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

2014-06-27 12:48章,
中国流通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流通

王 德 章, 张 平

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要求,也是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对改善民生工程、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扩大就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转变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须剖析存在的问题,找准改革的重点、难点,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上述目标。

一、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粗放型的规模扩张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比较粗放,与发达国家比有较大差距。一是流通效率低,中国商业流动资本年周转2~3次,日本为15~18次;[1]二是物流成本较高,201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2万亿元,占GDP的比率为18.0%,[2]这一比例为发达国家的2倍;[3]三是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低,中国为10%左右,发达国家则为20%以上;[4]四是商贸流通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10.0%左右,发达国家仅批发零售业与货运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就在35.0%以上。[5]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主管部门过于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和效益;企业一般都把价格和广告促销放在重要的地位,忽视品牌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重末轻本的特征明显。

2.总量大但结构不合理

一是商品销售占全部消费的比重达80%左右,而生活性服务业在总消费中比重偏低,这一比例低于新兴经济体的平均水平(30%左右)。二是城大乡小的商贸流通业格局需要调整。以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代表商贸流通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表1可知,2000~2012年,市、县、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63.62%、12.29%和24.09%。这一数据表明城大乡小的格局调整步伐缓慢,也说明商贸流通业不能为县及县以下的需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商品和服务。

3.竞争力与活力不足

与国外相比,中国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有很大差距。一是流通企业散小、流通业市场集中度低和竞争力不强。从零售百强销售规模来看,2012年,我国过千亿元的超大型零售企业有5家,分别是苏宁电器、天猫(网店)、大连大商、百联集团和国美电器,而沃尔玛的销售额在2012年高达4661亿美元,亚马逊(网店)高达610亿美元,家乐福2012年销售额达865.58亿欧元。2012年,我国零售百强企业整体的销售额(23786.5亿元)仅为沃尔玛一家公司销售额的81%。

表1 2000~201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细分情况单位:亿元

二是相当多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模式以仿效和复制国外的居多,创新的业态和经营模式较少,缺乏通过创新形成自身竞争力的内在动力。以自有品牌为例,中国连锁超市竞争日趋激烈,商品销售利差空间缩小,很多企业照搬国外大型零售商自有品牌为主的模式,这种“突击模仿”难以形成由内而外的良性滚动成长态势,市场上每出现一种新业态都有众多商家迅速效仿跟进,同类业态企业之间的特色很难区分,结果是多种业态相互混战,在浅层次上多元并存,低效率运营。2012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连续2年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9.4万个,同比增长8.0%,百强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6]

据2011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在65家大型超市和超市典型店铺中有39家销售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占门店总销售额的5%~8%,与欧盟市场35%~40%以及美国市场20%以上的比例相距甚远。[7]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盈利模式(以租赁场地为主)也需要尽快改变。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宏观政策上缺乏支持企业横向联合与整合资源的有力措施,在商贸流通业的改革中缺乏战略思考,考虑得更多的是解决眼前的就业、生存问题;二是企业在发展战略上缺乏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政府主管部门在为其做强做大中提供的基础服务不够,如在发展连锁业态过程中,有些物流基础设施是需要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基础平台,但实际上政府投资远未到位。

4.城镇化滞后抑制消费需求增长,导致流通业发展缓慢

从世界发展史上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以年均1%左右的速度增长。一是我国的城镇人口从5.9亿多增加到7.1亿多,城镇化率从44.96%,提高到52.57%,增长了7个多百分点,表明已经进入到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见表2),但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78%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国内生产总值从265810.3亿元上升到519322亿元,增长了95.37%,经济发展速度远高于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三是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但第三产业吸收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的人数还不尽人意。四是在2007~2012年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分别上涨了66.8%和83.3%,城乡消费水平对比从3.62下降到2.82,表明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五是虽然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2012年),但是要看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3%,这意味着还有相当多的农民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目标还任重道远。只有适时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口向城镇转移,才能更好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表2 2007~2012年全国城镇化发展及相关指标

5.现行的商贸流通业体制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在现行的商贸流通体制下,政府主管部门管了一些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而同时有些市场需求又没有主管部门去负责,错位和缺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并存。

