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为“PX”正名

2014-06-27 02:53关朝哲
传媒 2014年9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学子清华

4月2日-9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刊发报道或评论,对社会上存在的“PX”偏见进行了深入认真的思想疏导工作,通过分辨是非、讲明利害、普及科学知识等手段,捍卫了真理,坚守了科学底线,平息了风波,把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

坚持真理,捍卫科学底线不手软。广东茂名上马一个PX项目,由于思想动员工作没有跟上,导致一些公众“闻PX色变”,再加上互联网“百度百科”中有人将原来的“低毒”修改为“剧毒”,引发了一些激烈的情绪。为解决这一问题,《人民日报》亮出了思想工作与科学普及之剑,4月2日推出《以更细致工作化解PX焦虑》;4月6日推出近半个版的深度报道《PX,一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报道了清华化工系几名学生坚决捍卫“PX”词条坚持“低毒”描述的消息;4月7日又发表署名评论《捍卫科学是一种担当》,热情赞扬了清华学子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日,《北京青年报》推出评论《了解PX是讨论PX事件的必要前提》,《新京报》也发表了社论《坚守科学底线,才能避免社会PX化》。4月8日,《经济日报》发表署名评论《为捍卫科学精神“点赞”》。各媒体的交叉火力,充分显示了首都各大媒体坚持真理、坚守科学底线的职业精神。

细致工作,化解矛盾决心不动摇。面对一些民众的对PX项目的抵制行动,各媒体始终坚持用思想疏导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如《人民日报》的评论,就坚持做到以“谋发展的热情来认真做群众工作”,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穿越隔阂、消除误解、赢得信任”。该报4月7日报道了大学生捍卫科学、坚持PX低毒的事迹,一方面赞扬学生们6天修改36次关于“PX剧毒”的词条的科学精神,一方面也做好群众的工作,引导“社会各界都应承担科普责任,政府更应做好沟通工作、民主决策工作”。《经济日报》“点赞”清华学子的行动时说:“清华学子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正是为了捍卫科学精神,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心社会生活,以建设性的姿态普及了科学知识、缓解了公众焦虑”,这种坚定的立场和是非分明的态度,也是对不明真相的民众的最好的思想疏导。

普及科学,坚持正面引导不松懈。在这场捍卫科学的舆论战中,普及科学知识成了最能说服人的疏导工作。在各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中,都以不同的篇幅和力度,对人们并不熟知的“PX”进行了科学普及。《人民日报》在6日的报道中,专门讲到“公众对PX了解程度仍然偏低,对PX产业发展存在误解”,使读者明确看到:PX来源于石油,所有的汽油中都含有PX,它的主要用处是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而大多数的PTA,又都用来生产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薄膜和瓶片,这些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人类健康并不会有明显伤害。PX“对接触者可能产生的健康危害,还不及醋酸和尿素”。《北京青年报》这样评价清华学子对科学的普及:“至少可以帮助公众逐渐明晰对PX的科学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一个公认的讨论基点。而不是撇开对PX属性的科学认识和辨析,一股脑进入到看似深刻,实则无解的道德激辩之中。”换句话说,这种科学普及,使真理回到“原点”,激发了科学的正能量。

独家探访,坚持事实说话不空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在4月9日10点至11点档,播出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PX》为标题的专题新闻,通过独家探访国家安监总局化学实验中心,独家走访PX生产大国,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广泛使用PX,而且厂址都离市中心很近,从而消除了人们的种种疑虑。

值得一提的是,4月11日《新京报》也刊发了两版为PX 正名的相关文章,一个版介绍中国石化联合中国科协举行“中国PX发展论坛”,普及PX科普知识,讨论应对机制的情况,另一个是专门回答“民众为何害怕PX”的问题。作为一家都市媒体,在社会热点问题上积极发声,主动解疑释惑,为纾解民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点评:

针对PX这一热点问题,中央媒体迅速组织报道,释疑解惑,打响了一场科学保卫战。这次媒体行动表明,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我们一是要敢于亮嗓、敢于发声,二是要善于发声、发正声、发准音。惟其如此,才能坚持新闻工作者的党性立场,信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守科学底线,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疏导,实施正确的舆论导向。

PX与国家发展、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宣传、监管不到位极易引发公众抵触。作为主流媒体,意识到宣传、解释的威力和作用不可或缺,拿出大量版面、篇幅和时段积极主动刊播解疑释惑的文章和示意图表,清楚明白地告诉广大读者,PX只是石化产业中很普通的一种化工产品,属于低毒物质,现代技术手段能为有效控制炼油石化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而且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PX装置均未发生过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安全事故。这些主流媒体的宣传,有助于避免群众误解事件的发生。 (关朝哲)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学子清华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孙清华作品
杏林组曲·学子赋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
多种形式助学数千学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