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坳陷曙2-5-11区块杜家台油层沉积特征

2014-06-28 03:5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7期
关键词:沉积环境砂体油层

冯 斌

(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兴油气开发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辽河坳陷曙2-5-11区块杜家台油层沉积特征

冯 斌

(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兴油气开发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杜家台油层是曙2-5-11区块的主要含油层系。杜家台油层具有较明显的辫状河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沉积特征,下文将就杜家台油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介绍。

杜家台油层;扇三角洲;沉积相

1 沉积背景

曙2-5-11区块杜家台油层的储油层是位于西面

斜坡中的细碎屑岩层。主物源方向为北西方向,次物源为北东方向。曙2-5-11区块杜家台油层主要是在潜山背景下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薄层砂沉积为主,向潜山顶部砂体超覆至尖灭,潜山基底起伏不平,在潜山隆起部位砂体沉积不全,顶部缺失,在潜山的斜坡上,沉积比较厚,砂体较发育。

2 岩层中所含物质

2.1 岩层中含有的矿物和古代生物标本。根据前期进行的地质勘测的报告显示,这一地区含有的矿藏类型为锆石、石榴石、绿帘石、白太石、钛磁铁矿等矿类。根据出土的矿石标本显示,在矿石中显示本地区在古代具有一定的轮藻、扁球藻等,还显示在这一地区有古代的中华扁卷螺、高盘螺等古代生物存活,还有显示古代气候状况是干旱或是温暖的麻黄粉属和杉粉属等。

从出土的岩矿样本的颜色上进行分析,可以还原当时的植物分布情况,根据样本显示出土的岩泥中含有多种颜色,主要以灰和褐黑色等暗色为主。

根据以上的资料可以得出结论,杜家台油层形成的时期为古代干旱和温湿交替出现的滨浅湖环境。

2.2 岩层相类型。由于该块岩心资料较少,所以借用周边块区岩心资料统计,该处所含的岩石相成分较多,构成复杂。含有6种不同类型的岩石相。

2.3 杜家台油层中的碎屑粒度。碎屑颗粒的粒度、圆度、球度、表面特征及其定向分布等均具一定指相性。粒度参数鉴别沉积环境的判别函数,不同沉积环境砂质沉积物的粒度概率特征,以及不同沉积相的C一M图和粒度概率等

碎屑粒度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碎屑岩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碎屑岩的粒度分布及分选性是搬运能力的度量尺度,是判别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水动力条件的良好标志,而且碎屑岩的储油物性与其粒度密切相关。因此粒度分析是碎屑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应用粒度参数鉴别沉积相,甚至三级相和微相,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就是碎屑沉积物主要有三种搬运模式:滚动的、跳动的和悬浮的。不同沉积环境具有不同搬运模式,并形成不同的粒度分布持证。但也应注意下述方面:①不同沉积环境可能具有类似的水动力条件,形成近似的粒度参数;②沉积环境变化多端,有过渡,也有极端情况,因之粒度分布也常变得复杂;③成岩作用也会影响粒度分布;④它只能提供一般的水动力条件和判定滚动、跳动和悬浮的相对沉积作用比例,所以不能过分强调粒度参数在相分析中的使用效果,而应与其它相标志结合起来使用。

2.4 测井相特征。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从一组能够反映地特征的测井参数中提取测井曲线的变化特征,包括幅度特征,形态特征,数值大小,变化特征等物性参数,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将地层剖面解释划分为有限个测井沉积微相,用岩心分析,录井资料,完井资料,镜片等地质资料对这些测井相进行刻度数字化,用数学统计及逻辑推理确定各个测井相到沉积相的映射转换关系,最终达到利用测井参数特征识别,研究地层沉积相的目的。测井相是表征底层特征,并且可以使该地层与其他地层区别开来的一组测井响应特征集,测井相有两种表述形式,1.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和倾角测井成果图件定性表述。2.用一个n维数据向量经过运算后定量表述。不同的沉积环境下,由于物源情况不同、水动力条件不同和水深不同,必然造成沉积物组合形式的不同,反应在测井曲线上就是不同的测井曲线形态。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地层,在纵向上有不同的岩相组合,在横向上有不同的分布范围及沉积体的几何形态。下面就测井曲线的形态进行介绍:

2.4.1 钟形(Sh):反应水流能量向上减弱,它代表河道的侧向迁移或者逐渐废弃。

2.4.2 箱形(T):反应沉积过程中能量的一致,物源充足的供应条件,是河道沙坝的曲线特征

2.4.3 漏斗型(H):反映砂体向上部建筑时水流能量加强,颗粒变粗分选加好,代表砂体上部受波浪收造影响,此外也代表砂体前积的结果。

2.4.4 薄层指型(X) 代表强能量下的中层粗粒堆积,如海滩、湖滩。

2.4.5 尖齿型(C)曲线由多个中、低幅齿状曲线组成,单个砂岩层厚为1-2m,出现于泛滥平原或分流间湾沉积中。

⑦平直基线型(M)根据起伏大小可判别泥岩的纯度,主要出现于浅湖泥岩中。

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1 沉积微相类型。在研究区扇三角洲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水下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湖泥三个沉积微相,其中以水下辫状分流河道占主体。

3.2 沉积微相特征。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在整个扇三角洲沉积中占有相当主要的地位。其由含砾砂岩和砂岩构成,分选中等。垂向层序结构特征与陆上分流河道相似,但砂岩颜色变暗,以小型交错层理为主,在其顶部可受后期水流和波浪改造,有时出现脉状层理和水平层理。概率图由悬浮、跳跃、滚动三个次总体构成。跳跃总体发育,分选中等,斜率36度到60度,C_M图也反映了牵引流特征。本相中化石较少,主要是浅水介形虫及淡水轮藻。SP曲线呈现顶底突变的箱形及钟形。整个砂体呈条带状分布,横向剖面呈透镜状且很快尖灭。

3.3 沉积微相横向展布及砂体演化。曙2-5-11区块杜家台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在平面上有以下的分布规律:杜家台油层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微相、分流河口坝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和分流河间湾微相及部分远砂坝微相。

杜Ⅲ油组沉积时期: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发育多条水下分支河道,各分支河道之间以水下隆起分隔,整体呈现北东向延伸。

杜Ⅱ油组沉积时期:是杜Ⅲ油组时期沉积环境的继承和发展,水下分支河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无论是水下分支河道的长/宽比还是分岔、合并现象都明显增多,在整个工区内沉积物源充足,砂体发育,沉积条件极为有利,此时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和分流河道间沉积微相,该时期也是杜家台油层最有利的沉积时期。

杜Ⅰ油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逐渐扩大,物源供应相对不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的规模急剧减小。

[1]徐艳梅,郭平,黄伟岗.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0(33).

[2]何幼斌,王文广.沉积岩与沉积相[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P618

A

10.13612/j.cnki.cntp.2014.07.033

猜你喜欢
沉积环境砂体油层
河流相复合砂体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讨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曙光油田杜813油层的初浅介绍与地质分析
和顺区块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分析
七里村油田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研究
砂体构型对剩余油分布控制研究—以文中油田文25东油藏为例
孟津井田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
尼日尔Agadem区块古近系Sokor1组低阻油层成因
泰国北部三叠系Lampang群doi Long组的有孔虫组合与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