二是以城带乡促进商贸流通业结构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城带乡,以工辅农,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为促进结构优化提供了政策环境。第一,城镇的商贸流通业要下伸到农村市场,和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搞好对接合作,帮助他们开拓市场、提高效益,并建立双向商品流通渠道,也就是说,农产品从农村流向城镇,工业品从城镇流向农村,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完成上述任务;第二,实施产销一体化,促进城乡结构优化。农产品流通分为产销分离模式和产销一体化模式,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流通中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产销一体化是指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商业企业为龙头,通过与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或协会订立合同收购其产品,经过加工后到市场上销售,形成产销一体化的渠道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在加工或商业龙头企业的牵动下,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目的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揽子工程,有利于产销结合和扩大规模,为农户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打下基础。产销一体化又分为以商为主和以加工企业为主的一体化,通过这两种一体化带动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结构优化,这种产销一体化的模式也是工业品下乡的通道。

三是通过扶持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结构优化。农村专业合作社是生产领域的创新组织,是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8]矛盾的有效途径。商贸流通业也应组织企业联合体,通过横向联合与联购分销提高效益,促进结构优化。对于自愿加入流通合作组织的个体小商小贩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扶持,使其逐步壮大。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发展为连锁贴牌企业。小商贸流通企业因品牌和物流配送、成本降低等原因,在销售额和利润方面都将有一定优势体现出来。

四是在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投入方面,要调整城乡投资比例,加大对农村的支持,为农村商贸流通业降低商流和物流成本打好基础。[9-10]

此外,商贸流通业还存在着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市场和社区商业等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

1.政府和市场的职能界定及政府角色的转变

一是界定好政府和市场的功能。把尊重市场规律和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做好信息、价格、管理的咨询服务工作,为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便利。政府的主要任务:第一,制定发展规划和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为企业投资提供政策和发展的导向;第二,促进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三,当市场失灵时,政府要给予纠偏和救急。

二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流通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是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是带有一定公益性的微利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以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商户占绝对优势的行业,应在充分认识和考虑这些特点基础上,制定支持流通业发展的政策。第一,降低税费的政策和制度;第二,方便服务的制度;第三,放开和放松对经营范围的管理,只要是国家没有明确规定不可以经营的都可以经营;第四,完善金融、财税、土地、收费、价格管理等支持政策。

三是加大对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国家应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投入,形成一个渠道畅通、布局合理的全国物流网络。此外,应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做好公共网络设施建设基础上,还应有计划地进行流通和商业的专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交易平台。

四是对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农村商贸流通企业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给予支持和援助,并在与民生工程紧密相关的菜市场建设和管理方面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产业和企业竞争力提高与发展路径调整

一是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时期,要把培育和壮大中国民族品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推动。”[11]流通业应积极培育一批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引导支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

二是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鼓励网络销售、社区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交易规则。进一步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提高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核心竞争力。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鼓励生产资料分销企业完善服务功能,整合物流资源,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探索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建立健全网上交易规则,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

三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由销售终端向整个流通环节延伸。发展中小流通企业共同配送,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建设,逐步形成产地预冷、保鲜运输、冷藏储存、低温销售的全过程冷链系统,并在重要集散地规划和建设现代商贸物流园区。

3.消费者市场监督和行业协会的监管

一是消费者市场监管是成熟市场的标志之一。消费者市场监管是指消费者为保护自身权益对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企业的诚信进行监督,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投诉并得到解决;消费者市场监管的另一层含义是对政府主管部门管理职能缺位和不到位的监管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问责,这是新时期对政府主管部门的一个挑战。

二是行业协会的监管是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行业协会是指从事同类商品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的企业的联盟组织,行业协会监管主要是对不诚信的企业和行为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和行为提出警告,保护消费者权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协会要对重要的市场、重要的企业、重要商品的安全、质量、价格及是否存在市场垄断等问题定期发布相关信息,事先告知消费者,并对政府主管部门及时报告。

三、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基础

1.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方向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流通业发展对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思维、市场经济的方式,积极打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环境,解决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搞活大流通、繁荣大市场、促进大发展。深化中国商贸流通业改革必须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方便群众生活、保障商品质量、引导生产发展和促进居民消费;二是发展商贸流通产业,促进就业,促进城镇化发展,提升城市品位;三是提升流通效率,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全面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四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要从管理转向服务,市场能做到的就让市场发挥对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做不到的则由政府在法律和政策方面给予引导,并纠正市场的失灵。

2.深化商贸流通业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为城乡居民生活和生产服务发挥好商贸流通业的先导作用,这也是新形势下商贸流通业更好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二是商贸流通业的改革要着眼于长期的发展战略,依靠规模和实力、品牌和服务以及合作竞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使价格竞争越来越让位于高水平的品牌和服务竞争。

