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狄亚》的女性视角

2014-06-30 03:58黄晓婉
文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遭遇女性

黄晓婉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地位相对来说是有所提高,社会总在高呼着“男女平等”,在这种光滑和谐的外衣下,大多数人否认女性问题的广泛性。事实上,即使不去详细描述社会中女性在求职时或工作中所备受的歧视,仅从女性对婚姻的依赖程度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两性之间广泛的不平等。本文以女性视角从《美狄亚》中分析女性的遭遇,以呼吁更多人站出来为实现男女平等而努力。

关键词:女性 遭遇 男女平等

美狄亚,一个拥有比伊阿宋高超得多的能力与智慧,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巫师,却仍不免俗地“用重金争购一个丈夫”,来做自己的主人,这是多么的不幸,多么的悲哀!她愤怒:“一个男人同家里的人住得烦恼了,可以到外面去散散他心里的郁积,(不是找朋友,就是找玩耍的人。)可是我们女人就只能靠着一个人。”是的,男人可以“找玩耍的人”可以把女人当发泄工具,而我们女人“只能靠一个人”,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啊!所以她要报复,她要反抗!

恩格斯指出,男女之间真正的爱情表现于“男性在生活中再不须用金钱或其他社会权利的手段去买得妇女;而女性除了真实的爱情以外,再不须为了其他某种动机而委身于男子,或因对经济后果的恐惧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然而在那个时代,这种真爱存在的机率微乎其微。“女人的那个黄金时代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神话,说女人是他的,就是说男女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关系:大地,母亲,女神——在男人心目中,她根本不是他的同类。她的力量被认定是超出人类范围的,所以她在人类的范围之外。社会始终是男性的,政权始终掌握在男人的手中。”(西蒙娜的《第二性》)女人的地位之低让人咋舌!在男人心中,女人是弱者,只是生育和发泄性欲的工具而已。

在西方,女性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在我们这个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受着浓重的封建思想熏陶的泱泱大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中国,女性的解放运动在解开裹脚布之后,就几乎没有再取得过类似的辉煌了。例如一度消失的纳妾现象死灰复燃(包“二奶”甚至“几奶”是常有的事),卖淫再度泛滥(教改后,继续重操旧业的无可计数),抛弃和溺杀女婴时有发生。然而我们在讨论女性问题时,如果仅仅将目光关注于上述现象,将导致相当程度的误解和漠视。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地位相对来说是有所提高,社会总在高呼着“男女平等”,而在这种光滑和谐的外衣下又是怎样一个内幕呢!上面所述的这些问题不过是女性问题中具有较为激烈的外在表现形式的部分。大多数人(包括女性)会因为与上述问题没有直接关系而否认女性问题的广泛性,至少认为与己无关,以致在某些国际讨论会上,中国代表(多数情况下是女性代表)曾骄傲地宣称:中国没有妇女问题。

事实上,即使不去详细描述社会中女性在求职时或工作中所备受的歧视,仅从女性对婚姻的依赖程度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两性之间广泛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存在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致已经被看作是理所应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成为最重要的人生忠告,它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两性的社会生活中,生活重心是如此迥异,用更常见的说法则分别是“事业”和“家庭”。像我们这些刚进入社会工作不久的女性,大都还怀有关于事业的远大理想,但几年之后,或者更早,就会不约而同地发现寻求一个“理想”的婚姻是相对现实并且更具诱惑的。很少有人在面临这样显而易见的“幸福”时仍然一意孤行地坚持个人奋斗,因为这将意味着成倍的艰苦付出和与之不相称的收获,甚至有可能一无所获。也许她们中较为幸运的一部分能够获得理想中的婚姻并能安于这种“幸福”。然而在这个时代中,玩偶之家的困惑已经由“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变成“娜拉的男人出走后怎么办”。这个问题是全球性的:原先几乎完全依赖于婚姻的女性在家庭破裂后往往陷入困境,难以重新开始正常生活。在这种时候她们或许才会品味到“他者即地狱”的苦涩。

这样的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作为一名女性,我强烈希望专家的这种呼吁能够获得响应,尽快得以实施。《哈姆雷特》中说:“女人啊,你的名字就是弱者”,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说:“女人啊,你的名字就是强者!”

(作者单位:海南东方市八所中学)

猜你喜欢
遭遇女性
预防遭遇拐骗
遭遇恐龙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当“大姐”遭遇“打劫”
遭遇野人