 07:33郭全宝孙玉岳建艺王博
汽车工程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冷却系统风量计算结果

郭全宝 孙玉 岳建艺 王博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问题分析

1.1 设计与验证要求

某款SUV车型为6MT车型,面向全球销售,其中热带和酷热带地区对冷却系统要求极为苛刻,在产品投放市场前,特对整车的冷却系统能力水平进行设计验证。验证的设计要求为发动机水温≤110℃。验证的试验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整车的冷却系统验证试验标准

1.2 现状态试验结果

按照上述验证标准,进行整车风洞摸底验证,试验结果,分别如图1,2和表2所示。通过图1,2的过程数据和表2风洞试验结果可知,按照上述试验标准,在爬坡工况,发动机温度过高,且出现空调切断现象,爬坡工况在试验进行4~5 min时空调切断,在后续的5 min时间内一直无法吸合,直至试验结束。故此SUV车型不能满足设计,需要进行系统优化,所以决定从系统分析入手进行问题查找,认真分析并针对性的设计,从而提升动力系统的冷却能力。

表2 原整车风洞试验结果 ℃

2 仿真与方案设计

2.1 KULI模型参数输入

1)发动机参数。发动机为强制水冷式冷却,冷却液补偿箱限压阀开启压力为(108±14.7)kPa,,发动机排量为1 497 mL、额定功率/转速为110 kW/5 600 r/min。

2)变速器参数。变速器为6挡、手动及横置式变速器,变速器主减速比为4.5。1~6挡及倒挡的速比分别为:3.471,1.92,1.324,0.977,1.054,0.884,3.882。

3)整车前端模块冷却系统参数。整车前端模块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冷凝器、中冷器、风扇及护风罩等。其中各换热器的风阻、水阻、散热量数据和风扇的P-Q曲线数据均由零部件生产厂家提供。散热器、中冷器及冷凝器的几何尺寸分别为:620 mm×478 mm×18 mm;585 mm×348 mm×30 mm;556 mm×490 mm×16 mm。风扇直径为430 mm,转速为2 600 r/min。

2.2 KULI仿真工况

仿真工况的设定,按照表1试验标准中的要求,其中车辆的载荷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T——发动机扭矩,N·m;

F——驱动力,N;

首先,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进行路基的填筑,设计路基排水结构物,在路基中设置隔离层,防止路面水下渗,提高路基高度等。如图1所示为路基设计时增加排水暗沟,用于排出地下水,其次,对于施工中经常遇到的裂缝水、层间水、浅层水等,可以采用切断、拦截等技术进行改善,例如,加深边沟,设置渗沟、渗管及渗井,来降低地下水位。在土质边坡,易受到流水冲刷时,可以增设涵洞、浆砌片石或混凝土边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此外,对于路基当中的积水可以采取在路肩上开挖横沟的方式来排出,横沟间距尽量不要太长,一般在10m左右,对于路面积水时,采用人工或者路肩横沟的方式来清除。

i——变速器总减速比(主减速比×速比);

n——动力传递效率(MT车型为98%);

r——车轮的有效半径,通过轮胎规格尺寸(215/60 R17 96H)计算得到,m。

2.3 KULI模型搭建

1)一维模型。一维模型中包括散热循环(流动介质为40%的乙二醇)和中冷循环(流动介质为热空气)。

2)3D模型。3D模型中零件布置位置和整车保持一致,冷凝器、中冷器和散热器建立Block,循环通道,如图3所示。

3)BIR的标定。首先,将一维模型中发动机、冷凝器及中冷器热量输入0,设置成冷流场状态;然后,将STAR-CCM+机舱冷流场读取Block后的风速,导入到KULI模型中,转化成KULI矩阵,从而标定BIR[1]。

2.4 KULI计算结果

将发动机、冷凝器和中冷器热量参数设置到模型中,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冷却系统KULI仿真计算结果 ℃

2.5 KULI冷却系统优化

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到,在爬坡工况发动机水温高于设计值,应用KULI软件进行参数优化,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此次发动机水温目标设定为108℃。

2.5.1 风扇性能提升

此车型风扇为电子风扇,高速运转(静压100 Pa)时最大风量为3 650 m3/h,在KULI模型中调整风扇风量,计算结果为:爬坡工况时,风扇风量为4 062 m3/h,发动机水温为108℃。通过计算结果可知,风扇风量需要增加412 m3/h,才能满足发动机散热要求。因此如提升风扇性能,可以通过增大扇叶直径、提高风扇转速、优化扇叶及护风罩结构等方式来增大风扇风量。

2.5.2 散热器性能提升

考虑零件的平台化,散热器现有芯体高度和长度不变,厚度增厚6 mm,并带入到模型中,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散热器优化计算结果 ℃

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厚度增加6 mm的散热器可以满足发动机冷却的要求。

3 试验验证

通过KULI软件分析结果,提高风扇风量和更换散热器均能满足发动机冷却要求。根据更改方案,进行更换散热器的实车验证,准备样件进行物理搭载和整车风洞试验,试验标准按照表1执行,试验结果要求满足发动机水温设计要求(≤110℃),具体试验结果,如图4,5和表5所示。

表5 优化方案整车风洞试验验证结果 ℃

4 结论

在热带及酷热带地区,其恶劣的环境使很多汽车冷却性能出现问题,文章通过KULI软件对冷却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将散热器芯体增加6 mm后,满足了发动机冷却的要求,最终通过了风洞实验验证,满足市场销售,为冷却系统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猜你喜欢
冷却系统风量计算结果
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二/一次风量比
1600t风电安装船海水冷却系统坐底改造设计
某乘用车冷却系统进风量仿真及优化
基于分离式热管构成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传热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超超临界660 MW机组二次风量异常下降分析与研究
循环流化床锅炉风量公式选择及应用
趣味选路
扇面等式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几种思维方式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电子液压冷却系统的数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