三是商贸流通业要整体上提升素质,在经营理念上有一个较大的转变,把城乡经营当作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四是政府主管部门要由方便管理转向提供良好的服务,从管理创新驱动方面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便利和保护。

3.通过产销合作提高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

农产品流通分为产销分离模式和产销一体化模式。产销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建立新的调控机制,抑制市场波动,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其实质是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核心是利益机制。

根据对黑龙江省五常市大米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产销一体化模式对增加农民和商贸流通业收入、保障供应有重要作用。分析表3可知:第一阶段(2004~2006年为产销分离期),水稻种植面积年均增长6.67%,水稻产量年均增长7.51%,水稻产值年均增长10.3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16%。第二阶段(2007~2009年为产销导入期),水稻种植面积年均增长0.96%,水稻产量年均增长10.91%,水稻产值年均增长38.6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6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约为第一阶段增速的2倍。第三阶段(2010-2012年为产销发展期),水稻种植面积年均增长5.50%,水稻产量年均增长7.10%,水稻产值年均增长32.5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1.99%。

上述分析表明,产销一体化模式对增加农民和商贸流通业收入、保障供应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4.为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是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第一,通过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就业,尤其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同样的条件下更有利于就业的增加;第二,突出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加工制造业、现代农业和金融业的融合;第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就业4万人左右。从投入产出效果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

表3 产销一体化不同阶段五常市稻米产业发展及农户增收情况

二是通过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就业。第一,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和比重。第二,解决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面临很多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有融资、信息、技术、人才等,应通过发展服务业并给予帮助等措施促进其加快发展。

三是扶持大学生、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与创业,吸引大学生到城镇来发展更有利于城乡的发展,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条件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意,商贸流通业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扶持就业的有关政策,吸纳、培养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不断的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潜力很大,其创业的门槛在降低,创业的支持力度在提高,而且一个大学生创业可带动3~5人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公共服务部门就业和创业,提高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福利待遇。同时,大学生也要转变就业观念,将自主创业和就业有效结合。

四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加农民工在城乡就业的能力。农民工在城乡就业的途径有两个:第一,自谋职业;第二,通过培训定向应聘。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提高农民工的择业素质、技能及就业有很大帮助。因此,要扩大对农民工的针对性培训,使他们更多、更快在城乡就业。另外,在城镇化建设中,放手发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使其在小城镇经济发展中对增加就业发挥更大作用。

五是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援助。第一,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扩大保障范围使这部分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不受和少受后金融危机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第二,在不阻碍市场效率的前提下,设置一些公共服务性就业岗位;第三,通过积极就业的财政政策向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并对他们自主创业给予贴息、减税等支持政策,使这部分困难群体尽快实现再就业。

5.在招商引资中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在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中,首先要注重优化投资的结构,根据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凡是搞得好的地区,其投资结构都较合理,依次为第三、第二、第一产业。因此,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是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此基础上,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投资与产出中的比重,增加就业,使经济发展和创业型城镇建设更具活力。

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第一,把握好国家在新形势下“转方式,调结构,防通胀,稳增长,惠民生”和大项目建设及扩大消费的有利契机,争取大项目建设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更有市场基础,并得到政策支持;第二,进一步改善投资市场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实力更强的合作伙伴;第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农村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CJY092)、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创新宏观管理研究”(项目编号:G200814)的阶段性成果。

[1]丁俊发,中国流通业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6-21.

[2]、[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3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EB/OL].http://news.163.com/14/0307/09/9MNLD8G600014JB5.html.

[3]Martin Thaysen.中国物流成本被指过高占GDP比18%为欧美两倍[EB/OL].http://finance.qq.com/a/20120417/00845 2.htm.2012.04.

[5]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发达国家流通现代化的特点和趋势[EB/OL].http://scyxs.mofcom.gov.cn/aarticle/cbw/200606/20060602427749.html,2006.06.

[6]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2-2013[C].2013.

[7]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1-2012[C].2012.

[8]高虎城.搞活流通促民生深化开放谋发展.2014年全国两会新闻中心答记者问,2014,03.

[9]洪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路径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2(12):30-35.

[10]荆林波.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3(6):13-17.

[11]张志刚,做好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N].中国商报,2013-04-23(2).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流通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画像即墨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